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門社區

(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下轄社區)

鎖定
石門社區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北部,距武漢市中心僅55公里,距天河機場僅45公里,方圓124平方公里,人口13400人,作為武漢市黃陂區正在崛起的生態旅遊開發區,首先,它的投資環境得天獨厚,山水資源充足。區委、區政府本着“税賦從輕,服務從優”的原則,出台了一系列鼓勵國內外客商來陂投資興業的優惠政策,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開發格局。
中文名
石門社區
所屬地區
武漢市黃陂區北部
面    積
124 km²
人口數量
13400人

石門社區歷史溯源

英姿颯爽的花木蘭 英姿颯爽的花木蘭
“石門”名稱的由來是因為在這裏海拔最高的山上有一道用石頭壘起的門矗立在山頂,因此石門由此得來。石門社區原是黃陂區的石門鎮,有駐地鄉政府和各類機關單位及服裝廠、造紙廠、碎石廠等加工型企業,後因人口稀少,於2001年與長軒嶺鎮合併繼而改名為“石門社區”。這裏曾是有名的紅軍區,有許多的革命先烈曾在這裏欲血奮戰,最為著名的是李先念同志曾率部隊駐紮在此地與敵軍進行過曲折的戰鬥,至今還有一個有名的景點存在,名為“藏槍洞”,是當年李先念同志與部隊為了拖延敵軍而將大批槍支藏與此洞中,洞內婉娫曲折,雖狹小,但各個洞口相通,是個極為隱蔽的場所。還有據傳石門社區還是花木蘭將軍的外婆家,有關木蘭將軍的故事娓娓動人,因此在當地的旅遊景區立有她的雕像,以此紀念。另有許多有名的神話傳説,讓整個石門社區籠罩上一層神秘的迷人色彩!

石門社區產業資源

風景如畫的木蘭天池 風景如畫的木蘭天池
石門社區三面環山,有極其豐富的山林資源,森林覆蓋率高,水利資源也十分豐富,當地的漁業發展也成為一大農業收入來源。其中“木蘭天池”生態旅遊景區為整個石門社區帶來了先驅經濟作用。木蘭天池風景區位於黃陂區北部的石門山,距武漢市中心僅55公里,距天河機場僅45公里。整個景區佔地面積4800畝,分為風景遊覽區和休閒度假區。其主峯海拔520、6公尺,屬大別山南麓一脈,這裏溝壑縱橫,林木茂盛,一年四季流水不斷,呈現的是一種山水交融的濕地生態。。。為此,景區已經被劃入了武漢市林業發展規劃的“五大產業帶”裏,並且被報刊、電視、廣播等媒體譽之為武漢市的“後花園”。木蘭天池以生態旅遊為景點特色,崇尚環保、健康、貼近自然而發展休閒娛樂、農家特色小吃為主的旅遊經濟,從而帶來的經濟效益是有目共睹的。以土特產為主的一些農副產品加工業的崛起。已經形成了葛粉、板栗、茶葉、花卉苗木的生產基地,還有遠近馳名的脈地灣蘿蔔等農家特色的健康綠色產品,其中通過深加工的葛粉產品已遠銷日本、新加坡等地,年創外匯85萬美元。每年採集山野土菜的外銷額達百餘萬元;建設蔬菜果木基地55畝,年收入110餘萬元。

石門社區經濟發展

由於旅遊景點的開發也使當地的農民的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往的農民人均年收入只有800元,而現今已達到2000——3000元/年;一排排樓房聳立眼前,業餘生活質量有了極大的改善,農村經濟與外界的接軌,以科學技術為第一生產力發展農業;依託景區發展農家樂121家,年收入480餘萬元;參與景區建設打工勞務人員500多人,勞平年創打工收入為8000元;帶動建築、建材業的發展年創產值300萬元。因此由於開放開發、招商引資、開發生態旅遊資源給當地農民生產生活注入了活力和生機,從而推動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實現了一個質的飛躍。

石門社區展望未來

旅遊業的發展在帶動招商引資方面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石門的地理環境和生態旅遊的開放開發而吸引了大量的外來投資者,在景區開發、林業、漁業等方面所帶來的有形的、無形的經濟效益是不可估量的,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資金流動和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

石門社區獲得榮譽

2023年2月,入選“2021—2022年度武漢市文明社區候選”名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