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龍愛聯學校

鎖定
石龍鎮愛聯學校坐落在石龍鎮美麗的新城市中心,是石龍鎮人民政府於1999年9月投資興建的一所公辦全日制完全小學,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149平方米。校園規劃、設計新穎美觀。教學樓造型別致,教學區、運動區、辦公及生活區分配合理。教學樓主樓,以粉紅色為基調,以“工”字形狀為造型,象徵着愛聯人以“工作為重,團結奉獻”的精神風貌。教學綜合樓,聳立在校園東南面,音樂教室、舞蹈室、電腦室、圖書室、自然實驗室等分佈其中,是學生實踐探索、課外閲讀、陶冶情操的好場所。運動場位於校園西邊,200米的標準環型跑道、籃球場、乒乓球場、足球場是學生喜愛的運動樂園。
中文名
石龍愛聯學校
創辦時間
1999年9月
類    別
公辦全日制完全小學
建築面積
6149 m²

石龍愛聯學校校長致辭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石龍鎮愛聯學校自1999年建校至今10年了。自1999年建校至今的10年來,我們堅持以“管理育人、教學育人、服務育人”為宗旨,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影響人,以真摯的感情關心人,以嚴格的制度要求人,以嶄新的知識武裝人,以廉潔的品行引導人。我們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共同育人的德育網絡,形成了“嚴謹好學,求實創新”的校風,“崇德務實,勤勉博愛”的教風。我們貫徹“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不斷加強教學硬件和軟件建設,致力於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自建校至今,我校已經擁有“教育科研、科技小發明、計算機教學及電腦設計製作、英語教學”四大品牌,我們信心百倍,將更努力去迎接新機遇和挑戰。繼續準備在“航模、車模、機器人制作、書畫、音樂”五個方面創造新的品牌,希望勤奮的愛聯學子們滿懷豪情,邁着雄健的步伐去體驗學習與成長的快樂。我堅信在全體師生勤學、勤思、勤教的共同努力下,石龍鎮愛聯學校明天會更好,將來一定會成為一所東莞乃至廣東省的名牌學校,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優質學位。

石龍愛聯學校學校簡介

現有25個教學班,在籍學生1316人,生源遍佈石龍及周邊的茶山、石碣、石灣、園洲等8個鎮區。學校融教育教學和校車、午休管理服務於一體,是一所實行全天制封閉式管理的新型學校,是石龍鎮打造文化中心城鎮的具體舉措之一。
建校以來,學校以鄧小平同志的“三個面向”為指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辦學理念,一切以生為本,培養創新人才。堅持改革創新,科研促教,辦學質量不斷提高,成為石龍鎮一顆崛起的教育新星。

石龍愛聯學校辦學歷程

石龍鎮愛聯學校是石龍鎮人民政府於1999年9月投資興建的一所公辦全日制完全小學。2001年被授予東莞市“綠色學校”“園林式學校”“無毒學校”等稱號。2004年08月,被評為“東莞市一級學校”。

石龍愛聯學校辦學宗旨

學校堅持“三個面向”的辦學方向,堅持“嚴謹、好學、求實、創新”為校訓,以“讓孩子身心和諧,全面發展”為辦學宗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做到以生為本,重視德育,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與情感,發展個性。

石龍愛聯學校辦學目標

愛聯學校的辦學目標是:堅持高起點、高質量、高標準的發展戰略,以生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努力把學校創建成一所現代化的示範性學校。

石龍愛聯學校辦學特色

學校秉承“環境育人、教學育人、服務育人”的辦學理念,堅持創設校內外育人環境氛圍,堅持以人為本,依法治校、科學管理,努力挖掘自身優勢,辦出教育特色。

石龍愛聯學校環境育人

充分發揮校園環境的育人功能,精心設計和佈置校園,使整個校園成為一部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書。
1、大力營造綠色校園環境。學校廣種樹木花草,大樹成蔭,鮮花盛開,小草如茵,連四周的圍牆也長藤攀枝,層層疊疊,綠意盎然。2001年,我校被授予“園林式學校”“東莞市綠色學校”稱號。
2、校園有大小宣傳欄15塊,為使它們成為彰顯豐富的文化陣地,學校每學期讓各部門、科組、班級詳細規劃,各自確立主題,如食品安全、消防知識、緊急避險、愛聯文學社、科技園地、數學廣角、八榮八恥、改革開放三十年、趣味英語等專題。宣傳題材緊扣時代脈搏,結合學生需要,貼近生活實際,強調師生互動交流,圖文並茂、版面精美、內容詳盡,充分發揮這些宣傳陣地的隱性育人作用。
3、通過完善學校、家庭、社會的“三結合”德育網絡,開展“千師訪萬家”、校外實踐活動、交通法制消防安全講座等,發揮家長學校的家庭教育功能,發揮社會教育資源的育人作用,變社會環境影響為環境教育,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石龍愛聯學校教學育人

1、濃郁的科研特色
學校重視教育教學改革,重視年青教師的培養,提倡“發展在於創新”,鼓勵教師積極教改,探討教學新思路。通過以科組為教研單位,根據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定出詳細學習計劃,每星期召開教學業務學習,積極探討在新課程理念下的學習方式和教育方法的改革,加強教師與教師的交流與提高。學校每學期都為各科組至少組織一次大型的校外觀摩活動,並重視培育年教師上好校內彙報課。現各科組教研氣氛濃厚,教學活力煥發,如語文科組以“書香愛聯”為突破口,在校內廣泛開展“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的快樂閲讀活動,學生參加文學社的人數越來越多,作品多次獲國家、省市獎項;數學科認真學習新課標、新教材,積極轉變教學觀念,並努力克服新教材的難點,加強學生的計算能力訓練,紮實打好學生的數學基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2007年組織學生參加市七巧板比賽共有 12人獲獎;英語科以聽為導,以説為主,每天在早操前利用廣播與全校師生一起學習實用生活英語句子,經常在牆報上介紹歐美各國風情,積極創設校園英語氛圍;信息技術科組(2008年)被評為市先進科組。
2、“綠色”教育特色
學校以提高全體師生的環境意識為目標,重視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環境保護行為和形成正確的環境保護觀念,結合創建“綠色校園”工作,通過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有機滲透環境教育;通過經常性參加校外環境、科普教育基地實踐,在校內外開展各種環境教育專題活動;通過組織學生開展生態環境調查、學習活動;通過與周邊社區合作,積極參與社會環境宣傳、保護活動;通過搞好校園綠化工作,美化校園,陶冶學生性情,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通過開設環境教育專題講座等多種途徑實施“綠色教育”。
3、科普教育特色
學校領導班子具有較強的科技意識,成立了由學校校長為組長的科普工作小組,每一個學期初都會制訂詳細的科技教育計劃,要求認真上好科學課、信息技術課綜合實踐活動課,積極建立科普特色體系,通過“全方位滲透”,努力形成具有“以人為本,實施多元教學,普及科學、培養未來人才”的科普型特色學校,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現學校已開展多個科普興趣小組,如生物、航天航空模型、計算機程序語言設計、汽車模型、物理化學、電腦動畫與網頁製作、電腦繪畫與設計、創造發明,2008年又增設了智能機器人項目。每個小組都由熱愛科學、責任心強的老師負責,並設立專項科普活動經費與活動場地,長期性開展科普活動。
同時,我校還植根於石龍本土人文底藴,開發本土科普教育專題,如組織學生到東江河邊,以《東江下游看溯流——研海潮》為課題開展對東江下游流域水流、水位、水質、範圍、近海口等情況的綜合實踐調查活動,既豐富了學生的自然知識,同時也增強大家保護東莞母親河的環保意識。

石龍愛聯學校服務育人

1、服務人性化。學校自於一九九九石龍鎮人民政府投資建成後,主要為黃洲新城區居民的子女服務,也吸引了許多周邊鎮區的學生慕名前來就讀。由於生源分散,一些學生面臨上放學路途遙遠、家長工作較忙而不便接送等問題。學校以人為本,人性化管理,為有需要的學生推出校車、早餐、午餐、午休、下午放學託管等服務,實行全天封閉式管理的新型學校。
2、服務制度化。
學校實施“目標管理,制度全面”的管理模式,通過完善層級責任制,制定詳細嚴格的制度,促使各成員自覺地以學校整體目標為出發點,調動了廣大教師、學生的積極性,保證學校各項服務的良好實施。2003年,學校還專門以服務項目為課題研究對象,成立的課題《小學生午睡健腦活動的研究》被評為省創新成果三等獎。

石龍愛聯學校辦學成果

學校先後獲得“東莞市文化建設先進單位”“東莞市貫徹學校體育衞生工作兩個《條例》優秀學校”、“東莞市普教系統文明學校”、 “東莞市一級學校”、“東莞市綠色學校”、“東莞市無毒學校”、“東莞市園林式單位”、“東莞市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單位”、“東莞市實施兒童發展規劃暨家庭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東莞市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學校”等多項榮譽稱號,還有多次被評為“石龍鎮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石龍愛聯學校校 訓

嚴謹 立志 團結 拼搏

石龍愛聯學校師資隊伍

愛聯學校擁有一支朝氣蓬勃、鋭意進取的師資隊伍。學校現有教職工58人,其中具有小學高級職稱24人,本科學歷26人,教育碩士研究生2人。
國家級普通話測試員1人,市級學科帶頭人1人,市級學科中心組成員1人,市級網管員2人。青年教師53人,佔教職工人數的95%。學校領導班子由5人組成,平均年齡36歲,是一支經驗豐富、鋭意改革、具有遠見卓識的高效精幹的領導集體。 [1] 

石龍愛聯學校未來展望

“教海無涯,學無止境”。我校將繼續改革創新,鋭意進取,努力把學校創建為名校,向省一級學校邁進,成為東江之濱的一顆教育新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