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馬村

(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均禾街石馬村)

鎖定
石馬村[Shímǎ Cūn] 歷史地名。位於廣州市白雲區均禾街道轄內。北臨流溪河,南臨新石路,西有廣花二路,南有機場高速。村裏依然保存着清末民初建築風格的古村落,當地山崗有一塊類似駿馬的石塊,民間傳説石馬乃是天馬,故名。有桃花源、石馬桃花公園、平和大押、洪聖古廟、抗日碉堡等景點和古蹟。 [7] 
2023年11月,入選《廣州市地名保護名錄(第二批)》。 [8] 
中文名
石馬村
外文名
Shi Ma village
地理位置
廣州市白雲區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24*7
佔地面積
4 km² [6] 
著名景點
桃花源
石馬桃花公園
平和大押
洪聖古廟
抗日碉堡 展開
著名景點
桃花源
石馬桃花公園
平和大押
洪聖古廟
抗日碉堡
石馬龍舟訓練基地 收起
其他副業
石馬桃花、創意園、旅遊、化妝品基地
姓    氏
黎、黃、陳、袁、鍾

石馬村歷史文化

石馬毛桃 石馬毛桃
廣州市白雲區均禾街石馬村植桃已有三多百年曆史。40年代以前,以採果為主,這裏出產的桃個頭不大,皮色綠白,中縫線附近有胭脂紅斑點,果味清甜爽脆,桃味濃郁,在港澳同胞中享有盛譽。

石馬村節日文化

石馬村端午節

石馬村北靠流溪河,石馬龍舟景迄今已有上百年曆史,龍舟隊走南闖北參加自由競渡,曾經有“石馬飛龍三下珠江”的美譽,每年都與同時流溪河上下游的由於北靠流溪河,石馬龍舟景迄今已有上百年曆史,龍舟隊走南闖北參加自由競渡,曾經有“石馬飛龍三下珠江”的美譽,每年都與同是流溪河上下游的蚌湖村鴉湖村等隊伍共計十餘條龍舟參與龍舟聯誼。 [3] 
石馬龍舟

石馬村中秋節

舞火龍是每年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代表地是廣州市白雲區石馬村、清湖村、平沙村、夏茅村、大朗村、江村村。據説舞了火龍後可以趨吉避凶,風調雨順。以前用稻杆紮成龍頭、龍身的形狀,插上燃着的香,由青壯小夥子赤膊上陣,揮舞舞動。現代以藤草、榕樹葉等製成,一般龍頭約50公斤。傳説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徵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 [4] 
中秋節(舞火龍)是廣東省省級非遺,其來源一説與劉伯温號召百姓舞火龍起義驅趕元兵有關,一説與清咸豐年間村民以舞火龍驅趕蝗蟲有關。在白雲區江高鎮、均禾街、白雲湖街及周邊地區每年中秋節都開展舞火龍活動。
舞火龍,俗稱“燒龍”,是客家人傳統的民俗活動,大多在正月十五元宵節舉行。客家人用竹篾、稻草紮成“金龍”形狀,在“金龍”上安爆竹、插香火,配以鑼鼓,燃放舞動“金龍”,以此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石馬村火龍

石馬村地理環境

石馬桃花種植基地 石馬桃花種植基地
石馬村地處廣東省南部、廣州市中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緣,是均禾街中心處,瀕臨流溪河,東連清湖村,西鄰唐閣村,北靠流溪河江村村,南接平沙村是白雲區中心村,距離白雲機場和廣州市中心均15公里。 [6] 
40年代前後,由於石馬地處流溪河畔,土地肥沃,宜於桃樹生長,故桃花越種越豔麗,逐步成為廣州迎春花市中不可缺少的“角色”。石馬桃花含蕊多、色彩鮮、花期長,宜於瓶養。 [2]  每近春節,買一株蓄勢待發的桃花,把盎然的春意帶回家,並借它表達對新一年的美好的祝願,已成為廣州市民的一種習俗。由於種桃花週期短,收益大,所以漸漸取代了石馬甜桃的位置。種植桃花的大部分只有黎姓村民。隨着近年大規模的廠房建設,耕地逐漸消失,發展下去,要看真正的石馬桃花,就只能到石馬桃花公園去看了。

石馬村免費景點

抗日碉堡
流溪河綠道
石馬龍舟訓練基地

石馬村乘車指南

  1. 乘坐127路、509路、664路、756路、807路、837路、840路到石馬村口站下。
  2. 到地鐵嘉禾望崗站B出入口下,走到嘉禾地鐵站總站轉乘796路、509路、664路均可到達石馬村 [1] 
  3. 地鐵8號線北延段支線(在建) [5]  ,桃源站(近桃花公園),均禾站(近平和大押)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