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龍坑村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布吉街道水徑社區下轄村)

鎖定
石龍坑村,位於布吉街道西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2千米。與大坡頭村、下水徑村、大艦村、細靚村相鄰。始建於清代,鍾姓先民因中原戰亂輾轉福建遷至此地。因以前老村附近山石多,且周圍羣山環繞,猶如石龍盤旋,老村口又有個山坑,故取名石龍坑村。該村坐落於雞公山下的山間谷地;村南面有布吉河焦坑支流流經。2000年搬至石龍坑新村。
中文名
石龍坑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布吉街道水徑社區
地理位置
布吉街道西南部
清朝,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1949年10月,屬寶安縣布吉鄉;1958年10月,屬紅旗公社;1959年1月,屬布吉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華區布吉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布吉公社;1983年7月,屬布吉區;1986年10月,屬布吉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布吉鎮;2004年,屬布吉街道水徑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有鍾姓、邱姓、陳姓。第一大姓為鍾姓,清代從福建遷移至此地。邱姓與上下水徑邱姓同宗,清末由上下水徑遷移至此。2015年末,户籍人口185人,其中男性82人,女性103人;80歲以上1人,82歲(女);實際在村人口155人。非户籍外來人口30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58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10人,分佈在馬來西亞和加拿大。世居村民均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也經營採石業。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引進企業;1988年石龍坑村建成第一棟廠房;1992年石龍坑村辦公樓落成。現集體經濟以廠房出租、物業管理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工資性收入等。自然資源有用於建築工程的石材。傳統節慶食品有清明節的茶果,冬至的蘿蔔板、圓籠板等。清平高速S209線經過村前。1970年通電,1985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1986年通自來水、通電話,1995年末通萬聯網。村內有星星亮幼兒園,2015年在園幼兒200人、教職工23人。有籃球場2個、羽毛球場1個,還有石龍坑村老人活動中心。
村內有鍾氏宗祠,始建於清代,重建於2000年,佔地面積200平方米;有匾額“鍾氏宗祠”,門聯“祖武家聲;穎川世澤”。每逢除夕、正月初二,村裏鍾姓各家各户自發前往宗祠祭拜。
該村舞麒麟習俗形成於20世紀70年代。逢年過節,麒麟隊會在村公共禾場表演,並於春節期間挨家挨户表演、賀年。麒麟由竹片作骨,圈紮成麒麟形狀,裹以黃綢。舞麒麟分兩部分,第一部分以舞麒麟表演為主,分為頭套和尾套:第二部分以武術表演為主,包括拳術、刀劍、棍杖、雙人鬥拳等。武術表演收場後,麒麟再起舞,向着觀眾三拜,教頭扶着麒麟,配着響亮的鑼鼓聲,威風凜凜地離場,舞麒麟便在歡鬧聲中結束。
代表性人物:鍾志明(1929一),1999年至2008年任布吉僑聯會副主席,退休後被香港深圳布吉同鄉總會聘為永久榮譽顧問,1992年出資建石龍坑村辦公樓。 [1] 
參考資料
  • 1.    深圳市史志辦公室. 深圳村落概覽 第2輯 5 龍崗卷.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20.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