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碰撞帶

鎖定
碰撞帶(collision zone)是指大陸板塊與大陸板塊之間,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之間的碰撞地帶。
中文名
碰撞帶
外文名
collision zone
學    科
構造地質學
位    置
陸塊與陸塊、洋塊與陸塊之間
本    質
板塊碰撞地帶
類    別
地質術語

碰撞帶定義

碰撞帶(collision zone)是指由大陸與大陸、島弧與島弧,或大陸與島弧間發生板塊碰撞所形成的帶狀構造帶。其中包括由洋盆殘餘物質(蛇綠岩)形成的、代表已消亡古大洋的縫合帶,以及因強烈擠壓和收縮作用而形成的造山帶。如喜馬拉雅碰撞造山帶和新幾內亞碰撞造。 [1] 

碰撞帶主要特徵

板塊構造説將兩個大陸或大陸與島弧相碰的地帶稱碰撞帶。前者如喜馬拉雅型碰撞造山帶,後者如新幾內亞型造山帶。它也是一種類型的造山帶。開始在兩個地殼單元之間可能被大洋隔開,洋殼逐漸消亡,大陸邊緣被拖向消亡帶。由於陸殼岩石密度低,難以進入地幔,最後被擠壓而成造山帶。 [1] 

碰撞帶分佈

中國大陸碰撞帶是以結構複雜、形成過程複雜和物質成分趨於混雜為主要特徵的。在構造特徵上,表現為由構造巖片和混雜巖帶所組成,形成扇狀褶皺和對沖型逆掩斷層。在剖面上常形成楔狀(鱷魚式)構造,在平面上可構成嵌入構造,它們其實是兩個板塊在碰撞過程中互相擠壓、縮短與穿插的、一個統一的三維共軛剪切斷裂系統中的不同表現形式。 [2] 

碰撞帶研究意義

絕大多數中國大陸碰撞帶都不是一次形成的,而是經歷了多期次、活動性質各不相同的、複雜的形成過程。為了進一步提高碰撞帶的研究水平,應該把碰撞帶及其兩側的板塊當作一個整體來進行綜合研究,應該大力加強碰撞帶周鄰板塊的沉積古地理、生物古地理、古地磁學、地球化學和構造變形、變位資料的系統研究。碰撞作用時期是元素、岩石和構造單元趨於混雜的時期,而不是有利於元素、物質的分異和富集。碰撞帶的主碰撞期形成的礦牀是十分有限的。 [2] 

碰撞帶舉例

青藏高原東段三個斑岩型礦牀(玉龍、馬廠箐和西範坪)產出於大陸碰撞環境,與喜馬拉雅期埃達克質斑岩有關,併為新生代大規模走滑斷裂所控制。在印度-亞洲碰撞帶東部3個斑岩Cu-Mo-Au礦牀已識別出3個明顯的成礦幕次:①玉龍礦區,石英-絹雲母蝕變帶中的硫化物石英脈輝鉬礦Re-Os等時線年齡為40.1±1.8Ma,與賦礦圍巖二長花崗岩的鋯石SHRIMP年齡40.9±0.1 Ma一致,表明Cu-Mo 礦化發生在斑岩岩漿作用的晚期階段(約40Ma),但熱液系統至少延長到約36Ma,熱液系統持續時間大於4Ma,其間,構造控制的高級泥化蝕變疊加於早期斑岩型礦體中高硫化物礦化之上形成富礦體。②馬廠箐礦區,輝鉬礦Re-Os等時線年齡為35.8±1.6Ma,與容礦花崗岩的鋯石SHRIMP和全巖Rb-Sr 年齡(35~36Ma)一致,但早於含金石英正長斑岩的全巖K-Ar 年齡(31~32 Ma),表明馬廠箐斑岩熱液系統的壽命為約4Ma,其間,約36Ma有鉀硅酸鹽蝕變和Cu-Mo礦化,而同Au 礦化密切的高級泥化蝕變發生在晚期 (31~32Ma)。③西範坪礦區,鉀硅酸鹽蝕變帶內輝鉬礦等時線年齡32.1±1.6Ma最年輕,晚於熱液蝕變黑雲母和角閃石的K-Ar年齡33.5~34.6Ma,很可能反映了斑岩熱液系統在約32 Ma終止,如此短時的熱液系統正是導致西範坪絹雲母化蝕變微弱和高級泥化蝕變的缺失的原因。斑岩熱液系統的壽命與礦牀金屬噸位(規模)的正相關,本區巨量玉龍斑岩銅礦可能與其熱液活動時期延長有關。而熱液系統的延長又與多期次的岩漿侵入有關。因此,從走滑擠壓場(55~40Ma)到走滑拉張場(24~17Ma)的構造應力轉換期內,幕式的應力鬆弛引起多期岩漿侵入是導致印度-亞洲碰撞帶內熱液系統的延長和疊加成礦作用發生的關鍵。 [1] 
參考資料
  • 1.    朱志澄,曾佐勳,樊光明.構造地質學: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8
  • 2.    萬天豐.論中國大陸複雜和混雜的碰撞帶構造[J].地學前緣,2004(03):20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