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磨臘村

鎖定
該行政村隸屬景東彝族自治縣錦屏鎮,地處錦屏鎮政府西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15公里,到鎮政府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城15公里。東鄰北屯村,南鄰新民村,西鄰無量山,北鄰温卜村
中文名
磨臘村
所屬地區
景東彝族自治縣錦屏鎮
地理位置
錦屏鎮政府西北邊
面    積
13.39
人口數量
1048人
耕地總面積
1069畝

磨臘村自然資源

水田 水田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069畝(其中:田200畝,地869畝),人均耕地1.03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核桃、蠶桑等作物;擁有林地1792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34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27畝,主要種植核桃經濟林果;荒山荒地1094畝。 [1] 

磨臘村基礎設施

沼氣池 沼氣池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有247户飲用井水。有262户通電,有176户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户176户(分別佔農户總數的100%、67%和6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97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97户(分別佔總數的37%和37%)。
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距離最近的車站1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5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4輛,摩托車124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00.24畝,有效灌溉率為6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00.24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畝。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户33户;裝有太陽能農户5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户33户。全村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9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9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該村農户住房均為土木結構。 [2] 

磨臘村農村經濟

蠶桑產業 蠶桑產業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22.6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45.2萬元,佔總收入的34.36%;畜牧業收入187.2萬元,佔總收入的44.2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25頭,肉牛21頭,肉羊98頭);漁業收入3.6萬元,佔總收入的0.85%;林業收入64.8萬元,佔總收入的15.33%;第二、三產業收入21.84萬元,佔總收入的5.17%;工資性收入14.6萬元,佔總收入的3.45%。農民人均純收入306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46.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4人(佔勞動力的5.1%),在省內務工33人,省外務工1人。 [3] 

磨臘村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往縣內外。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0.95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21.52%。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茶葉、蠶桑 、土雞、核桃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茶葉、核桃產業。 [4] 

磨臘村人口衞生

村衞生室 村衞生室
該村現有農户262户,共有鄉村人口1048人,其中男性541人,女性507人。其中農業人口1066人,勞動力 688人。該村以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995 人,漢族53人。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11 人,占人口總數的1.05%;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28人,參合率96%;享受低保144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衞生所和鎮衞生院,衞生所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1人,該村距離鎮衞生院1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人畜混居的農户24户,佔農户總數的9.16%。 [5] 

磨臘村文化教育

黨員活動室 黨員活動室
該村建有小學1所,校舍建築面積645平方米,擁有教師3人,在校學生82人,距離鎮中學1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26人,其中小學生828人,中學生38人。 [6] 

磨臘村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23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13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併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政務公開。 [7] 

磨臘村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8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2人(其中60歲以上12人),少數民族黨員39人,其中男黨員37人、女黨員5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9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90人。 [8] 

磨臘村人文地理

磨臘村居於無量山之東的半山腰上,景東縣城的西北部,距縣城15公里,地勢西高東低,村落南北相對,中間一條清清的小河,由西向東嘩嘩流淌,大山懷抱着秀麗的村莊。彝族人靠山吃山。這片土地養育了勤勞、樸實、善良的彝鄉人民。
彝家兒女喜歌善舞,每逢婚嫁之夜,一路歌來一路唱,互吐知情互知訪,白天吃喝不用談。農家一年四季風情不斷,冬至節宰年豬,裝香腸,醃製火腿。逢年過節,殺雞煮肉炒香腸,祭祖之後一家人喜氣洋洋圍座一起吃團圓飯。春來了,甜甜的蜂蜜是迎客的佳品,熱情的彝家人,會為你端上噴香的草果葉雞和火腿。這就是熱情好客、勤勞善良的彝家兒女。 [9] 

磨臘村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進村道路損壞嚴重,交通不便。
2、水利設施差,飲水困難。
3、雨季地質滑坡嚴重。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發展蠶桑、茶葉、核桃、及名貴藥材。計劃種植蠶桑200畝、茶葉150畝、核桃150畝、藥材100畝;發展養殖業,豬2000頭、牛500頭、羊3000頭;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9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8年的1582元增加到3000元。  [1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