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硬毛夏枯草

鎖定
硬毛夏枯草(Prunella hispida Benth.)產雲南除南部及西南部外均產,生長於1500—3800米的路旁,林緣及山坡草地上。中國四川西南部、喜馬拉雅山區也有。
中文名
硬毛夏枯草
拉丁學名
Prunella hispida Benth. [2] 
別    名
麥穗夏枯草
夏枯草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唇形科
夏枯草屬
硬毛夏枯草

硬毛夏枯草形態特徵

硬毛夏枯草
硬毛夏枯草(5張)
多年生草本,具密生鬚根的匍匐地下根莖。莖直立上升,基部常伏地,高15-30釐米,鈍四稜形,具條紋,密被扁平的具節硬毛。葉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1.5-3釐米,寬1-1.3釐米,先端急尖,基部圓形,邊緣具淺波狀至圓齒狀鋸齒,兩面均密被具節硬毛,間或有時多少脱落,側脈2-3對,不明顯,葉柄長0.5-1.5釐米,近於扁平,近葉基處有不明顯狹翅,被硬毛;最上一對莖葉直接下承於花序或有一小段距離,近於無柄。輪傘花序通常6花,多數密集組成頂生長2-3釐米寬2釐米的穗狀花序,每一輪傘花序其下承以苞片,苞片寬大,近心臟形,寬0.8-1釐米,先端具長約2毫米的驟然長漸尖的尖頭,外面密被具節硬毛,內面無毛,邊緣明顯具硬毛,膜質,脈紋放射狀,自基部發出,先端網結,多少顯著;花梗極短,長不及1毫米,具硬毛。花萼紫色,管狀鐘形,連齒在內長約1釐米,背腹扁平,脈10,顯著,其間網脈連結,脈上明顯有具節硬毛,齒緣具纖毛,萼檐二唇形,上唇扁平,寬大,近圓形,長6毫米,寬近5毫米,先端近截形,具3個短尖齒,中齒寬大,側齒細小,下唇較窄,寬約3毫米,2深裂,裂片達唇片的中部,披針形,具刺尖頭。花冠深紫至藍紫色,長約15(18)毫米,冠筒長10毫米,近基部寬約1.5毫米,向上在前方逐漸膨大,在喉部稍為縊縮,寬達4毫米,外面無毛,內面近基部有一略傾斜的鱗毛毛環,冠檐二唇形,上唇長圓形,長約5毫米,寬約4毫米,龍骨狀,內凹,先端微缺,外面在脊上有一明顯的硬毛帶,內面無毛,下唇寬大,長5毫米,寬6毫米,3裂,中裂片較大,近圓形,邊緣具波齒狀小裂片,側裂片長圓形,細小,下垂。雄蕊4,前對較長,均伸出於冠筒,花絲分離,扁平,無毛,前對花絲在頂端明顯有長過於花葯的鑽形裂片,後對者則不甚顯著,花葯2室,室極叉開。花柱絲狀,略伸出於雄蕊之上,先端相等2淺裂。花盤近平頂。子房棕褐色,無毛。小堅果卵珠形,長1.5毫米,寬1毫米,背腹略扁平,頂端渾圓,棕色,無毛。花、果期自6月至翌年1月。 [1] 

硬毛夏枯草生長環境

生於路旁,林緣及山坡草地上,海拔1500-3800米。

硬毛夏枯草分佈範圍

產雲南,四川西南部;印度,錫金也有。模式標本採自印度東北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