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碘化物熱分解法

鎖定
利用化學遷移反應原理,由粗金屬通過碘化物熱分解制取高純金屬的一種精煉方法。概述圖為99.9%純鈦。
中文名
碘化物熱分解法
原    理
化學遷移反應
代表人物
範阿克耳和德布爾
最早應用時間
1925年

碘化物熱分解法內容簡介

1925年首先由德國人範阿克耳(A.E.Van Arkel)和德布爾(J.H.de Boer)應用於鈦和鋯的提純,因此也稱為範阿克耳(Van Arkel)法。由於碘在過程中循環使用而不消耗,也有人稱之為“催化蒸餾”(catalytic distillation)法。此法已成功地應用於小量高純金屬如鈦、鋯、鉿、釩、硅、鉻、鈾、釷等的製取。
如將不純的金屬鈦在 323-523K 下用碘蒸氣處理,便生成揮發性碘化物。將碘化物蒸汽通過熱至 1673K 的鎢絲時,化合物便發生分解,純金屬便沉積到鎢絲上,再將分解得到的碘循環使用。
沉積在鎢絲上的高純度鉿 沉積在鎢絲上的高純度鉿
沉積到鎢絲上的99.9%純度的鉿結晶
但工業規模生產時成本較高。

碘化物熱分解法參考書目

W.D.Jamrack,Rare Metals Extraction by ChemicalEngineering Techiques,Pergamon,London,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