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鹽礦牀

鎖定
可以供開採和提取石鹽(NaCl)的礦牀。石鹽分為海鹽、池鹽(也叫湖鹽)、岩鹽以及可以提取石鹽的天然鈉滷水(其中地下鈉滷水又稱為井鹽)四類。
中文名
石鹽礦牀
外文名
common salt deposit
學    科
礦牀地質學
分    佈
雲南、四川、湖北等
釋文:海鹽,產於現代濱海潟湖;池鹽,產於現代鹽湖;岩鹽,為產在地下岩層中的石鹽。天然鈉滷水,賦存於現代海濱、鹽湖或藴藏於地下一定礦層或岩層中。石鹽礦牀常常有芒硝、鈣芒硝、鉀鹽、石膏及硬石膏等鹽類礦產與其共生、伴生。青海、西藏、新疆和內蒙古的現代鹽湖中,有規模巨大的石鹽礦牀,如大柴旦鹽湖礦牀。雲南、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和江蘇,有大量的岩鹽礦牀分佈。四川中生代地層中,賦存開採歷史悠久(始於公元前280年)的井鹽—黑滷和黃滷(當地對鈉滷水的俗稱)。渤海沿岸第四系鬆散沉積物中,也有儲量豐富的鈉滷水。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