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磚集鎮

鎖定
磚集鎮,隸屬於安徽省阜陽市界首市,地處界首市西南邊陲,東靠顧集鎮,南鄰臨泉縣,西與河南省沈丘縣接壤,北接王集鎮、陶廟鎮 [3]  區域面積41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52870人。 [2] 
1953年9月,撤市建界首縣,周莊、郭樓、段莊、磚集、任樓、黃莊等地從臨泉縣劃入。1957年,合併為黃莊、磚集鄉。1978年2月,分置磚集、黃莊公社。1983年4月,公社改鄉。1992年,磚集、黃莊鄉合併為磚集鎮。 [3]  截至2020年6月,磚集鎮下轄10個行政村。 [4] 
2019年,磚集鎮有工業企業1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3個。 [2] 
中文名
磚集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安徽省阜陽市界首市
地理位置
界首市西南邊陲
面    積
41 km²
下轄地區
1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磚集街道
電話區號
0558
郵政編碼
236512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性氣候
車牌代碼
皖K
人    口
52870人(2019年末户籍人口)

磚集鎮歷史沿革

1953年9月,撤市建界首縣,周莊、郭樓、段莊、磚集、任樓、黃莊等地從臨泉縣劃入。
1957年,合併為黃莊、磚集鄉。
1958年,合併為磚集公社,隨後20年幾經分合。
1978年2月,分置磚集、黃莊公社。
1983年4月,公社改鄉。
1992年,磚集、黃莊鄉合併為磚集鎮。 [3] 

磚集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磚集鎮轄高項、劉樓、腰莊、劉柴、姜窪、任樓、黃莊、鄭莊、張老家、東劉10個村民委員會;下設82個村民小組。 [3] 
截至2020年6月,磚集鎮下轄10個行政村。 [4]  鎮人民政府駐磚集街道。 [3]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341282108200
220
高項村
341282108201
122
劉樓村
341282108202
121
腰莊村
341282108203
220
劉柴村
341282108204
220
姜窪村
341282108205
220
鄭莊村
341282108206
220
張老家村
341282108207
220
黃莊村
341282108208
220
東劉村
341282108209
220
任樓村

磚集鎮地理環境

磚集鎮位置境域

磚集鎮地處界首市西南邊陲,東靠顧集鎮,南鄰臨泉縣,西與河南省沈丘縣接壤,北接王集鎮、陶廟鎮 [3]  區域面積41平方千米。 [2] 

磚集鎮地形地貌

磚集鎮地處淮北平原,地勢平坦,海拔34~38米之間。 [3] 

磚集鎮氣候

磚集鎮屬暖温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天氣平和,雨量適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温14.7℃,無霜期年平均216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251小時,0℃以上持續期為321天,積温4727.1℃,最高氣温41.4℃,最低氣温-20.4℃。年均降水量為815毫米,極端最大雨量1780毫米(2003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9月,7月最多。 [3] 

磚集鎮水文

磚集鎮境內河道屬汾泉河水系。泉河溝、界南溝、東西關金溝、白蓮溝、皂溝、陳黃溝、方溝、淇子溝等主要河溝縱橫交錯,構成境內主要溝塘水系。 [3] 

磚集鎮自然災害

磚集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水、低温、霜凍等。洪水災平均五年一次,主要發生在6~9月,2003年7月暴雨、內澇,秋季作物減產五成,最嚴重的一次洪水發生在1975年8月,泉河潰堤,大水漫灌,房屋倒塌,莊稼絕收。 [3] 

磚集鎮人口

2011年末,磚集鎮轄區總人口49554人,另有流動人口16790人。總人口中,男性25730人,佔51.9%; 女性23824人,佔48.1%;18歲以下10325人,佔20.84%;19~60歲32192人,佔64.96%; 60歲以上7037人,佔14.20%。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9518人,佔99.9%;有回、佤等4個少數民族,共36人,佔0.07%,2011年,人口出生率12.37‰,人口死亡率4.66‰,人口自然增長率7.71‰。 [3] 
2017年末,磚集鎮常住人口39391人。 [1] 
截至2019年末,磚集鎮户籍人口52870人。 [2] 

磚集鎮經濟

磚集鎮綜述

2011年,磚集鎮財政總收入70.6萬元,比上年增長20%。 [3] 
2019年,磚集鎮有工業企業1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3個。 [2] 

磚集鎮農業

磚集鎮有農業耕地面積39228畝,人均0.8畝;林地面積4900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2.2億元,農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56%。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等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30319噸,小麥16599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芝麻、紅薯、花生、棉花等。2011年,芝麻種植面積1220畝,紅薯種植面積1050畝,花生種植面積1350畝,棉花種植面積500畝;蔬菜種植面積3158畝,產量3792噸,主要有大葱、芹菜、南瓜、辣椒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山羊、肉雞、黃牛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7834頭,年末存欄4215頭;羊飼養量15630只,年末存欄4532只;牛年末存欄632頭;家禽飼養量28.66萬羽,其中蛋雞年末存欄98150羽。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4900畝,其中防護林3634畝,經濟林1266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50萬株。 [3] 

磚集鎮工業

磚集鎮工業形成以“三粉”、板材、服裝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3500萬元,工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20%。2011年,工業企業13家,職工430人。 [3] 

磚集鎮商業

2011年末,磚集鎮有商業網點185個,職工824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6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2%;城鄉集貿市場3個,年成交額1.1億元。 [3] 
磚集鎮

磚集鎮社會事業

磚集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磚集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410人,專任教師22人;小學14所,在校生4400人,專任教師19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990人,專任教師13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60萬元,比上年增長15%。 [3] 

磚集鎮文體事業

2008年,安徽省經信委在高項村委會試點安裝農村衞星電視安全接收系統。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户308户,廣播網點37個,村村通廣播。 [3] 
2011年末,磚集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24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45平方米,藏書6000冊;農家書屋10個,藏書6萬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56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明星藝術團、紅梅藝術團、飛龍演藝團、傳奇嗩吶藝術團、威震婚慶等。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剪紙、刺繡、荊條編織等,剪紙曾多次獲得各級藝術大賽獎項。 [3] 

磚集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磚集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1個,其中衞生院1所;病牀14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3張,固定資產總值30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105人,其中執業醫師15人,執業助理醫師80人,註冊護士8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7.3萬人次。2011年,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2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5萬人。 [3] 

磚集鎮社會保障

2011年,磚集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966户,人數1813人,支出222.6萬元,比上年增長12%,月人均102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8人,支出5.3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83人,支出39.62萬元;農村醫療救助57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70人次,共支出2.85萬元,比上年增長8.9%;農村臨時救濟455人次,支出7.5萬元。自然災害農作物受災面積2300畝,救災支出7.5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72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15萬元,優撫對象醫療補助3.7萬元,比上年增長10%。 [3] 

磚集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磚集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53千米,投遞點89個,鄉村通郵率100%;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25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萬門,固定電話用户0.31萬户,電話用户普及率95%,比上年提高1%;移動電話用户24200户;寬帶接入用户600户。 [3] 
  • 給排水
2011年末,磚集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有280米深水井一眼,配套管網等附屬設施,日供水能力300噸,用水人口達3500人次。鎮區鋪設排水管道2600米。 [3] 
  • 供電
2011年末,磚集鎮區有變電所1座,供電所1座。年售電量累計完成4600萬千瓦時,供電區域36個行政村,147個自然村,用電客户22744户。 [3] 

磚集鎮交通運輸

磚集鎮境內有204省道和界臨公路穿過,北距南洛高速公路23千米,東距阜陽機場60千米。2011年末,客運停靠站1座,日發客運車輛74班次,分別發往阜陽、界首、臨泉方向,日客流量達1000人次。 [3] 
磚集鎮

磚集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明清白蓮溝上有一磚橋,橋頭有商鋪、小廟,人們多聚此貿易、燒香許願,後形成集市,故名磚橋集,簡稱磚集。 [3]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211頁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第215頁.
  •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吳旭軍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安徽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4年10月:0633-0634.
  • 4.    2020年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