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碳優勢指數

鎖定
基本簡介
詞目:碳優勢指數
英文:carbon preference index(CPI)
中文名
碳優勢指數
學    科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
詞    目
碳優勢指數
英    文
carbon preference index(CPI)
基本簡介
釋文
一種反映沉積岩中所含有機質成熟度的指標。是由J E Cooper,E E Bray(1963)提出。它和正烷烴成熟指數(NPMl值)和奇偶優勢(OEP值)相似,都是反映有機質所含正烷烴中奇數碳原子與偶數碳原子之間相對丰度的參數。提出這個參數的依據是,現代沉積物的有機質中或者現代大多數生物體中的正烷烴含量少,所含正烷烴的碳原子數一般均大於C20,而且奇數碳的烷烴(如%、C29、C31、C33)數量多於偶數碳烷烴的數量。現代沉積物的CPI值介於2 4~5 5之問。而隨着埋藏深度和温度的增加,正烷烴的數量明顯增加(人們認為正烷烴是脂肪酸脱羧而來的),由於新生和外來烴類的加入,輕烴數量明顯增加,重烴數量減少,正烷烴分佈的主碳峯從高碳數向低碳數轉移,奇數碳的優勢消失,原油的CPI值可以作為反映有機質或生油巖成熟度的指標。據統計,生油巖的CPI值應當小於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