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社旗山陝會館

鎖定
社旗山陝會館,原名山陝同鄉會館,又名山陝廟、關公祠,曾稱鼎元社, [3]  位於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賒店鎮永慶街9號。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經清嘉慶、道光、咸豐、同治至光緒十八年(1892年)落成,共經六帝137年。佔地面積10885.29平方米,建築面積6235.196平方米。 [3]  [5] 
社旗山陝會館的主體建築依次是照壁、懸鑑樓、石牌坊、大拜殿和春秋樓,現存亭台樓閣130餘間,室內外全用青白色大理石鋪砌,建築物採用石雕、木刻、火鑄或陶瓷塑精美圖案作裝飾,既有宮殿廟宇的恢宏壯麗,又有商館的富麗堂皇,還有南方民居園林的典雅秀麗,是清朝時期最典型的民間建築。 [5] 
1963年,社旗山陝會館被納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重點單位。 [3]  1988年1月13日,社旗山會館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社旗山陝會館
外文名
Shanshan hall
別    名
山陝廟
鼎元社
關帝廟
地理位置
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永慶街9號
佔地面積
13000 m²
景區級別
國家AAAA級景區
保護級別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所處時代
清代
開放時間
上午8:00至下午18:00

社旗山陝會館歷史沿革

社旗山陝會館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至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落成,共歷6帝136年。據《創建春秋樓碑記》記載,“或效奔走,取材於楚,泛江河而來宛郡;或周知四方,尋訪名匠”,耗巨資數以萬計。會館共分三期施工,其中“大拜殿”工期達23年。 [1] 
社旗山陝會館曾遭受過捻軍、土匪及國民黨軍隊的大肆破壞,日寇飛機的狂轟亂炸。因此,會館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它原有的風貌。
解放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對這座文化藝術寶庫的保護工作。 [2] 
1988年1月13日後,多次進行了全面整修工作。

社旗山陝會館建築格局

社旗山會館佔地面積10885.29平方米,建築面積6235.196平方米。主體建築自南而北沿中軸線有琉璃照壁、懸鑑樓、大拜殿和春秋樓,左右陪襯建築相互對稱,自南至北有:東西轅門、東西馬廄、鐘鼓二樓、東西廊房和大拜殿兩側的藥王、馬王兩座陪殿。建築佈局形成前、中、後三進院落,佈局嚴謹合理,殿堂樓閣疏密有間,北高南低,鱗次櫛比,氣勢雄渾,相映生輝。各類建築物共152間,室內外全用青白色大理石鋪砌,建築物採用石雕、木刻、火鑄或陶瓷塑精美圖案作裝飾。據碑文記載:“運巨材於楚北,訪名匠於天下”。 [3] 

社旗山陝會館主要建築

社旗山陝會館鐵旗杆

鐵旗杆高15米,重5萬餘斤,青石須彌座,束腰部雕天馬、麒麟、獅子、異獸圖,須彌座上立鐵獅,旗杆穿獅而過。旗杆上有大、中、小三個雲鬥,每個雲鬥上有四個風鐸,雲鬥間行龍纏繞,頂部原各站一隻展翅欲飛的鳳鳥,抗日戰爭時期,東邊的一隻鳥被日本飛機炸掉。鐵旗杆鑄於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據傳為分節擁土鑄造而成。 [3] 
鐵旗杆 鐵旗杆

社旗山陝會館琉璃照壁

琉璃照壁是中國庭院裏一道神秘的牆,擋風聚氣,保護隱私。山陝會館的照壁由476塊琉璃組合出“雙龍戲珠、鯉魚躍龍門”“麒麟鬥獸”“漁樵耕讀”,即是三幅單獨的畫面,又巧妙地組合成一幅畫面,富麗堂皇又構圖巧妙。 [4] 
琉璃照壁 琉璃照壁

社旗山陝會館懸鑑樓

懸鑑樓,又名“八卦樓”,是會館的戲樓,興建於清嘉慶元年(1786年),竣工於清道光元年(1821年),歷時25年。樓高18.36米,長20米,寬18米,分上中下三層,為三重檐歇山頂式建築。正脊兩側裝飾有行龍、牡丹圖案,中間置琉璃樓,內刻“天五尺”三字,樓門兩邊對聯為“此地即是普陀山,何必遠求到南海”。樓內豎20根合抱大柱,下有三層柱礎,上層多為鼓形,下層為正方形鼓座,四面雕刻麒麟、獅子、牛、馬等圖案。樓北面為戲台,上掛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浩生社立“懸鑑樓”匾額。“懸鑑”兩字系山西明末書法家傅青主所寫(是從山西託來的)。“樓”字系葉縣清末舉人許靖所寫。兩側石柱上分別刻“還將日事重新演,聊借俳優作古人”,“幻即是真世態人情描寫得淋漓盡致,今亦猶昔新聞舊事扮演來毫髮無差”對聯。舞台屏上懸掛“既和縣平”匾額。戲台上下佈滿木、石雕刻圖案,其內容多以古代傳統戲曲有關。 [3] 
懸鑑樓 懸鑑樓

社旗山陝會館大拜殿

大拜殿,是會館的主體建築,由大殿和拜殿兩部分組成,長40米,寬22米,高23.14米。殿前兩側立兩塊石室式單據歇山頂式石雕,高2米,寬1米,單檐硬山頂,左側刻:“十八學士登瀛洲”。圖中有杜如晦、房玄齡、於志宇等不畏艱險,騎馬沿崎嶇小路登上為天下人慕向的瀛洲。
大拜殿興建於清同治八年(1869處),竣工於清光緒二十年(1892年),為會館主體建築部分。它連同石牌坊、東西腰樓、東西廊房、蕢鼓二樓、東西轅門及琉璃照壁,歷時二十五年,耗費白銀87788兩,當時可買大米950萬斤,約合五萬八千農民一年口糧。 [3] 
大拜殿 大拜殿

社旗山陝會館春秋樓遺址

在距大拜殿約50米的北面。原有早期興建的春秋樓。樓中塑有關羽夜讀《春秋》的泥像,樓因此而得名。清咸豐七年(1857年),捻軍抵賒旗鎮時,由於遇到富商豪紳的踞樓抵抗,春秋樓被捻軍焚燬,現僅存月台遺址。
春秋樓關羽像 春秋樓關羽像

社旗山陝會館歷史文化

歷史故事
會館石雕藝術的代表作是“十八學士登瀛洲”。這座石雕在大拜殿正門東側,高2米多,寬近2米。上面雕刻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唐太宗李世民十分愛才,為網羅人才開設“文學館”,以杜如晦、房玄齡、許敬宗等十八人為“學士”。石雕畫面是“十八學士”不畏艱險,騎馬沿崎嶇的山間小路,登上世人所仰慕的瀛洲仙境。上邊有城牆、門樓,額寫“瀛洲”二字,這幅圖工藝精湛,栩栩如生,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石雕上山清水秀,花果茂盛,青松翠柏,綠樹成蔭。河水競流,廟亭相連,橋頭曉日,駿馬擺尾,形成一幅“學子朝帝都,爭相攀高峯”的瑰麗景象。這幅石雕上實際只刻了17位,惟獨沒有許敬宗。因為許敬宗曾支持讓武則天當皇后,就被封建的保守派看做是大逆不的“佞臣”,所以後世在畫上不畫許敬宗,因此就有俗語:“學士只有十七名,不畫佞臣許敬宗。” [2] 

社旗山陝會館保護措施

1963年,社旗山會館被納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重點單位。 [3] 
1988年1月13日,社旗山會館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6] 

社旗山陝會館旅遊信息

社旗山陝會館地理位置

社旗山陝會館位於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賒店鎮永慶街9號。

社旗山陝會館交通線路

社旗山陝會館附近的公交站:江達路香緹美景、江達路金盾花園、發展三路江旺路、發展三路江發路、江達路發展三路、江興路發展三路口。
社旗山陝會館附近的公交車:336路、342路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