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碣石門刻石

鎖定
碣石門刻石,碣石刻石。
中文名
碣石刻石
創作年代
分    類
“秦七刻石”(或稱“秦七碑”)之一
別    名
碣石頌、碣石刻石

碣石門刻石創作背景

秦始皇三十二年 (公元前215年) 第四次出巡,目的地是碣石和北方邊塞。到碣石,秦始皇使燕人盧生與韓人方士韓終、石生、侯公求仙人羨門、高誓的不死藥。刻碣石門,是為“碣石刻石”,亦稱“碣石頌”、“碣石門刻石”,是“秦七刻石”(或稱“秦七碑”)之一。

碣石門刻石作品賞析

秦始皇三十二年 (公元前215年) 第四次出巡,目的地是碣石和北方邊塞。到碣石,秦始皇使燕人盧生與韓人方士韓終、石生、侯公求仙人羨門、高誓的不死藥。刻碣石門,是為“碣石刻石”,亦稱“碣石頌”、“碣石門刻石”,是“秦七刻石”(或稱“秦七碑”)之一。
《碣石刻石》原文:
皇帝建國, 德並諸侯, 初平泰壹。
卅有二年, 巡登碣石, 照臨四極。
從臣羣作, 上頌高號, 爰念休烈。
戎臣奮威, 遂興師旅, 大逆滅息。
武殄暴強, 文復無罪, 庶心鹹服。
惠論功勞, 恩肥土域, 賞及牛馬。
墮壞城郭, 決通川防, 夷去險阻。
地勢既定, 黔首無繇, 天下鹹撫。
男樂其疇, 女修其業, 事各有序。
惠被諸產, 久並來田, 莫不安所。
羣臣誦略, 請刻此石, 垂箸儀矩。
註釋:
① “遂”,於是。
② “文”,與武相對,包括文化教育、典章制度。“復”,與“覆”字通,庇護。
③ “決通川防”,挖通六國利用河川堤防築成的軍事障礙物,這與上面提到的“墮壞城郭”和下面的“夷去險阻”,都是對六國殘餘勢力的防範措施。
④ “久”,“來田”,是就時間上區分的兩種農民。“久”,“為久田者”,即長期在秦國耕墾的農民。“來田”,指從他鄉遷來墾荒的農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