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碧雲寺

(山西省長子縣小張村寺廟)

鎖定
碧雲寺為宋代建築,是“三普”中發現的珍貴文物,位於山西省長子縣。
中文名
碧雲寺
館藏地點
長子縣城西北約5公里的小張村中
所屬年代
五代
所屬地區
山西省長子縣

碧雲寺文物保護

長子縣小張碧雲寺大殿被國務院直接列為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廟宇坐北向南,現存大殿、東西配殿和廂房等殿堂15間,其他建築已無存。

碧雲寺歷史起源

碧者,綠也;雲者,指廟宇建築結構佈局嚴謹,手法蒼古,從遠處看整個廟宇呈繁體的“雲”字,碧雲寺因此而得名。碧雲寺分上院、中院和下院三部分。
以“碧”觀之:下院有古槐1株,高五丈多,其粗14人方可合抱,從春到秋,遮天蔽日,滿樹碧綠;中院有巨柏5株,挺拔蒼翠,終年碧綠。
以繁體“雲”字觀之:碧雲寺正殿為“雲”之頭上一橫,引路及石階為“雨”之一豎,地藏殿與西廂房為“雨”左邊之一豎;上院矮牆與東邊關聖殿與西廂房為“雨”之橫折豎,引路兩邊之四株巨柏為“雨”之四點;中院南邊石階東側的巨柏為雲之一點,矮牆為“雲”之點下一橫;下院西邊的送子觀音殿、舞台、耳房為“雲”之橫下之撇折;廟門為“雲”之最後一點,這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繁體“雲”字。
如此匠心獨運,富有創造,遊人觀後,無不讚嘆不已。

碧雲寺佈局結構

碧雲寺上院有正殿三間,為木質結構,單檐歇山式屋頂,開間較大,出檐深遠,檐下斗拱疏朗,規制嚴謹,角柱升起,檐角翹起緩和,給人以雄壯穩定之感。四椽袱貫通前後檐外製成華拱,樑架結構規整緊湊。正殿內正中為地藏菩薩像,慈眉善目,凝視遠方。
西邊為老子,東邊為孔子,又稱“三教堂”。東西神台上立着十八羅漢像。

碧雲寺歷史價值

西南角上有一和尚像,傳説是建廟老僧的包骨像。正殿頂棚繪有壁畫,隱約可辨“喜鵲登梅”“麒麟獻瑞”“龍鳳呈祥”“百花爭春”,其畫風線條流暢,莊重典雅,神形兼備,技藝高超,畫墨傳神,給後人留下了宋時期社會的審美觀念,體現了它珍貴的歷史價值。

碧雲寺主要特徵

長子縣小張碧雲寺在丹朱鎮小張村碧雲寺的大梁頂端斗拱處發現的真昂,是五代建築的重要特徵之一。據著名古建專家初步判斷,小張村碧雲寺的主體建築建於五代時期,在國內十分罕見。小張村距長子縣城西十五里。是一個三面環山,一面臨川的小村子。碧雲寺就矗立於這小村子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