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碜
- 拼 音
- chěn
- 部 首
- 石
- 五 笔
- dcde
- 郑 码
- gzgp,gz
- 注 音
- ㄔㄣˇ
- 统一汉字
- U+789C
- UniCode
- CJK
- 四角号码
- 3622
字源演变
播报编辑
"碜"属形声字,左部"石"表意,与砂石相关;右部"参"表声。早期异体字"磣"最早见于《龙龛手鉴》等古籍,现代规范字形确立后,"碜"成为标准书写形式 [1]。
基本释义
播报编辑
- 1.物质层面指食物混杂砂粒引发的粗糙感,如"牙碜"特指咀嚼时砂粒摩擦牙齿的不适感。该含义直接关联《康熙字典》所载原始释义。
- 2.抽象引申引申为丑陋、难看的视觉感受或令人尴尬的心理状态,如"寒碜"既形容外貌粗陋,也可指言行失当造成的羞耻感。此用法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被确认为规范性表达 [1]。
方言用法
播报编辑
在北方方言中,"碜的慌"作为典型表达包含两层含义:
- 描述食物含砂导致的生理性不适,如"米饭碜的慌根本咽不下去"
- 指代食物含沙粒导致的口感不适或环境脏乱引发的心理抵触,如"这饭吃得碜的慌"或"这屋子脏得让人碜的慌"
该表达通过轻声音变('碜'读作chen)增强口语化特征,体现汉语方言通过感官体验传递抽象情感的表达机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