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社區工作

(社會工作的一種)

鎖定
社區社會工作的簡稱。指以社區組織社區發展社區服務為內容的社會工作基本方法。
社區工作的總體概括,是指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依靠社區力量,利用社區資源,強化社區功能,解決社區問題,促進社區政治、經濟、文化、環境協調和健康發展,不斷提高社區成員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的過程,也是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際關係和諧的新型社區的過程。
中文名
社區工作
所屬類別
社會工作
所屬領域
社會
全    稱
社區社會工作

社區工作基本概念

社區工作是社會工作的一種,也是社會工作的三大傳統方法(個案工作小組工作和社區工作)之一。它既是一項事業,也是一個專業、一門藝術。社區工作者面對的是整個社區的居民,要求通過專業的技巧和方法對社區事務和人際關係進行有效有序的協調,使社區保持健康的狀態和良性發展。
因此社區工作者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心榮譽感,具有務實求真的態度,並有判斷事物的紮實知識基礎和進行組織溝通的技巧。因此,作為社會工作者的一部分的社區工作者也根據社區工作的普遍價值和中國社區工作的實踐,制訂有自己的專業倫理守則

社區工作具體要求

社區工作項目一般是根據社區居民的需要而確定的,社區工作者要把自己置於社區一員的位置才能體會和理解社區需要,充分尊重每一個社區成員的人格尊嚴和平等權利。社區工作的基本原則之一是實現社區參與,增強社區成員對社區事業的關心和介入,幫助他們找到最關鍵的問題,培養人們的自助能力;並通過共同的工作計劃或項目,推動社區發展。
沒有這種“羣眾路線”,社區工作就失去了動力和目標。社區工作者的平民意識從本質上講就是一種民主意識。即使社區工作者具有一種組織者的身份,也要充分重視志願參加和民主合作的精神,促進社區成員或團體的自由發展和自動調適,充分發展各自的潛力。

社區工作知識基礎

社區工作者的知識結構至少應當包括三個部分:
第一,社區工作自身的理論體系和實務模式。社區工作作為社會工作主要方法之一具有一套獨特的工作原則、步驟和方法,社區工作者必須首先了解自己的工作的特殊和特點,掌握基本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技巧。
第二,相關行為科學社會科學的知識方法。在現代社會工作的專業化過程中,吸收了各種現代科學成果。如果説,從事個案和小組工作更需要掌握一些社會心理學精神醫學文化人類學知識的話,社區工作則更需要政治學(如公共行政學)、社會學(如組織社會學)以及經濟學、教育學知識。
第三,社區背景知識。較全面、深入瞭解一般社區結構、服務事業及公共或私人機構的功能特點,並熟悉社區生活習俗,從而容易適應工作環境,建立積極的社會關係。

社區工作溝通技巧

社區工作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社區工作者能否取得社區成員的信任,與社區組織建立全面的合作關係。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是社區工作者的基本角色要求。社區工作者既要與社區內外的組織機構打交道,也要與社區成員共同學習、討論和工作。無論是工作夥伴之間的聯合設計、集中財力、協同服務,還是推動工作對象的自助、互助和自治,都需要社區工作者發展或維持友好合作、羣策羣力,處理好各方面的關係。社區工作者面對的工作夥伴或對象的職位、年齡、性格、組織角色各式各樣,因此社區工作者要在理解“人”之社會重要性的前提下,遵循溝通與合作的原則,運用相應的知識技巧,建立信任關係。通過相互的溝通和合作,更加了解自己作為社區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最終為有成效的社區發展創造良好的人際關係氛圍。

社區工作組織能力

社區工作也被稱為“社區組織”,也就是説社區工作是一種運用組織方法的干預或互動過程。社區工作者運用組織動員手段來協助居民認識社區的整體需要和目標,通過計劃方案和專門機構協調、整合社區成員、團體或機構,挖掘利用社區內外資源,滿足社區需要、實現社區目標,以適應社會變遷。積極發掘、組織、協調與利用社區資源,是社區工作的基本原則和特徵。社區工作者應當熟悉各種資源,善於將各種要素有機組合在一起,平衡社區工作中“供應”與“需求”之間的關係。社區工作者的組織能力還表現為組織具體專業活動的能力,如社會調查、會議主持、行政管理方案策劃以及推動社會行動或運動的知識與技能。優秀的社區工作者能夠通過分析、策劃、檢討、激勵、諮詢、教育、談判等手段、挖掘和利用一切潛能。

社區工作職業倫理

社區工作者的職業倫理社會工作專業的自身規範所規定。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的社會工作專業權威機構都制訂了社會工作倫理守則(Code of Ethics)或職業道德守則。Durkhein(譯為涂爾幹或迪爾凱姆)將倫理分為兩種:一是適用於所有人的倫理;另一種則適於特定團體。社會工作的倫理守則屬於第二種,人們稱其為專業或職業倫理。專業倫理至少有4種功能:(1)指明該專業的核心價值觀,併為專業人員的日常工作行為提供具體規範和標準;(2)專業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遇到某些職責衝突或倫理矛盾時,能夠遵循專業倫理守則,維護專業的原則;(3)為社會公眾提供理解社會工作專業職責的倫理標準;(4)提供一套評價或衡量系統,評判專業工作的優劣,尤其用於裁決專業界中的不道德行為。美國全國社區工作者協會最新修訂的《倫理守則》(1999年),洋洋數萬言,詳盡規定了社區工作者的日常行為規範(美國全國社區工作者協會[NASW]網頁)。這套守則為社區工作者的行為和作出決策時的價值觀列舉出基本的價值觀、原理及準則,這些準則以美國社會工作的價值觀作為基礎,包括服務取向、社會公義、人的尊嚴和價值、人際關係的重視、誠信以及職稱與否等項(Rowena Fong,2000)。香港社會工作註冊局於1998年10月訂立的《工作守則》也列明瞭社區工作者與其服務對象、同事、所屬機構、專業及社會建立專業關係時的道德行為標準,其應用範圍包括社區工作者以社工身份所從事的一切有關活動(參見香港社會工作註冊局網頁)。必須承認,大陸有美國社會和香港地區不同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因此大陸中國人所奉行的職業倫理也會與此有所不同,這就要求,我國一方面需要探求境外社區工作者倫理守則在中國的可行性,另一方面,還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儘快制訂出符合民族文化社會發展的社會工作專業化的倫理守則。

社區工作社會責任感

社區工作者對自己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和應用的職責具有清楚的認識。即每個個體無論處於多麼困弱狀況,都有其生存、安全、社交、自尊和自我實現的權利和需要。社區工作者作為以社區和居民羣體為對象的社區工作者,將完善和發揮工作對象的社會功能為已任。社區工作者的宗旨和目標是幫助社區解決社會問題,使社區獲得應有的福利和能力,而不是為社區工作者個人或小團體賺取金錢或私利。社會工作作為一種提供社會救助或救人自助的特殊服務,並不向求助者收取費用。社區工作屬於“非營利”事業,來自政府資助和私人捐助的經費主要用於公共福利基礎建設。社區工作者必須具備一種崇高的理想,以務實的方法滿足服務對象的需要,服務社區,貢獻社會。

社區工作具體目標

1.促進居民參與解決自己的問題,提高社區居民的社會意識
2.調整或改善社會關係,減少社會衝突;
3.尋求社區需要與社區資源的有效配合,以滿足社區需要,解決或預測社會問題,改善社區生活環境,提高社區生活質量,促進社區進步;
4.追求權力和資源的公平分配;
5.發揮人民的潛能,發掘並培養社區的領導人才
6. 培養互相關懷、彼此互濟的美德;
7.增強社區的凝聚力。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理解社區工作:社區工作是獻身於增加非專業人士的知識、增強人們應對困難和窘迫環境的能力、使人們能夠對自己周圍的環境有更大控制能力的一種專業;社區工作者激勵和支持社區的個人和羣體努力改善自己社區生活的條件,鼓勵居民互助、自主和解決,提升居民的各種能力;社區工作的主要目標是滿足社區需要,解決社區問題,培養社區成員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更深層次的目的是增加居民信心、技術和社區自組織的權利,促進社區整合,改善社區環境,實現社會公正

社區工作具體特徵

1.以社區為對象;
2.結構導向的分析視角;
3.廣泛的介入;
4.強調居民參與;
5.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相結合;
6.運用社會資源
7.政治性的特點。

社區工作工作程序

社區工作程序 社區工作以一定的社區為對象,幫助社區居民瞭解與認識社區存在的問題,動員與調配社區的可用資源,配合外力的協助,解決社區的社會問題,改善社區成員的生活質量。整個工作過程是從橫向的社會網絡開展社區組織工作,從縱向開展社區發展和社區服務工作。縱橫結合,相輔相成,促進社區變遷
社區工作 社區工作
社區工作的具體步驟或程序一般是:①研究、瞭解社區的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②有目的地制訂行動計劃與程序;
③協調團體和社會成員的力量,使工作避免不必要的重複與衝突,提高服務質量與效率;
④建立組織機構;
⑤籌集和管理資金,制訂財務計劃
⑥實施行政管理和社會成員自治管理,把社會政策轉化為社會工作的行動實踐;
⑦邀請有關專家,集思廣益,諮詢社區社會問題的解決辦法;
⑧幫助社區成員瞭解社區中的社會問題,調動其積極性,促成其應有的行動;
⑨社區組織以平等、民主協商辦法達成決議;
⑩進行檔案的積累運用,使社區工作的方針政策和發展過程有合理的連續性
綜合社區成員的實際需要、國家方針政策的規定、經濟條件、社會支持等方面的情況,運用社區工作支持和維護社區成員的權益,實現社區工作的目標;?進行社區工作成效評估,衡量實現預期效果的程度,並提出進一步改進和開展社區工作的建議。

社區工作工作模式

一、社區發展模式(一)社區發展模式的定義:是指通過調動社區居民的參與、互助合作,再加上上級政府和外界機構組織的協助和支持,動員社區內外資源,解決社區問題,滿足居民需求的一種工作模式。該模式強調的是居民的參與和合作溝通,注重居民在參與社區發展過程的個人能力公共意識社區歸屬感的培養,而不僅僅是社區物質環境的建設。
(二)社區發展模式的特點:
1、該模式起源於發展中國家的農村發展,之後被發達國家的城市社區工作借鑑,成為世界上促進社區發展和開發的主要模式。
2、該模式對社區硬件環境建設和社區中的人的發展雙重目標並重,而且認為社區發展中人的能力提高、公德意識培養、社區歸屬和認同感的培養比簡單的物質環境的建設更重要。
3、該模式所用的工作思路基本上是引導居民參與、和各級各個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通過協作來解決社區問題,儘量化解矛盾,不太注重衝突和抗爭。
4、該模式因為強調人的發展是第一位的,所以開展工作起來難度較高,不如簡單的社區物質環境建設,只要有錢就可以。但是也正因為如此,其工作成效才會更加持久,也才會更有利於基層民主的建設和培養。
(三)該模式在中國的適用性
中國當前的社區建設提倡的基本思想是和社區發展模式相一致的。比如在中共中央辦公廳頒佈的2000年23號文件《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民政部關於在全國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的通知》中就明確提出“堅持政府指導和社會共同參與相結合,充分發揮社區力量,合理配置社區資源,大力發展社區事業,不斷提高居民的素質和整個社區大的文明程度,努力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際關係和諧的新型現代化社區”。中國社會有着和諧共識的傳統文化基礎,注重鄉土意識和鄰里互助,又加上新中國政府對基層社區高度重視居民自治的基層民主建設,這些都是適合社區發展模式的有利條件。當然,因為我國傳統的高度統一的單位制組織結構還未轉化為功能分化的多元組織結構,政府部門習慣於對基層社區下命令,實行行政領導,又加上市場經濟機制的擴大侵對影響居民關心參與社區公共發展。
二、社會策劃模式
(一)社會策劃模式的定義:社會計劃模式是指藉助專家和外界權威機構對社區進行科學和理性的調查研究,選出一個最優的工作計劃,通過自上而下的安排組織執行計劃來解決社區的問題和滿足居民需求。
(二)社會計劃模式的特點:
1、強調科學和理性的規劃,忽視社區發展中的居民的深度參與和能力開發
2、視社區的發展為一個有計劃的社會變遷,對社會發展自主性多元性認識不足;
3、採有的是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向,權威和專家對社區居民是一個主體和控制的關係;
4、用的工作的方式多是行政安排和組織的工作的方式,避免自發衝突;
5、關注社區的整體的結構和功能建設,忽視社區中居民個體的能動性
(三)社會計劃模式在中國的適用性
當代中國正在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渡。未來義市場經濟關於市場和計劃的論述是市場是基礎機制,計劃是宏觀調控機制,計劃引導市場。其實在很大程度上中國仍然是比較強調計劃性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這是和社會計劃模式向一致的一個社會特點。另外中國社會的轉型主要是在經濟領域,在社會和政治領域仍然保留乃至強化自上而下的行政性領導,這也和社會計劃模式下的工作方向和方法相一致。但是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以及政府財力的下降導致的政府調控力度降低不能為社會計劃模式的運用提供相應的經濟基礎。這正式中國社區服務提出的靠營利性服務養福利性服務的發展方式原社會背景。也是中國強調在社區建設中強調社區為本的社會管理體制的重建的社會基礎。
三、社會行動模式(一)社會行動模式的定義:社會行動模式是指發動社區居民組織起來,針對社區中存在的社會問題,採取結構主義的分析視角和行動方向,通過抗爭的策略來維護弱者的利益,改變社會結構和制度,促進社會更加公平、民主和正義。
(二)社會行動模式的特點:
1、關注社會公平、民主和正義等價值理念,反對功能和諧論的社會觀念以及適者生存的社會達爾文主義
2、雖然是結構主義的分析視角和行動方向,但是卻採取的是衝突和鬥爭的馬克思主義行動策略;
3、把矛盾和衝突理解為社會發展的動力,而不是把結構平衡理解為社會發展的動力;
4、認為個人問題是社會結構和制度造成的,避免譴責個人。
(三)社會行動模式在中國的適用性:
中國社會正處在結構轉型和制度轉軌的大變革時期,所以必然帶來很多社會問題,所以結構主義的分析視角在中國比較貼切的。但是中國的基本大局是改革、發展和穩定,穩定是壓倒一切的社會政策基礎,要求各項工作都要服從大局。加上中國的社會管理體制正在由傳統的單位管理體制向社區為本的管理體制轉變,把社區作為社會管理的基礎,強化管理都反對社會衝突和矛盾引發。但是也要求以社區為本來解決社會變革帶來的社會問題。如何作到二者的平衡是中國社區工作者的挑戰。

社區工作西方社區

西方國家的社區工作 西方社區工作的發展歷史大體可分為4個時期:
慈善組織時期(1870~1917)。以都市的鄰里等為對象,協調各慈善團體與救濟機構,通過合作方法解決社區問題。
②社區基金會、社區委員會和聯合會時期(1917~1935)。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社會福利的基本職責開始由志願團體轉移到政府部門;公共福利大量引用“社區組織過程”的方法。但其基本職責的轉移僅屬開始,與政府專業工作人員一起工作的志願團體和個人,仍負主要責任。小城鎮中社區組織的整個工作仍由志願人員負責,社區組織的形式和方法還沒有統一。
③社區組織與社會福利時期(1935~1955)。這一時期的特點是各級政府部門在公共福利方面處於主動、領導地位。社區組織的理論與方法日趨成熟,成為社會工作三大基本方法之一,並逐步發展為社會工作的一門分支學科,內容和觀念等漸趨統一。
④專業發展與社區發展時期(1955年以後)。主要特徵是以解決社會問題的社區發展為主要內容的社區工作專業得到了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聯合國成立“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小組”,倡導和推進社區發展工作,改善社區生活條件,解決社區問題,增進社區福利。1955年以後,在進一步運用社會工作的知識解決社會問題、促進社會變遷的同時,許多增進福利、促進社區發展的社區服務項目,如社會福利服務、合作服務、就業服務、生產服務、教育服務醫療衞生服務、住宅服務、康樂服務等有較大發展,逐漸成為社區工作的重要部分。

社區工作中國社區

中國的社區工作 北宋時期(960~1127)產生的鄉約制度,是古代社區組織的創始。歷代相傳的鄉約,均自發地組織教化,結合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條件促進社區的福利和提高道德風尚,其內容和做法與現代社區發展、社區服務的要求有相通之處。自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特別是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黨和政府以“為人民服務”為己任,依靠社會基層組織,做了大量的社區工作。50年代初期,社區工作的具體任務,主要由居民委員會與村民委員會負責。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是羣眾性、自治性的社會基層組織,由基層政權組織進行經常性指導與支持,上下聯繫密切,成為基層社區組織。這種組織由當地眾望所歸的離休、退休人員和其他志願人士組成。任務是辦理本社區的公共事業公益事業和基層民政工作。不同的社區還分別制訂“街規民約”或“村規民約”,賦予社區成員認同的內容與目標,體現共同意識。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遍及全國,基層社區工作形成網絡。
中國的社區服務主要是在政府的指導下,發動和組織社區內的成員開展社會服務、互助活動,解決本社區內的社會問題。目的是協調人際關係,緩解社會矛盾,創造一個和諧、良好的社會環境。50年代,街道、居民委員會開展了照顧老人、孤兒、殘疾人和貧困户,挽救失足青少年等社會工作,把一些社會問題解決在基層。1987年以後,普遍開展了適應公共福利社會化要求的社區服務,建立了社區服務管理系統:市、縣(市)、區分別成立了社區服務領導委員會;縣鎮、街道成立了社區服務工作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成立了社區服務站,直接推動居民組織及有關單位開展社區服務工作。
中國的社區服務體系,大體可以概括為8類服務系列:
①老年人服務系列。包括敬老院(老年人公寓、分散包護組)、託老所;老年人活動中心或活動站(室);老年人法律諮詢婚姻介紹所;老年人學校。
②殘疾人服務系列。包括社會福利生產單位;精神病人工療站;弱智兒童寄託所或啓智班;殘疾人活動站(室);殘疾人婚姻介紹所;精神病人看護組。
擁軍優屬服務系列。包括擁軍優屬服務小分隊;擁軍優屬“一條龍”服務網;智力擁軍、優屬培訓基地;扶持優撫對象勤勞致富服務站;烈軍屬包户組。
④幼少兒服務系列。包括託兒所、幼兒園;學前班、校外輔導班;兒童食堂、少年之家;幫教小組
⑤婚喪服務系列。包括紅白事理事會;婚前教育學校;婚、喪事服務組。
⑥康復醫療服務系列。包括康復醫療、諮詢站;樓院醫務點。
⑦救濟、保險系列。包括扶持社會救濟對象生產自救和貧困户勤勞致富;殘疾人保險服務等。
便民服務系列。包括生活服務網點;家庭勞務服務安全防範服務。此外,還開展了為雙職工和較高層次人員提供的家庭服務,以及文化生活、心理諮詢和為企事業單位提供的生活服務等。

社區工作中國社區發展基金

中國社會福利教育基金會社區發展基金 中國社會福利教育基金會社區發展基金
中國社區發展基金(全稱為中國社會福利教育基金會社區發展基金),是由中國社會福利教育基金會發起成立的基金,中國社會福利教育基金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主管的國家3A等級資質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
宗旨: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區,服務居民、發展社區
主要任務:開展十大服務進社區;資助和開展社區教育培訓、社區創業就業、社區貧困救助、社區養老優撫、社區服務中心和中小企業扶植等相關社區建設、社區服務的發展項目;褒獎為社區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基金的運作管理遵循公開、透明、尊重捐贈方意願、體現資助效益的基本原則
基金主要工作
1.中國社區服務發展論壇
2.兩岸四地社區工作實務論壇
3.中國優秀企業公民社區公益行系列活動
4.十大服務進社區
社區發展基金標識釋義
標識中心為人物或樹木的圖形。作為人物時三人成眾,代表了中國典型的家庭結構,和“以人為本、服務社區”的基本思想;作為樹木時三木成森,寓示着社區工作者匯成森林,服務社區。綠色主體意在突出環境保護;金黃色圓形背景猶如燦爛的陽光,温暖社區。環形中英文“社區發展基金”則再次強調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