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鎖定
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長江與長江天鵝洲故道的夾角處,地理中心座標為東經112.23°,北緯29.49°。1991年11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石首麋鹿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面積1567公頃,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屬野生生物類中的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野化麋鹿及其棲息的淡水沼澤生態系統。 [1] 
2023年11月3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佈《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第一批)》,湖北石首天鵝洲長江故道麋鹿重要棲息地入選。 [7] 
中文名
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級別
國家級
設立時間
1991年11月
保護對象
野化麋鹿、麋鹿、青頭潛鴨、黑鸛、東方白鸛、黃胸鵐等
所屬地區
中國湖北石首
面    積
1567 公頃
氣    候
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類    型
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

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歷史沿革

麋鹿 麋鹿
1991年11月18日,保護區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
1998年8月18日,國務院批升保護區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 
2022年11月,入選2021-2025年度第一批補充認定的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6] 
2023年11月3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佈《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第一批)》,湖北石首天鵝洲長江故道麋鹿重要棲息地入選。 [7] 

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理環境

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置

保護區位於湖北省石首市天鵝洲長江故道區,地理座標為東經112°33′,北緯29°49′。 [1] 

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形地貌

天鵝洲故道是1972年長江自然裁彎形成,由遺留的長江故道、故道圍繞的小島和故道外的邊灘組成。麋鹿自然保護區位於其邊灘中,屬典型的近代河流沖積物沉積而成的洲灘平原。該地海拔在31~36m。 [1] 

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氣候

保護區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氣温16.5℃,極端高温38.6℃,極端低温-14.9℃。年平均降雨量1200mm以上,相對濕度82%,年均無霜期261天。 [1] 

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土壤

保護區內土壤形成歷史不長,成土母質單一,主要土類為草甸土及潮土,質地為輕壤和沙壤,有機質含量高,潛在營養豐富。 [1] 

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域範圍

保護區南面緊接長江,北面和東面為長江故道環繞,西面是防洪民堤,堤內為農業區。面積1567公頃。 [1] 

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目標

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對象

保護區屬野生生物類中的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野化麋鹿及其棲息的淡水沼澤生態系統。 [1] 

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資源

植物
保護區概貌 保護區概貌
截至2011年,保護區初步統計共有植物64科168屬238種。從故道淺水區到沿岸洲灘逐漸向高處分佈,有湖泊植被的沉水植物,如眼子菜苦草等;浮水植物如菱、芡實、浮萍等;挺水植物如茭白、荻、蘆葦等及沼澤植被的豐富草類,如苔草、蓼、水燈心、稗草、蒿類和多種豆科植物,其中以蘆葦和荻羣落為主,也有比較開闊的淺灘草地和成片的旱柳灌叢。 [1] 
動物
截至2011年,保護區內的脊椎動物以鳥類最為豐富,共有鳥類14目28科45屬60種。鳥類中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11種,其中一級保護3種(白鸛、黑鸛、大鴇),二級保護8種。此外,還有分佈有豐富的兩棲爬行類動物和魚類。 [1] 

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措施

保護區概況 保護區概況
保護區將根據自然保護區管理的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以野生麋鹿種羣及其自然環境就地保護為核心,實現保護區資源管護、科學研究和科普宣教相結合,積極開展國內外合作與交流,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有限度地開展生態旅遊和多種經營,提高保護區的自我發展能力,將保護區建成融科學研究、環境教育、生態旅遊、自然資源有效保護為一體,管理水平達國內領先水平並在國際上具有較高知名度的示範自然保護區。 [3] 
保護區先後與北京麋鹿生態試驗中心、國家環保總局南京環科所、中科院動物所、中科院武漢植物所、武漢大學環境資源學院建立了科研合作關係,取得了豐富的研究資料和數據,為保護區規範化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1] 

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發利用

保護區具有五大生態特色,《湖北省旅遊總體規劃》已將天鵝洲列為湖北省十二大特色精品旅遊區之一,2006年又被中國旅遊營銷年會授予為“中國優秀旅遊目的地”。 [4] 

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價值

保護區概況 保護區概況
石首麋鹿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以其良好的濕地生態環境、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成功的麋鹿野生繁育實踐贏得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廣泛讚譽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2004年,北京市科委組織召開的“麋鹿重引進項目”科技成果鑑定會上,專家們一致認定石首麋鹿保護區率先建立了世界上完全擺脱對人類依賴、可自我維持的野生種羣,結束了數百年來無野生麋鹿的歷史,是中國物種重引進的成功典範。
保護區既是黑鸛、東方大白鸛、天鵝大鴇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主要棲息地,也是瀕危水生動物“長江女神”白鰭豚遷地之處。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被生物學家稱為“濕地基因庫”。 [1] 

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得榮譽

保護區概況 保護區概況
2005年,保護區內麋鹿保護項目分別獲得北京科技進步獎和中華環保基金會、國際野生救援會頒發的首屆“中國野生資源保護金獎”,石首市也因此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中國麋鹿之鄉”的稱號。 [4] 
2022年11月,被認定為2021-2025年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