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碭山經濟開發區

鎖定
碭山經濟開發區,成立於2006年6月,原規劃控制面積5.52平方公里,2013年10月省政府批准擴區,擴區後面積17.02平方公里 [2]  ,緊靠碭山縣城東部,轄科技、古城、惠民、益民四個社區,常住人口2萬人。園區內已落户企業13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50家,包括國內外知名企業匯源集團、中糧股份、海升果業、光大國際等,已經形成了果蔬食品加工、輕紡服裝、機械電子、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術、商貿物流等支柱產業。
中文名
碭山經濟開發區
成立時間
2006年6月
位    置
碭山縣城東南側
面    積
17.02 km² [2] 
人    口
2.5萬 [2] 
氣候類型
温帶季風氣候
火車站
碭山站,碭山南站

碭山經濟開發區歷史沿革

2006年6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碭山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 [3] 
2013年10月,安徽省政府批准擴區,擴區後面積17.02平方公里。 [2] 
2018年7月20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將安徽碭山經濟開發區(籌)更名為安徽碭山經濟開發區 [4] 

碭山經濟開發區地理位置

碭山經濟開發區位於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城東南側,是省級經濟開發區,總面積約17.02km2。 [2] 

碭山經濟開發區園區概括

基礎設施完善,工業園區圍繞科技辦公、居住區、科技用地,集中佈置商業、金融、服務業等多種公共設施。園區內給水工程規劃人均綜合用水量650升/人.日,電源由220KV變電站向園區供電。園區內已進駐海升果業、匯源果汁、豐原碭山梨業、皖北酒業、華康醫藥、隆泰果業氣調保鮮、恆森果蔬冷儲及脱水蔬菜加工、興華電纜廠、供電公司多產基地、惠豐農產品批發市場、景福肥業、新加坡鐵藝加工等多家企業。
安徽碭山經濟開發區
安徽碭山經濟開發區(2張)
碭山經濟開發區於2006年6月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緊靠碭山縣城東部,轄科技、古城、惠民三個社區,常住人口2萬人。為了成功打造“雙贏”的投資載體和發展平台,敢於創新的碭山人以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迎接着八方賓朋,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園區內已落户企業130餘家,其中規模以上的企業50家,包括國內外知名企業匯源集團、中糧股份、海升果業、雨潤食品、光大國際等。已經形成了果蔬食品加工、輕紡服裝、機械電子、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術、商貿物流等支柱產業。碭山經濟開發區正在成為黃淮海地區投資環境最優、最具活力的開發區之一。
(一)歷史文化:
碭山縣歷史悠久,秦為三十六郡之一,漢高祖劉邦斬蛇舉義於此,為五代梁王朱温故里,近代畫壇宗師齊白石祖籍。素有“九州通衢”之稱。
(二)氣候特點:
碭山縣四季分明,陽光充足,屬温帶大陸性氣候,平均氣温11.8℃至13.7℃,一月零下1℃至6℃,七月24℃至28℃,年降雨量500至640mm,無霜期185至230天。
(三)交通區位優勢:
碭山地處皖、蘇、魯、豫四省七縣(市)交界處,淮海經濟區中心位置。碭山區位優越,3小時車程半徑範圍內有鄭州、連雲港、濟南等。區內隴海鐵路、310國道、濟祁高速貫穿全境,毗鄰京九、京滬鐵路、連霍高速、105、206國道,距徐州觀音機場80公里,鄭徐高鐵碭山站即將開工建設,以縣城為中心的省道、縣道,縱橫交錯,交通便捷。
(四)資源優勢:
碭山耕地面積178萬畝,其中水果面積100萬畝,連片果園堪稱世界之最,有“中華梨都”之稱,是全國聞名的水果之鄉,2009年被上海吉尼斯大世界授予 “世界上最大的連片果園”稱號。水果主要有酥梨、蘋果、桃,同時,還有杏、葡萄、草莓、櫻桃等十餘種,年產各類水果超過30億斤,各類蔬菜12億斤。其中碭山酥梨享譽國內外,用碭山黃桃原料加工的各類罐頭食品在國際上受到盛讚。同時碭山還盛產小麥、玉米、棉花、大豆、紅薯等農作物。碭山礦產資源豐富,碭山南部煤炭資源總儲量約7億噸。
(五)基礎設施優勢:
道路: 縣內公路通車裏程達200多公里,經濟開發區內已建成主幹道路20000多米,形成了“五縱四橫”主要道路網絡。
供電:區內現有220KV雙迴路變電站一座,110KV變電站兩座,新建光大生物質能發電廠於2011年8月併網輸電,年實現發電量約2.1億度,為碭山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電力保障。
供水:區內自來水設施完備,供水管道鋪設達50000米。
通氣:供生產、生活使用的天然氣管道工程正在施工。
通訊:區內通訊發達,有申通、聯邦快遞(fedex)等多家快遞公司。
排污:區內有5萬噸/日生活污水處理廠一座,垃圾處理廠及工業污水處理廠也在籌建中。
(六)市場優勢:
碭山經濟開發區位於淮海經濟區中心位置,皖蘇魯豫四省七縣交匯處,周邊200公里範圍內,擁有近1.2億人口的廣闊市場,在經濟發展上起着承東啓西的中樞作用,市場空間非常廣闊,市場網絡健全,物流成本較低。
(七)成本優勢:
長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區經過多年的產業集聚,現已面臨土地、供電、勞動力等瓶頸制約。據調查,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紡織、服裝、食品、玩具、製鞋等產業轉移較為迫切,電子信息、家電等也在開始尋求新出路。碭山經濟開發區坐中靠東,是沿海產業轉移的理想選擇。
我區投資要素成本比較優勢明顯,我縣及周邊城市聚集了大量的多種行業的管理技術人才及熟練工人。我縣擁有三所職業技術學校,每年均可輸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電力資源充足,水資源豐富,燃氣價格優惠。獨特的區位形成了全方位的立體交通,物流快捷,價格具有一定的競爭力。新建的標準廠房租、售費用較低。
(八)政策優勢
1、土地政策
(1)對投資者新建、擴建工業項目,實行土地優先預審、優先報批、優先供地,土地價格按全國同類工業用地最低價,重大項目的用地可根據投資強度、技術含量、税收貢獻等不同,採取“一企一策”的辦法予以優惠。
(2) 固定資產投資1億元以上的工業項目,採取“一事一議”的特殊政策。
2、税收政策
(1)固定資產投入1000萬-5000萬元的工業企業,自經營之日起,前3年所交納的企業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額獎勵扶持該企業,後3年減半獎勵。
(2)固定資產投入在5000萬-1億元的工業企業,自經營之日起,前3年所交納的企業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額獎勵扶持該企業,後4年減半獎勵。
(3)固定資產投入在1億元以上的工業項目,自經營之日起,前3年所交納的企業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額獎勵扶持該企業,後5年減半獎勵。
(4)投資旅遊、文化娛樂、賓館、房地產等第三產業項目,固定資產一次性投資1000萬元(房地產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所得税地方收入前4年獎勵50%。
(5)項目投資者依法經營取得的利潤,5年內所繳個人所得税全額獎勵給納税人。
3、收費政策
(1)新辦1000萬以上工業企業,辦理工商税務登記手續,只收取登記工本費;建設期間的土建工程,免收所有行政事業性規費;
(2)投資旅遊、文化娛樂、賓館、房地產等第三產業項目,固定資產一次性投資5000萬元以上,免收土建工程行政事業性規費(房地產項目除外)。
(3)上繳國家、省、市的有關收費除外。
(九)服務優勢:
1、實行封閉式管理。企業圍牆內的事情企業自己辦,圍牆外的事情一律由碭山經濟開發區辦理,全面實行代辦制。
2、開發區設有“一辦四局一中心”,即:黨政辦公室、經濟發展局、招商局、建設規劃局、社會事務局、行政服務中心;縣直國土、税務、工商等部門分別在開發區設立了分支機構。重大項目實行領導聯繫制度、實行24小時保姆式服務和保安式保護。對落户項目開發區組織專門人員在登記註冊、環評、生產許可證、相關報建手續、供電、供水、供氣、招工、融資、企業上市等各方面提供全程服務。
附:(以下數據均為約數)
(一)勞動力狀況:
全縣每年有近20萬人出外務工,有豐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
(1)高層管理人員:2500—3000元/月
(2)一般管理人員:2000—2500元/月
(3)熟練技術工人:1500—2000元/月
(4)普通工人:1000—1500元/月
(二)投資成本狀況:
水價:
(1)工業用水:1.85元/方
(2)居民生活用水:1.35元/方
電價:
(1)普通工業用電(自備變壓器)0.6098元/度
(2)大工業用電(每月10萬度以上,受電容量在315KVA及以上用户):0.4988元/度
(3)生活用電:0.5653元/度
城市污水處理費:
(1)生活用水:0.6元/方
(2)工業用水:0.8元/方
(3)經營服務用水:0.7元/方
燃氣價格:
(1)民用天然氣:4元/立方米
(2)工商用氣:4.5元/立方米
(3)其他用氣:4.78元/立方米
運輸成本:
(1)200公里範圍內:0.6元/噸·公里
(2)200公里範圍外:0.3元/噸·公里

碭山經濟開發區發展現狀

建成人民東路、道北路、梨花路、桐木路、椰風路、隴海路、永順路等主次幹道50公里,初步形成了“四橫四縱”的路網格局;建成標準化廠房40萬平方米,入駐企業25家,初步形成服裝加工、機械電子產業園;25萬平方米的徽商新光彩大市場、30萬平方米的汽博城及五星級東湖假日酒店已建成投入使用;日處理5萬噸工業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於2017年底建成運營。 [2] 
2018年實現工業總產值85億元,同比增長13%,工業增加值17.8億元,同比增長12.3%,進出口總額5202萬美元,同比增長8.5%,財政收入2.3億元,同比增長15%。 [2] 
碭山經濟開發區作為全縣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工業經濟的主陣地,始終秉承大建設、大招商、大發展的理念,搶抓產業轉移機遇,大力發展服務產業,加快產業集聚升級步伐,全力推動園區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碭山經濟開發區主導產業

縣委、縣政府把開發區作為全縣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舉全縣之力加快開發區發展,目前已落户企業13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53家,包括國內外知名企業匯源集團、海升果業、光大國際、科技食品等,初步形成了果蔬食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機械電子、輕工製造、商貿物流等主導產業。 [2] 

碭山經濟開發區發展目標

按照“產業集聚、人口集中、產城一體”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全面推進園區創新發展、轉型升級,力爭至“十三五”末,銷售收入達到200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150億元,財政收入達到10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居皖北地區開發區前列,建成產業競爭力強、內外開放度高、基礎設施齊全、生態環境優良的省級開發區。 [2] 

碭山經濟開發區獲得榮譽

2015年12月被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評為“安徽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2016年9月被宿州市政府批准為“果蔬食品生物科技產業集聚發展基地”,2018年2月開發區正式納入《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 [2] 

碭山經濟開發區優惠政策

為鼓勵投資者投資,促進碭山縣經濟社會發展,特制定如下鼓勵投資優惠政策。
一、投資工業項目
(一)用地政策。
1、縣經濟開發區、城西民營工業集中區對固定資產投資5000萬元以下的工業項目,高鐵新區對固定資產投資3000萬元以下的工業項目,薛樓工業園、其它鎮工業集中區對固定資產投資2000萬元以下的工業項目原則上不再單獨供地,鼓勵進標準廠房。
2、固定資產投資額2000萬元以上且單獨選址的工業項目,土地使用權實行招拍掛出讓。縣項目管理委員會結合項目投資規模、科技含量、投資強度、畝均税收以及對我縣產業的拉動等進行綜合評估,採取“一事一議”的辦法予以獎勵。
(二)財政獎勵。固定資產投資2000萬元以上新建工業項目,從獲利年度起,按照企業繳納所得税對本級財政的貢獻,由同級財政前兩年按照100%扶持獎勵,第三年至第五年按50%扶持獎勵。退城進園的工業項目搬遷入駐開發區的,企業税收的增量部分可享受上述優惠政策。
(三)規費減免。縣權範圍內行政規費在徵收時予以全免;行政事業性收費屬繳市、省及以上部分或國家、省垂直部門收取及法律法規政策規定縣級無權減免的收費項目,按照最低標準執行,其它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經營服務性收費,按最低標準執行。
二、投資物流項目
(一)新建投資額3000萬元以上(不含土地費用,下同)、建築面積8000m2以上的物流園區、物流基地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設以及第三方物流企業技術改造和新增設施項目,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按50%收取。
(二)新晉升為國家2A、3A、4A、5A級的物流企業,一次性分別由同級財政給予5萬元、10萬元、15萬元、30萬元獎勵。
(三)鼓勵規模以上物流企業運用新技術,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對企業用於物流綜合信息平台建設的設備投資,給予10%補貼。
三、服務及其它
(一)內資1000萬元以上、外資200萬美元以上項目,行政審批由縣行政服務中心牽頭,全程幫辦、限時辦結。
(二)建立完善招商引資服務承諾制。各級各部門明確招商引資服務事項和服務內容,確定分管負責人和具體承辦人,實行首問責任制
(三)對投資1億元人民幣以上的項目,實行領導聯繫企業、定期調度制度,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套班子、專人跟蹤服務,幫助協調解決開工及經營中的問題。
(四)政府可為投資企業培訓工人提供政策性補貼。
(五)金融服務機構降低企業貸款門檻,主動深入企業開展銀企對接,進一步轉變貸款抵押方式,降低收費標準,積極為成長型企業發放貸款。
(六)對投資企業實行“綠卡制”,發放“客商證”。
(七)外商及外聘的高級管理人員的子女需要就學入托的,由教育部門安排優質學校、辦理就學手續。
(八)返鄉創業、本地企業新建項目投資參照本辦法執行。
(九)投資煤炭開採、大型電廠等資源型項目的,不在此優惠政策範圍內。
本辦法自下文之日起執行。已經簽訂協議,並在政策優惠期內的,繼續按照原協議執行。本辦法由縣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
2014年碭山經濟開發區招商引資獎勵辦法 [1] 
為充分調動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屆招商引資的積極性,表彰獎勵為碭山經濟開發區招商引資作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特制訂本獎勵辦法。
一、獎勵對象:引進固定資產投資在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的單位或個人。
二、獎勵原則:招商引資項目不可分割,一個項目只獎勵一個單位或個人。
三、獎勵標準:
1、只提供招商信息使企業落户的,待投資企業開工建設後,開發區給予信息提供單位(個人)一次性獎勵5000元。
2、從提供信息、項目洽談到企業開工建設都跟蹤服務,完成了招商引資全過程服務的單位(個人)。開發區給予其單位(個人)一次性獎勵20000元。所招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超過2000萬元的企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每增加500萬元,一次性獎勵相應增加5000元。
3、從提供信息、項目洽談、到企業落户開發區一直跟蹤企業服務,除享受本款第2條一次性獎勵外,根據所招企業的税收情況,開發區以企業年上交税收地方留成部分達50萬元作為標準,50萬元以上(包括50萬元)的每年按其10%獎給招商單位(個人),只要該企業經營期間税收額度達到獎勵標準,招商單位(個人)就享受上述獎勵政策。
四、引進項目指從開發區外引進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政策,適合開發區產業發展導向的工業投資項目的單位和個人。
五、由開發區招商局確認項目引資單位和個人。按照先報為準和誰引進誰受益的原則執行。
六、由開發區招商局會同財政分局確認審核獎勵資金數額。
七、本獎勵辦法與縣獎勵辦法不重複執行,被獎勵者可選擇其一執行。
八、本辦法由碭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解釋。
九、本辦法自2014年3月10日起施行。
備註:本辦法中固定資產投資指廠房和設備投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