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碓臼石村

鎖定
碓臼石村,北京市延慶縣井莊鎮下轄村。
中文名
碓臼石村
所屬地區
延慶縣井莊鎮
人口數量
127人

碓臼石村歷史沿革

碓臼石村 碓臼石村
井莊鎮轄村,位於鎮域南部,在鎮政府駐地南12公里,商代成村,該行政村轄一個自然村,因村裏散佈有九個堆臼石,故名。堆臼石村位於延慶縣西南部,北與門泉石村相連;南面與四道嶺村相鄰。村域地貌主要由山地構成,屬深山區型村莊。
本村姓氏以王、張、李為主目前本村共有人口127人,無居住半年以上外來人口。户籍人口中農業人口59人,非農業人口68人。黨支部建立於1949年,有王金忠擔任村支部書記。

碓臼石村氣候

堆臼石村屬暖温帶半濕潤氣候區,積温4000~4500攝氏度。年降雨量多在300~500毫米之間,且多暴雨、多旱災、雹災等自然災害。無霜期為170~190天。

碓臼石村交通

堆臼石村主要過境公路是110國道,為該村與外界交通的道路,路寬為25.5米。本村向北可到達門泉石村,向南途經110國道可到達四道嶺村。

碓臼石村經濟建設

該村傳統產業以種植玉米為主。由於退耕還林的政策,堆臼石村各種原有作物的種植面積的減少促成傳統種植業逐步退出村民收入主要來源的角色,使得第一產業不斷縮減,第一、二產業發展基礎薄弱。目前,村民主要從事三產為主,主要為經營農家飯店與馬路經濟。
全村勞動力人數為80人。其中從事一產人數為59人,佔勞動力總數的73.75%,從事二生產力人數為0人;從事三產人數為21人,佔勞動力總數的26.25%,
2003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76萬元,人均收入4375元。

碓臼石村新農村建設

1980年修建國道110線。1985年自來水入户。
碓臼石村 碓臼石村
1999年北京地球村環境文化教育中心在堆臼石村西租了2800畝山林作為環境教育基地。堆臼石村被聯合國命名為世界上第101個生態村,以綠色環保來帶動民俗旅遊。
2005年修建110國道新線。2009年村道路硬化。
該村村民住宅形式以三合院和四合院平房為主,沒有采用節能技術。大部分住宅以紅磚為主要建築材料,住宅建設資金來源於村民個人,宅基地面積一般為2.7分地,建築面積900平米,房間數量以3-5間房居多。院內居民大都自建牲畜房及小型菜園。每户住宅院落的佔地面積在200-300平米左右。
住宅相關配套設施較為欠缺。各家飲用水基本由村內現有水井內打出的地下水,經村內自來水管線分流至各家,少部分水井較遠的農户,由於水壓不足,吃水較難,有少量自打井;村民住宅採暖方式主要為燃煤和燃燒柴草,各家均設置暖炕,各户宅院內一般均有衞生間,絕大部分為旱廁,村內已通市政電網,村民各户用電較為方便;絕大部分農户已經安裝電話。

碓臼石村社會建設

社會保險:近幾年,全村127人上了醫療保險,重大節日為村民發放福利(油、米麪等),有生態護林員32名,保潔員5名,45歲以上男性和40歲以上女性全部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體育設施:近幾年,在村大隊東邊安裝了健身器材,(20餘件,漫步機一個,健騎機兩個,乒乓球案子一個,強力壓腿器一個,肩關節康復期一個,棋牌樂一個,轉腰器一個,仰卧起坐一個,跑步機一個,橢圓機一個,助木架一個)。方便了村民的體育文化生活,增強了村民體質。
文化管理:2010年,碓臼石村設羣眾文化專管員,2012年4月更名為羣眾文化組織員,全職負責村裏的文化工作。羣眾文化組織員陳秀芬,任職自2010年12月起至今。
益民書屋:設在村委會,有房屋1間,建築面積70平方米,有書籍1800冊,每週週一至週五全天開放,村民們積極學習,文化科技知識逐步提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