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顯

(西漢宦官)

鎖定
石顯(?~前32年),字君房,濟南(今山東省章丘市)人。西漢時期宦官。
少時犯法,遭受腐刑,成為中黃門 [10]  ,遷中尚書。漢宣帝時,任中書僕射自漢宣帝以來,石顯一直掌握實權。 [11]  漢元帝即位後,遷中書令,掌管樞機,委以朝政,事無大小,俱為所決。 [1]  於是,石顯有恃無恐,橫行宮內。同時,石顯在掌管尚書房後,將尚書房所有的5名尚書都換成自己的心腹,他們彼此稱為黨友或志友,幾乎控制整個朝政。 [11] 
石顯專權期間,結黨營私,打擊異己,擾亂朝政,迫害忠良,光祿勳蕭望之被逼自盡,周堪、劉向罷官禁錮,不再任用。
漢成帝劉驁繼位,失勢,受劾免官,死在回鄉路上。
君房
所處時代
西漢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濟南(今濟南章丘縣西)
逝世日期
公元前 32年
本    名
石顯

石顯人物簡介

石顯,西漢濟南(今山東章丘市)人,字君房 [1]  。少坐法腐刑,為中黃門,選為中尚書。宣帝時任中書僕射。元帝以其久典樞機,中人無外黨,遂委以朝政,事無大小,俱為所決。初元二年(前47),與中書令弘恭誣陷前將軍蕭望之。望之被迫自殺。代弘恭為中書令。復與中書僕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結黨營私,諸依附者皆得寵位。前後得賞賜及賂遺達一萬萬。成帝初遷長信中太僕,失勢。復坐專權擅勢免官,徙歸故郡,憂懣不食,於途中病死。

石顯人物生平

石顯趁機專權

石顯,字君房,濟南人,弘恭,是沛地人,他們年輕時受過腐刑,後任中黃門官職,又被選為中尚書。在漢宣帝劉詢時期任中書官,弘恭諳熟法令舊事,善於請求、上奏,其才能足以稱職。弘恭為中書令,石顯為僕射。 [2] 
漢元帝劉奭繼位後幾年,弘恭死了,石顯繼任,擔任中書令。當時,正趕上漢元帝生病,無法親理朝政。同時他正熱衷於音樂,又因石顯就操此職,在宮中沒有外界關係,精神專注值得信賴,於是元帝把各種政務委任石顯。政事不論大小,都根據石顯的話決定;石顯的尊貴和收到的寵幸權傾朝野,百官都恭敬侍奉石顯。石顯為人機靈聰明,能夠體會到皇帝心思,極其狡詐,常用各種莫名其妙的理由暗中打擊別人,一點小事他就治人以嚴法。 [3] 

石顯打擊異己

初元年間,前將軍蕭望之光祿大夫周堪、宗正劉更生都擔任給事中。蕭望之領尚書事,知道石顯專權奸邪,陳述其意見説:“尚書是百官的根本,國家政權的關鍵,應該讓公正通明的人擔任此職。漢武帝日夜遊宴後宮,所以重用宦官,這不符合舊的規定。不應該讓宦官擔任中書之職,響應古代禮制,不能讓刑餘之人接近皇帝。”元帝沒有采納蕭望之的建議,因此蕭望之惹得石顯非常惱怒。後來蕭望之等人都遭到石顯的迫害,蕭望之被逼自盡,周堪、劉更生被廢官禁錮,不再任用,有關這些內容見於《望之傳》。 [4] 
後來太中大夫張猛魏郡太守京房御史中丞陳鹹、待詔賈捐之等人都密上奏章,常在被皇帝召見時揭發石顯的短處。石顯派人打探其事,定其罪過,京房、賈捐之被棄市,張猛自殺於公車署內,陳鹹一人抵罪,被剃去頭髮,服城旦之刑。後來鄭地長官蘇建得到石顯私信把它上奏皇帝,石顯後來便以別的理由判其死罪。從此以後,公卿以下的大臣官員都非常害怕石顯,不敢輕舉妄動。 [5] 
石顯又和中書僕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結成黨羽,那些依附於他們的人都可以獲得高官顯位。民間流傳的歌謠唱道:“牢梁呀石顯呀,都是五鹿充宗的常客呀!在他們手中的官印是多麼多!他們身上佩的綬帶是多麼長!”這首民歌道出了他們的官位之顯,權勢之大。石顯看到左將軍馮奉世父子身為公卿非常有聲望,馮奉世的女兒又是皇帝內宮的昭儀,因此想依附他,於是石顯向皇帝推薦昭儀的哥哥謁者馮逡,説馮逡性情嚴整,可以在宮中侍奉。皇帝因此召見馮逡,想任命馮逡擔任侍中,馮逡趁機要求秘密地對皇上講一些事情。皇帝聽到馮逡説石顯專權非常憤怒,立即罷免馮逡,去當郎官。後來御史大夫空缺,羣臣都舉薦馮逡之兄大鴻臚馮野王品行才能無與倫比,皇帝以此問石顯,石顯説:“九卿之中沒有誰能比野王更勝任此職。不過,野王是昭儀的親兄,我擔心後代人認為陛下不用眾多賢才,親近後宮嬪妃的親屬,讓其擔任三公之職。”皇帝説:“好,我沒有看到這一點。”於是下詔書讚美野王,卻廢棄而不重用他,有關這些情況見於《野王傳》。 [6] 

石顯玩弄奸計

石顯知道自己專權的事情廣為人知,擔心一旦皇帝手下人偵知自己的情況,能夠離間自己與皇帝的關係,所以常常向皇帝主動坦白自己的過錯,顯示自己,拿一封信為驗證。石顯曾出宮到官署徵用民力財物,石顯事先向皇帝説明,擔心宮門關閉不能進來,請求皇帝派人降詔讓門吏屆時開門。皇帝答應了。石顯故意遲至深夜才回來,稱皇帝有詔讓人開門而入。後來果然有人上書控告石顯專權,偽造皇帝詔書私開宮門,皇帝聽説,笑着把那上書給石顯看。石顯趁機哭泣説:“陛下非常偏愛小人,把政事交給我處理,大臣們無不嫉妒,他們老想陷害我;像這樣上書害我的事情肯定不止一件,希望聖明的皇帝要了解我的忠心和處境。我低微卑賤,確實沒有能力讓自己使萬眾都快樂起來,也擔當不了天下人的怨恨,我要求歸還掌管國家樞機的重要官職,接受在後宮中打掃台階的差役,死而無憾!希望陛下您哀憐我,使我能平安的活下去。”皇帝認為他講的都屬實,很同情他,多次慰勞、勉勵石顯,更增加賞賜。這樣,石顯得到的賞賜以及眾朝臣巴結他而送的禮資多達一萬萬。 [7] 

石顯失權逝世

當初,石顯聽到眾人議論紛紛説他殺了前將軍蕭望之。蕭望之是當世大儒,很有影響;石顯害怕天下飽學之士譏諷誹謗自己,因此如何處理這件事成為他的心病。這時,明經著節士琅琊貢禹擔任諫大夫,石顯趁機派人向貢禹問好,想拉攏他。石顯把貢禹推薦給皇帝,越過九卿,直接當上了御史大夫,禮節非常完備。喜歡評論的人因此稱頌石顯,認為石顯並不嫉妒和講蕭望之的壞話。石顯就是像這樣處心積慮玩弄陰謀詭計逃脱禍患,取信於皇帝的。 [8] 
元帝晚年卧病,當時定陶恭王很受元帝寵愛,但是石顯擁護皇太子卻非常積極有力。元帝死後,漢成帝劉驁剛繼位,就把石顯調到長信宮作中太僕,官祿是中二千石。石顯失去依靠後,失權不到幾個月,丞相御史就向皇帝列舉石顯以前的罪惡,他的黨羽牢梁、陳順都被免官。石顯與其妻兒返回故鄉,一路上憂心難安吃不下飯,死在路上。以前巴結石顯獲得一官半職的人都被罷免。少府五鹿充宗被降職做玄菟太守,御史中丞伊嘉降職為雁門都尉。長安又流傳新的歌謠説:“伊徙雁,鹿徙菟,去牢與陳實無賈。” [9] 

石顯人物評價

班固《漢書》:“顯專權邪辟。” [4] 
參考資料
  • 1.    石顯  .學習強國.2020-03-20[引用日期2020-03-20]
  • 2.    《漢書-佞幸傳》:石顯字君房,濟南人;弘恭,沛人也。皆少坐法腐刑,為中黃門,以選為中尚書。宣帝時任中書官,恭明習法令故事,善為請奏,能稱其職。恭為令,顯為僕射。
  • 3.    《漢書-佞幸傳》:元帝即位數年,恭死,顯代為中書令。 是時,元帝被疾,不親政事,方隆好於音樂,以顯久典事,中人無外黨,精專可信任,遂委以政。事無小大,因顯白決,貴幸傾朝,百僚皆敬事顯。顯為人巧慧習事,能探得人主微指,內深賊,持詭辯以中傷人,忤恨睚眥,輒被以危法。
  • 4.    《漢書-佞幸傳》:初元中,前將軍蕭望之及光祿大夫周堪、宗正劉更生皆給事中。望之領尚書事,知顯專權邪辟,建白以為:“尚書百官之本,國家樞機,宜以通明公正處之。武帝遊宴後庭,故用宦者,非古制也。宜罷中書宦官,應古不近刑人。”元帝不聽,由是大與顯忤。後皆害焉,望之自殺,堪、更生廢錮,不得復進用,語在《望之傳》。
  • 5.    《漢書-佞幸傳》:後太中大夫張猛、魏郡太守京房、御史中丞陳鹹、待詔賈捐之皆嘗奏封事,或召見,言顯短。顯求索其罪,房、捐之棄市,猛自殺於公車,鹹抵罪,髡為城旦。及鄭令蘇建得顯私書奏之,後以它事論死。自是公卿以下畏顯,重足一跡。
  • 6.    《漢書-佞幸傳》:顯與中書僕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結為黨友,諸附倚者皆得寵位。民歌之曰:“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累累,綬若若邪!”言其兼官據勢也。 顯見左將軍馮奉世父子為公卿著名,女又為昭儀在內,顯心欲附之,薦言昭儀兄謁者逡修敕宜侍帷幄。天子召見,欲以為侍中,逡請間言事。上聞逡言顯顓權,天子大怒,罷逡歸郎官。其後御史大夫缺,羣臣皆舉逡兄大鴻臚野王行能第一,天子以問顯,顯曰:“九卿無出野王者。然野王親昭儀兄,臣恐後世必以陛下度越眾賢,私後宮親以為三公。”上曰:“善,吾不見是。”乃下詔嘉美野王,廢而不用,語在《野王傳》。
  • 7.    《漢書-佞幸傳》:顯內自知擅權事柄在掌握,恐天子一旦納用左右耳目,有以間己,乃時歸誠,取一信以為驗。顯嘗使至諸官有所徵發,顯先自白,恐後漏盡宮門閉,請使詔吏開門。上許之。顯故投夜還,稱詔開門入。後果有上書告顯顓命矯詔開宮門,天子聞之,笑以其書示顯。顯因泣曰:“陛下過私小臣,屬任以事,羣下無不嫉妒欲陷害臣者,事類如此非一,唯獨明主知之。愚臣微賤,誠不能以一軀稱快萬眾,任天下之怨,臣願歸樞機職,受後宮掃除之役,死無所恨,唯陛下哀憐財幸,以此全活小臣。”天子以為然而憐之,數勞勉顯,加厚賞賜,賞賜及賂遺訾一萬萬。
  • 8.    《漢書-佞幸傳》:初,顯聞眾人匈匈,言己殺前將軍蕭望之。望之當世名儒,顯恐天下學士姍己,病之。是時,明經著節士琅邪貢禹為諫大夫,顯使人致意,深自結納。顯因薦禹天子,歷位九卿,至御史大夫,禮事之甚備。議者於是稱顯,以為不妒譖望之矣。顯之設變詐以自解免取信人主者,皆此類也。
  • 9.    《漢書-佞幸傳》:元帝晚節寢疾,定陶恭王愛幸,顯擁祐太子頗有力。元帝崩,成帝初即位,遷顯為長信中太僕,秩中二千石。顯失倚,離權數月,丞相御史條奏顯舊惡,及其黨牢梁、陳順皆免官。顯與妻子徙歸故郡,憂滿不食,道病死。諸所交結,以顯為官,皆廢罷。少府五鹿充宗左遷玄菟太守,御史中丞伊嘉為雁門都尉。長安謠曰:“伊徙雁,鹿徙菟,去牢與陳實無賈。”
  • 10.    中黃門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23-06-27]
  • 11.    王乃英.宦官雜談[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1997(01):57-61+6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