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碧砂村

鎖定
碧砂村位於蓮花山南麓,韓江北面,北與鹽鴻鎮相鄰,東與東里鎮相鄰。南宋淳礻右十年(公元1250年),先後有潘、劉、彭等3姓居民到蓮花山南麓坡地,與蓮花古寺對望的地方定居。因地坦遍佈天然白色粗砂,故稱為“白砂鋪”,後雅稱為“碧砂”。
中文名
碧砂村
行政區類別
行政村
所屬地區
廣東省
地理位置
蓮花山南麓
面    積
3.04 km²
人口數量
3488人
著名景點
蓮花山麓
蓮花山温泉度假村
耕地面積
1283畝

碧砂村基本情況

碧砂是“二戰”時期革命老區村,全村土地面積3.03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283畝。2002年,全村總户數802户,總人口3488人,村集體經濟收入1370.78萬元,農村人平收入2990元。全村共有姓氏45個,其中人數較多的是潘姓,其次是林、陳、杜、李、張等姓。 [1] 

碧砂村經濟發展

1979年以後,碧砂村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村經濟。至2002年,全村水果、蔬菜、禽畜、工廠化食用菌生產等四大生產基地,面積佔耕地總面積的40%,其經濟收入佔經濟總收入的70%。全村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290畝,農作物總產量4157.5 噸;禽畜飼養總量20092 只。大面積引進優稀水果,種植的“赤葉荔枝”、“烏蘇楊梅”名聞遐爾。全村種植荔枝、番石榴、龍眼等優稀水果共300畝,總產量達228噸。工業經濟也有所發展,至2002年,全村擁有小型企業20家,主要產品有紙製品、涼果、食用菌、玩具工藝、塑料等。座落境內的蓮花山麓、蓮花山温泉度假村是遠近聞名的旅遊度假勝地。

碧砂村基礎設施

村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1990年到1999年,新建村辦公址、老年人活動中心、村主幹道及公共巷道鋪設水泥路面。興建佔地面積200平方米的兩層農村衞生醫療站,並配置新的儀器設備;建設7座無害化公廁。1996年,投資300萬元新建一座四層教學樓及其配套設施,總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改善了學校教學環境,還成立教育獎學獎教基金會。1997年,新建設了農副產品交易市場。1998年,開闢果區道路和農田耕作區道路,鋪設供水管道,實現了飲水自來化。

碧砂村生態環境

碧砂村注重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村道和公共場所全面進行造林綠化。消滅荒山跡地,積極發展果林業,使全村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3. 1%。建成了汕頭市第一個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設計規模為日處理生活污水1000噸。對全村6個污水池進行填埋整治,修築排污暗溝,使全村的生活污水都能經過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處理後排放,有效地解決生活污水污染。2001年被廣東省環保局授予首批“廣東省生態示範村”的光榮稱號。 [1] 
參考資料
  • 1.    概況  .汕頭市農村(社區)基層黨風廉政信息公開平台[引用日期201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