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礦體可採邊界線

鎖定
礦體可採邊界線(orebodys exploitable boundary):按可採厚度、工業品位或最低工業米百分值等礦產工業指標所圈定的礦體界線,儲量計算時稱礦體可採邊界線。由礦體可採邊界線圈定的那部分礦產儲量,表示符合當前的工業技術條件,可以開採利用的礦產儲量,即能利用的儲量或表內儲量。
中文名
礦體可採邊界線
外文名
orebodys exploitable boundary
圈定依據
可採厚度、工業品位等
應    用
儲量計算
特    性
可以開採利用的礦產儲量
圈定方法
直接法、有限推斷法、無限推斷法

礦體可採邊界線釋義

礦體可採邊界線(orebodys exploitable boundary):按可採厚度、工業品位或最低工業米百分值等礦產工業指標所圈定的礦體界線,儲量計算時稱礦體可採邊界線。由礦體可採邊界線圈定的那部分礦產儲量,表示符合當前的工業技術條件,可以開採利用的礦產儲量,即能利用的儲量或表內儲量。 [1] 

礦體可採邊界線特性

礦體可採邊界線是按最小可採厚度和最低工業品位或最低工業米百分值所確定的基點的連線。它是工業礦體的邊界線或是能利用儲量額邊界線。 [2] 

礦體可採邊界線圈定方法與步驟

礦體可採邊界線圈定方法

採用不同方法圈定礦體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直接法:在單個工程中,根據樣品分析成果,按工業指標確定礦體邊界線的基點;當礦、巖及礦石組分和性質明顯可分時,按直觀測量確定其邊界線的基點。在各見礦工程中確定礦體邊界線基點後,可在有關圖件上根據礦化規律圈定礦體。
(2)有限推斷法:用於礦體沿走向延長或沿傾向延深的邊緣地段兩工程之間確定礦體邊界線:
1)當兩工程中均見到礦體,但最外緣工程中礦體未達工業指標要求時應採用內插法圈定礦體。
2)當兩工程中最外緣工程未見礦體時,礦體零點邊界線基點應在兩工程之間,可用自然尖滅法或中點法內推出零點邊界線基點,然後採用內插法求出可採邊界線基點。中點法是當礦石有用組分分佈無規律時,可根據礦體厚度、工程間距或類比經驗,將礦體零點邊界線基點確定在兩工程之間的相應位置,一般為1/2處。
(3)無限推斷法(無限外推法):用於在見礦工程之外,無工程控制地段確定礦體邊界。無限推斷法包括:地質法、形態法、幾何法、物化探法、統計法等。
1)地質法:根據礦牀成因規律、礦體地質特徵、礦體與圍巖的構造關係等確定礦體的邊界線。當礦體分佈與巖相變化緊密相關時,可據相變界線確定礦體邊界;當礦體與構造有關時可據構造性質推斷確定礦體的邊界;當有用組分的富集與蝕變有關時,可據蝕變帶的特點推斷確定礦體的邊界。
2)形態法:以礦體的形態變化、礦體特徵作為基礎。當礦體厚度向工程以外逐漸變小時,應以其自然尖滅的形態所確定的尖滅點作為外推的礦體零點邊界線。

礦體可採邊界線圈定步驟

礦體圈定的步驟如下:
(1)確定單工程中礦體的厚度(寬度);
1)按邊界品位指標,採用直接法確定礦體的邊界及礦體中的無礦夾石地段;
2)按夾石剔除厚度指標確定夾石剔除或併入礦體;
3)按工業品位指標確定資源儲量類型界線和礦石類型、品級界線。
(2)圈定礦體截面形態:
1)依據單工程礦體厚(寬)度圈定的資料及對礦化規律的認識,在資源儲量計算剖面圖或平面圖上圈定礦體截面形態。
2)兩相鄰見礦工程中同類邊界線確定的礦體,賦存部位相對應的,應以直線相連;若礦石類型、品級或資源儲量類型不一致時,應以對角線連成尖滅形態;若兩見礦工程之間礦體被斷層或岩脈所切割,應按地質規律分別推繪至斷層或岩脈的邊界上。
3)礦體邊界點的圈定:兩相鄰工程一個見礦,另一個不見礦時,可採用有限推斷法確定礦體零點邊界線基點及礦體截面形態;當見礦工程以外無工程時,採用無限推斷法確定礦體截面形態。
(3)劃分塊段:塊段劃分不宜過大或過小,基本以勘探工程為分界線,參考地質因素,塊段內礦體應連續,未受斷層錯動,資源儲量類型、礦石類型、品級應當相同。 [3] 
參考資料
  • 1.    地質部地質辭典辦公室.《 地質辭典 5 上 地質普查勘探技術方法分冊 上 》.北京:地質出版社 ,1982.07
  • 2.    李國清.《礦山企業管理》. 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15.09
  • 3.    位永德.《冶金礦山地質技術管理手冊 》.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