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礦產保護與利用

鎖定
《礦產保護與利用》1981年創刊,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礦產開發司主管,中國地質科學院鄭州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主辦,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礦業綜合類學術期刊。 [1] 
據2019年5月《礦產保護與利用》編輯部官網顯示,《礦產保護與利用》第七屆編輯委員會有顧問2人、編委36人。 [2] 
據2019年5月11日中國知網顯示,《礦產保護與利用》共出版文獻3822篇、總下載396451次、總被引16281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961、(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790。 [3]  據2019年5月11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礦產保護與利用》共載文1864篇、基金論文量為735篇、被引量為9625次、下載量為70529次,2015年影響因子為0.59。 [4] 
中文名
礦產保護與利用
外文名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語    種
中文
類    別
礦業工程
主管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礦產開發司
主辦單位
中國地質科學院鄭州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
編輯單位
《礦產保護與利用》編輯部
創刊時間
1981年
出版週期
雙月刊
國內刊號
41-1122/TD
國際刊號
1001-0076
現任主任
馮安生
編輯部地址
河南省鄭州市隴海西路328號

礦產保護與利用辦刊歷史

1981年,《國外礦產綜合利用》創刊,刊期為季刊。
1982年,該刊刊名改為《礦產保護與利用》。
1986年,該刊刊期改為雙月刊。 [3] 
2014年12月,該刊入選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5] 

礦產保護與利用辦刊條件

礦產保護與利用欄目方向

《礦產保護與利用》設有礦產資源管理、非金屬礦開發利用、選冶工藝、綜合評述、二次資源、礦業環保、地質與採礦、綜合評述等欄目;主要報道國家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介紹礦業管理和礦產資源綜合利用、非金屬礦深加工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等。 [4] 

礦產保護與利用人員編制

據2019年5月《礦產保護與利用》編輯部官網顯示,《礦產保護與利用》第七屆編輯委員會有顧問2人、編委36人。 [2] 
《礦產保護與利用》第七屆編輯委員會名單
職務
名單
顧問
孫傳堯、劉炯天
編委
曹才放、曹亦俊、陳建華、鄧久帥、高志勇、韓桂洪、韓躍新、何發鈺、賀治國、李長根、李珍、劉濤
劉文剛、劉旭恆、劉學琴、馬庚傑、孟剛、倪文、沈巖柏、孫紅娟、孫君、孫偉、田慶華、王成彥
魏德洲、夏開勝、許書平、楊強、印萬忠、張其武、張一敏、趙恆勤、趙中偉、周科平、朱清、朱旺喜
資料來源: [2] 

礦產保護與利用學術交流

2018年12月14-16日,《礦產保護與利用》編委會成員孫偉參加了“2018 浮選界面化學與礦冶水循環利用學術交流會”;該次會議邀請選冶清潔生產和水循環利用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就國家相關政策和技術發展做專題報告。 [6] 

礦產保護與利用辦刊成果

礦產保護與利用出版發行

據2019年5月11日中國知網顯示,《礦產保護與利用》共出版文獻3822篇。 [3] 
據2019年5月11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礦產保護與利用》共載文1864篇、基金論文量為735篇。 [4] 

礦產保護與利用收錄情況

《礦產保護與利用》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知網入編期刊、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收錄期刊、重慶維普數據庫收錄期刊、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4年版)來源期刊。 [1]  [3] 

礦產保護與利用影響因子

據2019年5月11日中國知網顯示,《礦產保護與利用》總下載396451次、總被引16281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961、(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790。 [3] 
據2019年5月11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礦產保護與利用》被引量為9625次、下載量為70529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0.59,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2381名,在礦業工程類刊(70種)中排第24名。 [4] 

礦產保護與利用榮譽表彰

《礦產保護與利用》是Caj-cd規範獲獎期刊。 [3] 

礦產保護與利用文化傳統

辦刊理念
傳播科技信息、交流學術思想,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7] 

礦產保護與利用現任領導

《礦產保護與利用》第七屆編輯委員會領導名單
職務
名錄
主任
馮安生
副主任
張應紅、郭珍旭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