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砧子山古墓羣

鎖定
砧子山古墓羣,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是元代時期的古遺址。 [2-3] 
砧子山墓羣依託主峯,在四面山麓一帶墓葬相連成羣,在約5平方千米的範圍內,地表可看出的墓塋約有500餘座。經考古發掘證實:砧子山南區、西區墓羣在文化面貌和具體特徵方面略有不同,出土隨葬品均為元代常見之物。砧子山古墓羣隨葬品以瓷器、錢幣為主,其次是釉陶器、銅器、鐵器、金銀器、漆木器、玉石器和骨製品,此外還有少量樺樹皮製品、絲毛織物和皮製品。砧子山古墓羣墓葬體現了中原地區漢族家族特徵,為研究元上都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提供了詳實寶貴的資料。 [2-3] 
2013年5月,砧子山古墓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砧子山古墓羣
地理位置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
所處時代
元代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0540-2-024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砧子山古墓羣歷史沿革

1990年8~9月,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元上都城址東南子山東南側的49座墓塋進行了清理發掘。 [3] 
1998年8月,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對砧子山的西區墓地進行了小規模清理。 [3] 
砧子山墓羣 砧子山墓羣
1999年7~8月,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吉林大學考古學系,對砧子山西區葬再次進行發掘。 [3] 

砧子山古墓羣遺址特點

綜述
砧子山墓羣 砧子山墓羣
砧子山是元上都東南丘陵中最高的一座山峯,這座山峯頂端略平,上半部陡直,下半部為緩坡,遠望形似鍛鐵用的砧子,故名砧子山。砧子山墓羣依託主峯,在四面山麓一帶墓葬相連成羣,在約5平方千米的範圍內,地表可看出的墓塋約有500餘座。經考古發掘證實:砧子山南區、西區墓羣在文化面貌和具體特徵方面略有不同,出土隨葬品均為元代常見之物。 [2-3] 
墓塋
墓塋1 墓塋1
墓塋,是指在原始地面上用石塊在墓葬四周逐層圍砌,形成大小各異的石圍牆院落,“塋”則是在砧子山墓地發現的刻銘中對這種院落的稱謂。如1990年發掘的M10出土1塊石碑,正面陰刻楷書“丁公之塋”;M44墓塋內採集的一塊銘磚上,也刻有“祖塋”二字。墓塋的牆體用人工開鑿的山石建成,一般厚0.5~0.8米,高0.8~1米。墓塋依其平面結構可分為雙重式墓塋、多進院落式墓塋、單體式墓塋三種,其中後兩種形制較為多見。每座墓塋內墓葬的數量多寡不一,最多的有7座最少的僅有1座。 [3] 
墓葬
墓葬從葬俗上可分為屍體葬和骨灰葬兩種;就墓葬形制結構而言,又可分為磚室墓、石板木槨墓、土坑豎穴墓三種。均使用木質葬具裝放屍體或骨灰。
M64平、側面圖 M64平、側面圖
磚室墓都有石砌塋牆,且墓面積均較大。這類墓均有隨葬品。M64,位於墓塋24的中部方向355°。由墓室、墓門、墓道三部分組成。墓道呈斜坡式階梯狀,長約8.5米、寬1.5~2米。在墓道南端東側有一方形壁壁,用青磚壘砌,內有一件筒瓦,上面朱書“永不侵爭”四字(同樣文字的筒瓦在墓室內也出土一件)。墓室平面呈正方形,穹降頂,邊長3.15米,殘高2.2米。墓室四壁下半部分用自然石塊壘砌;上半部分則用青磚疊砌,並用紅膠泥粘合。墓室四壁先抹一層紅膠泥,其上塗抹一層白灰面,上面殘留有黑、紅色彩繪。墓室地面用青磚錯縫平鋪,並用紅膠泥粘合,磚表面還抹有一層薄石灰。墓室北部緊貼北壁設有棺牀,長2.95米,寬同墓室,高0.23米。棺牀南側有用三排青磚壘砌的支磚,高約0.1米。在支磚上還殘留木棺痕跡,棺外有鐵箍。墓室南壁中部有拱形墓門,用磚起券,寬約1.25米,高約1.3米。門兩側用石塊壘砌,墓門用磚石封堵。該墓被嚴重盜擾,據殘跡推斷,此墓是夫妻合葬墓,兩具木棺橫置於棺牀和支磚上。 [3] 
石板木槨墓均有石砌塋牆,墓塋面積一般較大。又分為石板木槨木棺墓、石板(槨)木棺墓兩種。土坑豎穴墓僅部分有石砌塋牆,且墓塋面積也較小。 [3] 
石堆墓均無石砌塋牆,多位於砧子山墓地的中部偏西北處。墓葬表面為圓形石堆,中部略高,其下為土坑豎穴。墓壙規模較小,大者長2.2米、寬0.9米,小者長僅1米,寬0.95米。除M48為骨灰葬外,其餘5座均為屍體葬,葬式仰身直肢。從出土棺釘推測,其葬具為木棺。均無隨葬品。M48位於墓地中部偏北處。圓角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室長1米、寬0.95米,方向10°。在墓頂南部蓋有石板一塊,長0.75米、寬0.5米、厚約0.05米。墓內有少量骨灰。隨葬品有瓷瓶1件,瓷盅1件,墓底及填土中還出有大量錢幣。 [3] 

砧子山古墓羣文物遺存

綜述
砧子山古墓羣隨葬品以瓷器、錢幣為主,其次是釉陶器、銅器、鐵器、金銀器、漆木器、玉石器和骨製品,此外還有少量樺樹皮製品、絲毛織物和皮製品。 [3] 
瓷器
瓷器
瓷器(2張)
瓷器主要有梅瓶、四系瓶、雙系瓶、罐、碗、盤、缽、香爐、盆、盅等。胎體均較粗,釉色常見黑釉、茶綠釉、褐釉,也有白釉、影青和窯變等。器物近底處及足部一般無釉。器表多裝飾弦紋,另外還有印花、劃花、貼花、鐵鏽黑花等,個別的器物底部可見墨書題記。 [3] 
釉陶器
銀鏈盒、釉陶香爐 銀鏈盒、釉陶香爐
釉陶器僅見香爐一種器形,共有8件。釉色為綠釉、藍釉等單色釉,或者黃綠、黃藍等雙色。紋飾以堆貼雙龍紋為主。依據其頸、腹部形狀的不同,可分4型。 [3] 
銅器
銅器有鏡、釵、簪、耳勺、單耳杯等。 [3] 
鐵器
鐵器主要有車輨,常成對放置於棺內。此外還有小鐵環、棺釘,以及用來加固木棺的鐵條、鐵護角、移棺用的圓形系環等。 [3] 
金銀器
砧子山古墓羣出土文物 砧子山古墓羣出土文物
金器多為裝飾品,種類有戒指、耳環、耳飾、簪、釵、金箔等,此外還有1枚金質“天下太平”壓勝錢。銀器亦多為裝飾品,種類有手鐲、雙魚飾、帶扣、鏈盒、釵、飾件、銀片等。 [3] 
玉石器
玉石器以石器為主,種類有石串珠、石函、石雕蓮花座、石供桌、石刻等。 [3] 
骨器
骨器主要有雕刻飾件、鑲嵌在漆器上的長條形骨飾、簪、牙刷等。 [3] 
漆木器
漆器可辨器形的有盒、奩、缽、盤等。硃紅色漆,個別器物的口、蓋上加飾釦環和銅箍。M64出的一件漆缽,其底部有墨書題記,為“大德八年雅造局······”字樣。 [3] 
絲毛和皮製品
絲毛和皮製品多為墓主身上穿着的絲毛衣物。此外還有粗棉、麻衣物和皮衣以及1件皮囊。 [3] 
錢幣
錢幣共計1306枚,屬於唐、宋、金、元各個時期,以北宋錢幣品種和數量最多。M64出土5枚元代“大德通寶”,屬國內首次經考古發掘所得的出土品。 [3] 
建築構件
砧子山古墓羣出土具有元代特徵的獸面瓦當、龍紋瓦當、滴水、筒瓦等建築構件。 [3] 

砧子山古墓羣研究價值

砧子山古墓羣墓葬體現了中原地區漢族家族特徵,為研究元上都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提供了詳實寶貴的資料。 [2-3] 

砧子山古墓羣保護措施

2013年5月,砧子山古墓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砧子山古墓羣旅遊信息

砧子山古墓羣地理位置

砧子山古墓羣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

砧子山古墓羣交通信息

自駕:自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砧子山古墓羣,路程約29,用時約36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