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碧遊天

鎖定
小説《史上最強師兄》中大破滅後上清一脈的聖地。
中文名
碧遊天
出    處
史上最強師兄

碧遊天簡介

大破滅後,上清一脈的聖地,背後站着無當聖母
由老祖師與碧遊七子一同開闢奠定,上清傳人生活傳承的世界,與界上界是同等的存在。總體而言,碧遊天對仙庭外道的態度,激烈而又強硬;但上清一脈嫡傳強者中,也出現有對仙庭態度較為温和,崇尚類似界上界一般徐徐圖之,低調發展的思路——其中代表人物,便是碧遊七子之一的嵩皇。後來因為同碧遊天其他頂尖大能分歧嚴重,最終分道揚鑣,以嵩皇離開碧遊天而告終。
青空之下,靈氣盎然,迥異於界上界,卻也別有一番玄妙。
在青萍山,能明顯感受到一股鋭利之氣,彷彿站在劍鋒之上。離開青萍山後,那令人驚心動魄的鋒鋭凌冽之氣,便淡了許多,不再給人一種彷彿身處劍鋒上的感覺。而在徹底出了豫州後,便幾乎感覺不到那凌厲氣息。
青萍山,以上清教祖靈寶天尊佩劍為名,正是大破滅後碧遊天裏,上清嫡傳正宗所在,地位類似於類似於界上界的崑崙山,乃是碧遊天核心所在。
碧遊天的上清嫡傳,雖然各有師承,但向上追根溯源,大多都可以追溯到同為靈寶天尊親傳弟子的無當聖母一脈。其他傳承,也有,但是少數,而且終歸不如無當聖母一脈正統;寧帝便是其中佼佼者,乃是昔年和無當聖母同為上清靈寶天尊祖師嫡傳弟子的金靈聖母一脈的傳人,寧帝也是一個不以劍道推開仙門的碧遊天上清嫡傳仙境強者。 [1] 

碧遊天老祖師及碧遊七子

碧遊天來歷

昔年碧遊天開闢,最初建立基業的幾位大能強者,除了那位老祖師以外,其他共有七人,被合稱為碧遊七子。合七人之力,在無當聖母支持下,藉助青萍劍開闢碧遊天(老祖師因為有傷在身的緣故,沒有參與開闢碧遊天之事)。

碧遊天組成

除老祖師外,均是大破滅後生人。
從總體而言,碧遊天對仙庭外道的態度,激烈而又強硬。但上清一脈嫡傳強者中,也出現有對仙庭態度較為温和,崇尚類似界上界一般徐徐圖之,低調發展的思路。其中代表人物,便是碧遊七子之一的嵩皇。後來因為同碧遊天其他頂尖大能分歧嚴重,最終分道揚鑣,以嵩皇離開碧遊天而告終。
七子各有師承,並非全數出於老祖師門下,但都是上清嫡傳正統。
當初的碧遊七子,死的死,散的散,如今還在碧遊天的只剩兩人,便是高清漩和雲徵道人。

碧遊天個人特點

李瑛:碧遊天一個大破滅前生人的存在。最善收徒,碧遊七子中有四人是藤皇親傳;高清漩、泰皇、張清潮、狄清漣、孔清溪等仙境大能均是其弟子。
高清漩:七子第一人,李瑛弟子。天賦異稟,福緣深厚,本身實力便是同境界武者中的佼佼者,更在昔年修為微末之時,煉化一具神奇的分身;那分身的境界修為提升,完全和玄皇本尊同步。
泰皇:碧遊七子中論實力僅次於玄皇的第二人,但英年早逝,隕落於同外道的鬥爭中;亦是李瑛弟子。
張清潮:以精通音律著稱,以琴入劍,別開生面。因為他在樂律上入道,成就極高,大破滅後首屈一指,所以有人尊稱他為“步虛仙”;於是之後張步虛之名越傳越廣,本名反而漸漸少被人提起,等到他因為主張分歧,徹底離開碧遊天后,本名幾乎就再不用,世人皆以張步虛稱呼其名。亦是李瑛弟子。
性情上有些好逸惡勞,與禹夜爭奪混滅元經失敗,一步步墮落,甚至勾結仙庭,最終被化身庚金之魔的聶驚神斬殺。
姓名未知:真仙修為,在碧遊天剛剛開闢不久後便遇難。亦是李瑛弟子。
雲徵道人:劍術與陣術結合,奧妙無窮。因為與仙庭武者交戰,受了重傷,以至於晉升腳步一度慢了下來。輩分極高,與藤皇平輩論交。 [1] 

碧遊天地域劃分

碧遊天的地域劃分,與界上界相似,大致也依方向分為九塊。
但是不同於界上界以九天分野命名,碧遊天這裏採用的説法是古時候的華夏九州。這九州,不同於其他地方,地名裏帶“州”或“洲”字,可能只是較為有限的一片區域。
碧遊天的九州,隨便一個,地域之廣闊無垠,幾乎都可以媲美界上界東南陽天境或者南方炎天境這樣的地方。每個州內部,也分為大大小小多個不同區域,隨便哪個,都可能比一方下界整個世界還要巨大。九州最中央,乃是豫州,青萍山便在其中。留有青萍劍的劍痕。
如同界上界的中央鈞天境一樣,豫州也是碧遊天九州最核心的區域,靈氣最為充沛,物產最為富饒。青萍山更是重中之重,碧遊天九州最好的洞天福地之所在。 [1] 

碧遊天勢力劃分

注:一方勢力覆滅或成員離開後不再更新相關資料。 [1] 
勢力
成員
武學
寶物
豫州
其它
漩皇·玄皇·劍轉兩儀·高清漩·雙花元仙
鈞帝·純鈞大帝·小劍神·龍雪寂·太虛元仙
老祖師·藤皇·紫藤居士·李瑛·四氣玄仙·隕落
嵩皇·步虛仙·張清潮·四氣玄仙·隕落
泰皇·清淨玄仙·隕落
妙塵道人·無漏真仙
衡帝·孔清溪·無漏真仙·隕落
紀元五經
靈寶四劍
玉虛開天劍
上清七絃劍
秘法:藏鋒養劍
馳淵劍·清靜仙兵
少白峯
劍傲神州·禹夜·大羅天仙
靈葉至尊·高雪泊·無漏真仙
唐顯風·仙橋後期武聖·隕落
呂志博·仙橋武聖·隕落
高晴·至尊武聖
孫仲達·合相中期武聖
龍雪寧·武聖·隕落
功:上清十經
秘法:藏鋒養劍
紅玉吊墜
解形丹
丹霞峯
紫芝大帝·劍帝·劍尺·劍衡·狄清漣·無漏真仙·隕落
-
灰靈谷
雲皇·雲徵大帝·雙花元仙
劍動九霄·聖庭至尊·八霄至尊·賀勉·至尊武聖·叛變
王順·仙橋中期武聖
湛成劍·無漏仙兵
唐妙峯紫光洞
弘真大帝·弘帝·無漏真仙
劍蕩北風·文代洪·仙橋中期武聖
-
-
龍虎大帝·坤寧大帝·寧帝·坤寧子·無漏真仙
功:開皇劫經
龍虎四象寶書
技:玉如意
龍虎赤金鎧·無漏仙兵
景象峯
龍泉天君·泉皇·龍泉大帝·龍星泉·雙花元仙
影山劍王·龍漢華·至尊武聖·重歸金庭山
靈寶四劍
玉虛開天劍
秘法:藏鋒養劍
少龍泉·無漏仙兵
幽州
朝航谷
黎婆婆·楚黎黎·無漏真仙·半入魔·離去
異獸腓腓·至尊武聖
-
封魔神水·送與燕趙歌

碧遊天仙兵介紹

碧遊天清靜仙兵

馳淵劍
高清漩登臨玄仙境界後的佩劍。

碧遊天無漏仙兵

龍虎赤金鎧
催動時會同時亮起一金一赤兩道耀眼光輝,照亮周遭天地。龍吟虎嘯之間,赤金二色的光輝交織,瞬間形成一幅光燦燦的鎧甲。鎧甲着身,龍虎相合,赤紅風暴和金色祥雲在周邊環繞,彷彿天將下凡一般。
湛成劍
外觀是一柄樣式古樸的長劍,古意盎然,寒光凜冽。
少龍泉
龍星泉的隨身佩劍。 [1] 

碧遊天武學秘法

上清嫡傳十大絕學,也稱上清十經:紀元五經象徵“有”;靈寶四劍劍經象徵從“有”到“無”的進程;最後一經,十經之末的混滅元經,象徵“無”。靈寶天尊象徵從有到無;相對而言,象徵萬物之“有”,萬物之存在。

碧遊天紀元五經

紀元五經,正是闡釋“有”的經典,介乎先天之間,闡明紀元五劫之變。
紀元五經,源自紀元五劫。五劫者,即龍漢、赤明、開皇、上皇、延康;又稱道家五劫,或者龍漢五劫。靈寶四劍至兇至戾,殺傷敵人固然便利,但對修煉者自身同樣消耗巨大,一着不慎,甚至有反傷自己的可能。單純修練靈寶四劍,想要支撐那麼強大的劍意,對武者自身消耗負擔很大,出劍威力絕倫,但是不耐久戰,正常來説出不了幾劍,必須配合紀元五經一同修練,依靠紀元五經養生調理,同時積蓄元氣力量,方才能支撐那巨大的消耗;但饒是如此,在調養和恢復上,大多數情況下,也遜色玉清、太清嫡傳。
龍漢劫經:紀元五劫,龍漢為先,稱為龍漢始劫,又稱龍漢開劫,正為一切之始,開天闢地之時刻。龍漢劫經,便藴含此間真意,闡述龍漢開劫之道,乃上清十經開卷首書。
赤明劫經:闡述赤明成劫之道,講陰陽交匯創生之變化。一赤一白兩道氣流交匯,演化陰陽冷暖、動靜剛柔的兩儀之密,彷彿天地開闢之後,最初的模樣,造化變遷,可見端倪。
三清一體,道法有互通之處,這赤明劫經的道理,便和玉清元始天書中的陰陽天書,以及太清先天五太中的太極陰陽掌有異曲同工之妙。
開皇劫經:闡述開皇住劫之道。
上皇劫經:闡述上皇住劫之道。
延康劫經:闡述延康壞劫之道。

碧遊天靈寶四劍

誅仙四劍,也稱靈寶四劍,是同元始天書十卷並稱於世的道門絕學,代表了道門劍道的最高成就。靈寶四劍,送大道眾生時空萬物入滅,為從有到無。
絕仙一劍毀萬物,陷仙一劍斬時空,戮仙一劍滅蒼生,誅仙一劍破萬法。雖然並稱,但最為人稱道,也是威力最強的劍法,便是誅仙劍,所以靈寶四劍也稱誅仙四劍。
誅仙劍經:具有破除佛光之效;一劍破除萬法,無堅不摧,攻無不克,終結諸天道理,昭示末法降臨,造化盡頭。是上清絕學中僅次於混元沌滅的存在,論攻擊之利,普天之下,也是最頂尖的絕學之一。對上陷仙、絕仙、戮仙三劍,誅仙劍甚至都能起到剋制之效。與開天書類似,修煉條件極高。
戮仙劍經:由點生線、由線及面、由面及體,隱隱流露出死亡與滅絕之意;黑線收回,抽離對方的生命,是屠戮眾生之劍,剋制鑽研生藴之力的絕學。
陷仙劍經:斬殺時間與空間的終焉之劍,修練到巔峯,一劍誅滅時空,截斷時光長河,碎滅億萬虛空界面,與虛空天書和宙光天書,彼此相生相剋,互為始終,在道理上有共通之處。而在實戰中,雙方原本實力差距不大時,陷仙劍堪稱虛空天書和宙光天書的剋星;修練到一定高度,和虛空天書一樣,都能讓武者在無盡虛空中,相對自如的行動。
絕仙劍經:斬殺虛實變化,世間有形無形千變萬化,自有千變萬化破之並送其入滅,剋制森羅萬象天書。

碧遊天混滅元經

這一法門,非常特殊,乃是與誅仙陣圖相合。某種程度來説,誅仙陣,也可以算是其外顯之形象。陣法即道法,陣法催動推演到了極致頂點,便是道法顯化真實的時候。
可修得混元沌滅之大神通。此法出,造化歸無,混沌滅絕,換一番天地。同元始無極相似,這也是法門;其他人雖然可以佈置誅仙陣,卻無法將之催動到極致頂峯。
萬事眾生,造化諸天,世間一切繽紛,同時傾頹,最後化為一片寂滅。死亡、毀滅、終結這一切意象、存在、概念、意義,也將迎來共同的終點。一切歸於無,歸於混沌,失去開始和結束的概念。彷彿連混沌虛無,都永不再變。
誅仙劍陣是主角出世以前史上不借外物、武聖斬仙的方法,同時也意味着真仙可以逆斬玄仙,玄仙可以逆斬元仙;元仙若有誅仙四劍在手,佈下陣來,甚至可能殺傷天仙。與其説這是一門蓋世絕學,倒不如説這是一門滅世絕學。

碧遊天秘法

藏鋒養劍:上清秘傳古法,當劍修強者有能力突破境界時,特意壓制,蓄養劍意和心氣。一旦開鋒,修為境界便立刻更上一層樓;同時,積累深厚了,也有利於向更高境界衝刺。而在剛剛突破的這一刻,壓抑已久的意氣爆發出來,第一劍將強絕天下。不過,在未曾突破的當前境界,不影響武者全力出手。
藏鋒養劍之法並非每人一生只能用一次,大可以解封渡劫之後,再次藏鋒,然而等待第二次蓄養完成後,再次開鋒,一飛沖天。
劍修專練殺伐之術,本就遜色於養生之道,哪怕有專門的養生法門調理,在壽數上也有些吃虧;與人交手搏殺,戰鬥力強大,殺伐犀利的同時,卻也有負面影響,那就是突破境界更困難——三清正統嫡傳裏,上清一脈嫡傳突破境界,相對難度最高。未推開仙門時情況還稍微樂觀一點,但等到成仙之後,尤其是真仙向玄仙突破時,難度極高:因為劍修真仙大帝煉化第一種仙氣,不是戾氣就是正氣,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修練這兩種仙氣之一的武者,實際戰鬥力最強,但是,這兩種仙氣,也最難同其他仙氣化合為仙罡。上清一脈藏鋒養劍的古法,便是當年前輩為此創造。
養劍之法,雖然會讓武者更長時間滯留於當前境界,甚至比其他同道還晚,但一朝開鋒,突破至下一個境界後,接下來的修練,反而將節約時間,並且有更大希望突破至更高一重境界。其中幫助,因人而異,也有極限。但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尤為艱難,到了高層次的強者,想要繼續提升,一星半點的幫助都異常寶貴。只不過這藏鋒養劍之法確實也有極為巨大的風險,一着不慎,就可能直接把人養廢了,真正一輩子卡在當前境界,再無寸進,歷史上養劍不成反折了自身的上清強者不在少數;基本上可以説,能安然煉成藏鋒養劍秘術的人,都有憑自身推開仙門的潛力與實力。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