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磁共振增強掃描

鎖定
磁共振增強掃描是經靜脈注射某種造影藥物後再作一次MR掃描。對比劑注入靜脈後隨血液分佈到人體各正常或異常組織,各種組織的血液供應量和供應來源不一樣,因而對比劑的分佈量、分佈時間及清除速度有差別。CT對比劑含高密度物質碘,分佈對比劑多的組織密度增加就多。MR對比劑含順磁性物質釓,能使組織T1時間縮短,信號增強,組織吸收釓的量不同,信號增強的程度就不同。
中文名
磁共振增強掃描
所屬分類
X線

磁共振增強掃描正常值

掃描中沒有發現異常區域。

磁共振增強掃描臨牀意義

異常結果:
  1. 平掃未見明顯異常,但臨牀醫生或其他檢查高度懷疑有病變,就有必要作增強掃描。因為CT是靠密度差別顯示病變的,肝、腎等實質器官有的病變在平掃時由於其密度與周圍正常組織沒有差別而不能顯示。而病變的血液供應量或供應來源與正常組織或多或少都有差異,對比劑注入靜脈後隨血液進入病變和正常組織的量或時相就會有差別,由對比劑造成的密度增高就有差別,從而使平掃不能顯示的病變顯示出來。
  2. 平掃發現了病變,但病變的邊緣、內部結構、血供情況、與鄰近組織的關係等具有鑑別診斷意義的影像學表現顯示不清,不能確定病變的種類或具體疾病。增強掃描能使上述病理學特徵在CT或MR圖像上表現出來,給病變的鑑別診斷提供重要依據,有時是關鍵的依據。
  3. 某些器官(如肝臟)的腫瘤及腫瘤樣病變種類較多,而且良惡性、治療方法差別很大,但平掃常常表現相仿,鑑別很困難。但各種病變在典型情況下其增強程度及其在動脈期、門靜脈期和延遲期的變化,病變內部增強順序、增強區的分佈和形態都有不同的表現,大多通過多期增強掃描能明確診斷。但小部分鑑別仍有困難。
  4. 某些腫瘤性病變在平掃時界限不清,與周圍的水腫、炎性病變、手術或放療損傷不能分辨,因而不能明確腫瘤的侵襲範圍、治療後效果。增強掃描腫瘤組織強化,炎性病變、損傷與腫瘤組織的強化表現不一樣,水腫不強化,因而能清楚顯示腫瘤的範圍、大小、形態。已明確診斷的腫瘤,治療後複查可直接作增強掃描,不用作平掃。
  5. 除骨骼、脂肪、氣體外,人體的各種組織及血管在CT平掃時密度差別很小,大多數實質性腫瘤的密度也接近這些組織,因而有時不能區分血管斷面和病變、血管性病變和其他病變。注射對比劑後血管腔和血管性病變密度明顯增高,很容易與其它正常組織和病變區分。MR的軟組織分辨力很高,血管具有流空效應,平掃都很容易分辨。 需要檢查的人羣:磁共振平掃後的人羣。

磁共振增強掃描注意事項

不適宜人羣: 裝有心臟起搏器、人工心臟瓣膜、人工角膜、血管術後金屬夾、氣管插管、避孕環、金屬異物及人工關節等,請向醫生申明,以確認能否進行此項檢查。否則可能會因磁體的吸引力而使金屬異物的位置移動,造成危害。 檢查前禁忌: 進入掃描室前將隨身攜帶的金屬物品如:手機、傳呼機、手錶、髮夾、手飾、小刀、磁性記錄卡、信用卡、金屬飾品、腰帶、活動假牙、假肢、金屬鈕釦、 助聽器等留在候診室。 做腹部肝臟、膽囊、胰腺、脾臟檢查時,請於檢查前6小時禁食。
檢查時要求:
(1) 危重病人請臨牀醫生陪同;燥動、不能配合的病人請臨牀科室處理後再做檢查。
(2) 完成一次磁共振檢查需要25分鐘左右,檢查過程中你會聽到機器發出的嗡嗡聲,此時請儘量靜卧、平穩呼吸,身體勿做任何移動,以免影響圖像質量。
(3) 在平掃結束後可能需要增強掃描以便進一步明確診斷,費用另記。
(4) 檢查當天請攜帶相關的醫學資料如:CT片、X光片、血管造影片,以及核素檢查、內窺鏡及B超檢查的報告單等,以便診斷醫生做綜合分析。

磁共振增強掃描檢查過程

磁共振平掃後,須進行磁共振增強掃描時,離開檢查室,進行對比劑的注射後繼續回到檢查室內進行掃描。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