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陶鈞

鎖定
石陶鈞(1880-1948),生於1880年3月28日,湖南省邵陽和安鄉大樹村人,光緒十四年(1898年)入湖南時務學堂,二十九年春,入東京弘文學院學習日語,三十三年三月入東京振武學校。後入陸軍士官學校。宣統元年(1909年)返國,應邀到廣西講武堂任學生隊長兼戰術教官。翌年三月歸邵陽,入清陸軍部任職。武昌起義爆發後,參加漢口保衞戰。後參與密議討袁,事敗,逃亡日本。
民國三年(1914年)八月。隨黃興出遊美國,充任秘書,宣傳反袁,並從事哲學研究。民國四年秋,袁世凱妄圖恢復帝制,石受委去日本.策動倒袁。民國八年四月,到郴州參加驅張(敬堯)鬥爭,並協助譚延闓恢復在湘統治。
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任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三分校校長(校址在長沙)。從民國十九年(1930年)春起,任南京國民政府參軍,推崇蔣介石。
爾後,日本帝國主義對華侵略步步進逼,他逐步改變對共產黨看法,主張團結整個民族,一致對外。並對“西安事變”評價甚高。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他為抵抗日本侵略而奔走,對抗戰前途樂觀。
晚年,在故鄉獨處一室,名為“六虛六靜室”,民國三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是雲南起義紀念日,他作《雲南起義紀實回憶錄》講演。民國三十七年五月,病逝故里。 [1] 
中文名
石陶鈞
別    名
石醉六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80年3月28日
逝世日期
1948年5月
出生地
湖南省邵陽和安鄉大樹村(現新邵縣潭府鄉大樹村)

目錄

石陶鈞人物生平

石陶鈞,原號玉峯,改號醉六,邵陽縣洪福橋(今屬新邵縣)人。生於清光緒六年(1880)。早年參加歲試,成績優異,與蔡鑄等同為湖南學政江標所賞識。後就讀長沙校經書院,為秀才。二十四年入湖南時務學堂,與蔡等同為梁啓超弟子。戊戌政變後;避入校經書院,後回鄉教私墊。二十九年春,留學日本東京,入弘文學院學習日語,與黃興,陳天華等交往密切,倡言革命,並學習軍事。三十年三月入東京振武學校。後入陸軍士官學校,前後共5年多。
宣統元年(1909),石陶鈞畢業返國,應蔡鱷之邀到廣西講武堂任學生隊長兼戰術教官。翌年三月歸邵陽,十二月,由吳祿貞推薦,入清陸軍部任職。他建議整頓全國兵工廠,圖謀以此作為“舉大事的根據”,並利用職務方便,掌握南京、上海各兵工廠情況。
武昌起義爆發後,石陶鈞與楊源溶、袁華選自天津經海路南下轉武昌,參加漢口保衞戰。後受黃興委派返湘,協助譚延闓編練軍隊,未得成果。及宋教仁被刺案發生,應黃興電召赴滬,密議討袁。受命前往南京與第八師聯繫,奔走滬寧之間,歷時3月,促使第八師將領擁戴黃興為討袁軍總司令,起兵討袁。旋代理討袁軍參謀長,指揮作戰。討袁軍事失敗,他與黃興相繼逃亡日本。
民國3年(1914)8月,石陶鈞隨黃興出遊美國,充任秘書,宣傳反袁,並從事哲學研究。民國4年(1915)秋,袁世凱妄圖恢復帝制,石陶鈞受黃興委派從美國去日本,策動倒袁。同年冬,他和張孝准保護蔡鈣秘密安全通過日本門司南下,旋入滇。護國戰爭發生,曾代理護國軍參謀長,從蔡進軍四川。次年袁死後,赴滬寓黃興家。不久,黃興、蔡粵相繼病逝,他極為傷心,參加料理安葬事宜。後再赴美國、日本專心治學。
民國8年(1919)4月,石陶鈞應譚延闓之邀,到郴州參加驅張.(敬堯)鬥爭,並協助譚恢復在湘統治。民國9年(1920)11月,譚被趙恆惕取代,他隨譚客居上海。
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石陶鈞對聯俄聯共不以為然,拒絕出任廣東國民政府官職。後應唐生智邀,任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三分校校長(校址在長沙)。“馬日事變”時,與所屬總隊長謝煜濤等,表示支持事變,未幾離去。從民國19年(1930)春起,任南京國民政府參軍,推崇蔣介石。
爾後,日本帝國主義對華侵略步步進逼,石陶鈞逐步改變對共產黨看法,説“中國共派,原是我民族一部分”,主張團結整個民族,一致對外,認為反共“便不能反侵”,並對民國25年(1936)“西安事變”評價甚高。民國26年(1937)抗日戰爭爆發,他在南京作《危城集》詩集。隨後返回邵陽,為抵抗日本侵略而奔走。他對抗戰前途樂觀,鼓勵人們恐受暫時痛苦,爭取抗戰勝利。
晚年,石陶鈞在故鄉獨處一室,名為“六虛六靜室”,杜門謝客,撰述《六十年的我》一書,刊行於世。時松坡圖書館舉辦學術講座,他每週講哲學一次。民國35年(1946)12月25日雲南起義紀念,他作《雲南起義紀實回憶錄》講演,不堪回首往事,感情激動,潸然淚下,聽者多唏噓流涕。民國37年(1948)5月病逝故里,年68歲。 [2] 
參考資料
  • 1.    湖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湖南名人志》,中國檔案出版社,1999年,第699-700頁。
  • 2.    湖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湖南省志》(第30卷 人物誌 上),湖南出版社,1992年,第756-7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