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碧雲

(春蘭名品)

鎖定
外三瓣卵形收根,微飄,貓兒捧,捧上有三小紅點,大圓舌,舌中間有大紅圓點。花大色翠綠,極像老種太極。葉半立。 [1] 
拉丁學名
biyun
中文學名
碧雲
瓣    型
水仙瓣
歷    史
1980年紹興漓渚葉誌慶在嵊州旗山一塊孤巖上挖得

碧雲特徵

外三瓣圓闊而尖,緊邊,質厚,淺綠色中略帶黃色,有透明感。觀音捧,大鋪舌,舌上倒品字形三個鮮紅點,五瓣分窠;花容豐麗,花葶細長,高15-20cm,可出架;花型大,直徑約7釐米。苞葉玫瑰紅色,新芽綠中帶紫,葉片深紅帶光澤,葉莖細,中幅寬,葉尖尖,長30-40m,管1-1.4cm;芯葉香線腳,低葉螳螂肚,就是葉柄細長,葉腹闊,葉姿富於變化,植株高大雄壯。其長勢強健,易栽植,易發芽,健花性。是春蘭“四大天王”、“四大名種”、“四大家”中花色最為豔麗、花朵最大的品種,與宋梅並稱為“國蘭雙璧”。

碧雲栽植技術

(1)選盆用土
栽植春蘭宜在秋末進行。栽植前宜選用清水浸泡過數小時的新瓦盆,如用紫砂盆或塑料盆時需要注意排水。盆的大小以根能在盆內舒展為宜。培養土以蘭花泥最為理想,或用腐葉土(或腐殖土)和沙壤土各半各半混均使用。切忌用鹼性土。
(2)上盆
先在盆底排水孔(最好能有3個排水孔)上墊好瓦片,在墊上碎石子、爐渣等物,約佔盆的1/5,其上鋪一層粗沙,然後放入培養土。最好將蘭苗放入盆中,將根理直,讓其自然舒展,填土至一半時,輕提蘭苗,同時搖動花盆,使蘭根與盆土緊密結合,繼續填土至盆沿,壓緊。上留約3釐米沿口,以便施肥與澆水。上盆後澆透水放廕庇處。早春與冬季放室內養護,其餘時間放在蔭棚下。夏天早晨8點至下午6點遮光,春蘭在夏季遮光廕庇度宜達90%左右。春、秋季為70%~80%左右即可。
(3)澆水
蘭花葉片有較厚的角質層和下陷的氣孔,比較耐乾旱,因此需水分不多,以經常保持蘭土"七分幹、三分濕"為好。一般情況下,春天2~3天澆水1次,花後宜保持盆土稍幹一些,4月以後宜保持盆土略濕潤;夏天氣温高,可每天澆水1次;秋季則宜見幹見濕;冬季澆水宜少。春蘭孕蕾期,宜保持濕潤,但也不能過濕。乾旱和炎熱季節,傍晚應向花盆周圍地面噴霧,增加空氣的濕度。
(4)施肥
蘭花忌施濃肥。新植蘭花第1年不宜施肥,經過1~2年的培養待新根生長旺盛時才可以施肥。一般從4月起至立秋止,每隔15~20天施1次充分腐熟的稀薄餅肥水。盛夏酷暑,停止施肥。施肥時間以傍晚為宜。施肥時避免液肥沾污葉片。
(5)疏蕾現蕾後宜選留一個發育最好、觀賞價值最佳的花蕾,其餘的一律摘除,這樣才能使其花大而色美。春蘭開花10~14天左右可將花朵連同花莛一起剪去,不要等到花自然税落後再剪,以減少養分消耗,有利來年的開花。

碧雲相關評論

清·許霽樓在《蘭蕙同心錄》中以詩讚曰:
高廟山頭碧聳天,千巖龍脈拱於前。
靈根集翠爭春媚,此是餘姚第一仙。
龍字作為中國春蘭中最豔麗者,以其花大豔麗,位春蘭水仙之冠。
中國傳統向來把“玉”作為美的理想,“玉”的美是“絢爛之極,歸於平淡”的美,可以説中國傳統文化及人格的美都是趨向於“玉”的美。太白詩云:“清水出芙蓉,天然無雕飾”、“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聖代復元古,垂衣貴清真”, “清真”也就是清水出芙蓉的境界。杜甫也有“直取性情真”的詩句。蘇軾亦云:“無窮出清新”。“清新”與“清真”已不是停留在工藝美術的形式美的境界,而是上升到了一種表現內心世界與情感的境界。
蘭花作為一個文化的符號,作為一種人格精神的象徵,其表現出來的美不僅是一種形式上的美,更而突出的應為一種表現藝術人格的心襟氣象之美。
龍字,色澤清雅,品相脱俗,餘以為評其為最“豔麗”之詞,應冠以一字----“清”字,即“清豔”、“清麗”,以再現龍字那“清水出芙蓉,天然無雕飾。”的“清豔”動人、“清麗”脱俗的美境。

碧雲相關鑑賞

《蘭蕙小史》:“大荷花,緊邊,觀音兜分窠捧,大鋪舌,細長幹,平肩。嘉慶時出餘姚高廟山,故又名姚一色。”留黑白照一幀,上有題字“龍字一名姚一色。”
在《蘭蕙小史》以前出版的《蘭蕙同心錄》、《蘭言述略》都有記載,所不同的是《蘭蕙同心錄》認為是“大鋪方舌”;《蘭言述略》稱其為“龍字仙”。
“龍字”是荷形水仙的代表,葉長可達40cm,寬1.2cm,葉面綠,有光澤,新葉更明顯。老葉呈弓形,新葉斜垂,船形底葉,葉柄收腳極細,稱“線香腳”,葉柄環高。邊葉的葉中呈“螳肚形”,葉的下半部分葉溝深,葉的前端葉脈平,邊葉葉梢略鈍,中葉的葉梢順尖,邊葉寬,中葉細。新苗葉端“承露形”,假鱗莖圓呈飽滿狀,葉齒從底到梢,細而密。葉被中脈突顯,側脈不顯。葉質糯潤,葉肉厚,葉片彈性極佳,形神兼備,株形雄偉瀟灑。新芽綠色綴紅紋,甲殼高,斜立,殼尖有白米粒一點,殼尖內扣。花苞下部淡水綠色,上部轉綠色,殼邊有白邊,殼尖頂白米粒,紫色筋紋通頂,中間紫筋紋寬大凸顯,花苞長5cm,端部色深,上半部花苞呈中空狀,苞衣層層轉綠,稱上三彩彩殼,子房苞衣全綠有白邊。花蕊出籜如青杏,圓整青翠,五瓣分窠,外三瓣收根放角,緊邊,瓣端呈拱抱狀,鑲白邊,瓣肉糯潤青翠,花大可達7cm。觀音捧端呈深兜,捧瓣封寬白邊,捧內有紅條線。雪白大鋪舌,放宕不後卷,上綴三條鮮豔紅條斑。平肩,梗高可達15cm以上。久開不變形,香氣馥郁,神彩飛揚。與“宋梅”同稱國蘭雙璧。“四大名蘭”、“四大天王”中盡列其名。二百餘年獨佔荷形水仙之冠。藝蘭之人無不為擁有而自豪。
“龍字”曾多次在蘭展上捧得大獎。《蘭蕙小史》將其列進水仙瓣中,水仙瓣的捧瓣雄性化比梅瓣的弱一些,梅瓣的外瓣要求短圓,水仙瓣無此要求,“龍字”符合這種要求,而且外瓣的明顯收根放角,具備荷瓣花的特徵。《蘭蕙小史》稱其為“大荷花”主要指的也是外瓣。《蘭蕙同心錄》中在論此類荷形中説;“此指水仙中言,荷形視收根細,瓣頭闊帶微尖,較梅瓣稍長為是,只要緊邊,肉厚,捧軟光潔,大舌微卷。”《中國蘭藝三百問》在談到“荷形水仙”中説;“外三瓣似荷瓣,捧瓣雄性化,然而捧瓣仍軟糯、兜深、白頭明顯,舌瓣放宕有姿,如春蘭名種‘龍字’,這一類花藝是瓣型花中的上品。”荷形水仙瓣的名品歷史上選育出的也不少,單從春蘭中講沈淵如選育出來的“翠薇”、“富貴仙”、“太極”;馮子才選育的“馥字”;貝誦梅選育的“春一品”等等都具備荷形水仙的特徵。
“嘉慶時”是指公元1796--1820年。“餘姚高廟山”,對於“龍字”的落山之地,也小有爭論。高廟山應包括於四明山,四明山位於浙江省寧波市境內,又名句餘山,是天台山脈的支脈,橫跨餘姚、鄞州、奉化,並與嵊州、新昌、天台三市(縣)連接。據當地志書載:“四明山周圍八百里,二百八十峯,峯峯相接,中頂五峯,狀如蓮花,疑近星斗,山頂極平正,有方石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四明。”那麼在這“二百八十峯”中稱其高廟的不止一處。《蘭蕙小史》上講得非常清楚“餘姚高廟山”,當然是離餘姚最近的高廟,其山也許不大,“山不大有仙則靈”,這並不影響“龍字”的產地。按照當地氣温的狀況來分折,夏季絕對最高氣温在32℃左右,冬季絕對最低氣温在—15℃左右,“龍字”的產地不可能超過海拔700米。關於四明山的“四明”的來歷還有一説;四明山脈中有個大俞山,有一處寸草不生的懸崖峭壁,其峭壁上排着四個洞穴,稱浙東第一名勝——四窗巖,四明山山名因其而得。唐代詩人劉長卿有詩云:“蒼崖倚天立,覆石如覆屋。玲瓏開户牖,落落明四目。”這是題外話。

碧雲傳説

關於“龍字”又名“姚一色”的來歷,是以“餘姚”地名嵌於蘭花名稱之中。《蘭蕙小史》中説“嘉慶時出餘姚高廟山,故又名姚一色。”《中國蘭花》99年十、十一兩期中魯水良的《春蘭龍字傳奇》中,在解釋《蘭蕙同心錄》中“龍字”的附詩中説:“高廟山頭碧聳天,(高廟山是龍字產地,離姚城南約四公里)千巖龍脈拱於前,(千巖指四明山上的一奇觀,又名千丈巖,龍脈指高廟山系四明山山脈尾端)靈根集翠爭春媚,此是餘姚第一仙,(這裏的仙指仙女,至今仍流傳着春蘭極品姚一色,隨仙女嫁皇作妃,隨嫁的春蘭被皇帝改名為‘龍字’的故事。”既是故事,自然不能當真,權作酒後茶餘閒聊的談資罷了。)
碧雲 碧雲
參考資料
  • 1.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0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