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
砀(拼音:dàng)是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本义指有花纹的石头,见于《说文解字》释为“文石” [1] [6] [13]。后引申为古地名,特指芒砀山(今安徽砀山县东南与河南永城芒山镇交界处),秦置砀郡、砀县皆得名于此 [2-3]。
该字多义词性丰富:作名词指花纹石料(如“砀基”)及历史地名;作形容词表“广大”(《淮南子》“玄玄至砀而运照”) [7];作副词意为“突然”(《长笛赋》“肱砀骇以奋肆”) [4],并衍生出“芒砀”“沆砀”等词组 [8]。方言中保留粤语dong6、吴语tɑŋ˥˧等发音 [5]。
其历史可溯至商代甲骨文记载的“元国”(即芒砀山),西周青铜器铭文始见“砀”字雏形 [13]。《汉书·地理志》载砀县“山出文石” [3],南朝文献多用于形容山势(如李白“石芒砀”)、气象(如张岱“雾凇沆砀”)及抽象概念(《庄子》“砀而失水”喻境遇突变) [8-9],体现语义从具象到抽象的延展。现代主要作为安徽砀山县地名用字 [14-15]。
- 中文名
- 砀
- 拼 音
- dàng
- 繁 体
- 碭
- 部 首
- 石
- 五 笔
- dnrt [12]
- 仓 颉
- mrnsh [12]
- 郑 码
- gyod [12]
- 注 音
- ㄉㄤˋ
- 总笔画
- 8
- 四角号码
- 17627 [12]
- 统一码
- 基本区 U+7800 [12]
- 结 构
- 左右结构 [12]
- 部外笔画
- 3
- 笔顺编号
- 13251533 [12]
- 异体字
- 碭、崵 [12]
现代释义
播报编辑
名词
●有花纹射尝记狼凶的石头
●地名
(2)砀邑,古地名,今永城市芒山镇。
形容词
●广大
副词
《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 [9]
词组
播报编辑
芒砀、至砀、砀极、砀瑞、砀基、砀骇、砀突、枪砀、沆砀
方言集汇
播报编辑
2. 北部吴语(沪) [12]:daon6
古籍释义
播报编辑
《前汉·高帝纪》隐芒砀山泽闲。
《前汉礼乐志》西颢沆砀,秋气萧杀。
●过也。
《扬雄·甘泉赋》回猋肆其砀骇兮。
《马融·长笛赋》犇遯砀突。
●砀,溢也。
又《正韵》待朗切,音荡。
又《集韵》徒郞切,音唐。义𠀤同。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