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門巖

鎖定
石門巖位於南靖縣船場鎮梧宅後山東麓。寺內供奉主神為大眾爺,已有一千一百多年曆史。
中文名
石門巖
外文名
Shimen Temple
類    型
寺廟
位    置
南靖縣船場鎮梧宅後山東麓

石門巖歷史沿襲

石門巖 石門巖
石門巖歷史悠久。據1986年于山間水簾洞出土的石斧等文物鑑定,系新石器時代先民穴居洞遺址。唐高宗年間,陳元光隨其父陳政入閩平亂,當地畲民首領柳斜踞此大小相通的奇險洞穴,率眾出沒山坳林間,對抗官兵, 還有許多故事流傳於民間。至唐順宗貞元年間(805年),法號禪苑的高僧王枚玉自江西涉 水攀山一路化緣至石鷹山上,放目眺望,但見羣山連綿,峯峻林茂,石奇巖峭,水秀泉清,勝似神仙境地,便在山下石鷹巖建三間土牆茅蓋的草菴(遺址尚存),供奉由他隨身帶來的如來佛像。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遷居山下的水簾洞,翌年在洞前林間(今洞埔)建第一座寺廟——石門巖寺。寺內仍供奉如來佛像,並於寺門題寫一副對聯:“石出水落幽明地,門巖山深寶佛藏”。從此,山間便有香煙繚繞不絕。
石門巖 石門巖
時至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高僧王枚玉於奇石遍地,石疊成洞,林茂景幽的石門巖上新建頂巖廟亭,祀奉萬善神像,並募資鳩工闢洞修經、鑿池栽荷、植梅插竹、建亭築閣,把廟宇四周理成宜於善男信女舒心遊覽歇息的風景點。唐宣宗大中六年三月十五日(852年),高僧禪苑圓寂於石門巖寺,享年91歲。當地百姓為紀念他好善樂施,精通醫理,廣識草藥,常為四鄉八里的百姓治病,尊稱他為“大眾爺公”,並雕其偶像祀奉於寺中。幾年後,人們將其骨骸收藏於罐中,停放在水簾洞二洞石盤上。隨後,人們為懷念他開闢石門巖勝地景點的功德,便在景點“石門”後側為他建墳墓,並豎上“開山祖師”的石刻墓碑。
石門巖 石門巖
石門巖偏處一隅,舊時交通不便,卻也順世事風雲變幻而興興衰衰。現存的石門巖寺已歷經宋高宗紹興元年、清康熙十三年(1675年),由社會名流和當地百姓多次募資維修、重建,並在摩天巨石下,以天然石室修成孔廟,供奉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偶像。據《石門巖志》,宋代理學家朱熹在鵝髻山講學期間,曾到山中游覽,清代大數學家莊亨陽曾在寺後“聽泉”邊結廬求學,清代學士吳鐸也多次到石門巖朝聖、遊覽,並留下多篇詩賦。

石門巖主要景點

鷹嘴崖 鷹嘴崖
鷹嘴崖 在石門巖西邊的高山上,有一巨石狀如雄鷹,石下有個可容數十人的穴洞,稱鷹喉洞。石於海拔960米山頂,上有平台三百多平方米,晴朗日登上山頂,放眼遠眺,如畫的山光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
水簾洞 古稱清水巖洞,主洞由巨石拱成。有泉水流瀉於洞門,水珠飛濺,閃光耀眼,有如一道銀簾。從主洞入口,洞內高三米餘、寬七米多,可容五六十人,內有石牀石椅,讓人可坐可卧,曾從洞內挖出古代尖石器。進入二洞,洞內有泉水淙淙,停放禪苑骨骸罐的石盤尚在,可惜近代山上林木遭到濫伐,水源已枯,成了無簾空洞。
八仙山 在石門巖東面,與石鷹山對峙,海拔949米。山上有塊近百畝盆地,傳説八仙在那裏下過棋,又名八仙圍棋。 山間有石旗、 石鼓,上刻有“帥”字的石棋子和“天官賜福”四字,石上有仙腳跡,四周有獅頭山、虎頭山、天台山、紗帽山、凰形山、觀音坐蓮、金龜背印、銀象朝月等仙山八景。曾有古人留詩云:“八仙雲遊到此間,即興對弈在高山,仙人不知何處去,留得仙蹟在人間”。
仙人橋 仙人橋
仙人橋 往石門巖途中的白沙坑,自古有名無橋。傳説曾有六位仙人路過此地,見溪源流急,阻礙山裏人出入,想為百姓造橋。但只造了兩個橋墩,便留下仙鼎仙灶仙牀仙椅仙腳跡走了。1967年,當地政府才在那裏建了一座20米高、40米長的石拱橋,名曰“紅衞橋”,但百姓仍稱它“仙人橋”。橋下遍佈奇石,成為石門巖外一奇妙景觀。

石門巖地下三大洞

霞煙洞 霞煙洞
霞煙洞 又名隱身洞,古廟右側一巨石覆蓋而成。上通“寒意”諸洞,或明或暗、斷斷續續總長四百多米,內有石桌石椅。雨季,山頭雲霧飄飄,洞中霞煙瀰漫。有詩云:“長洞幽深宿霧濃,白雲無端把門封。撥霧尋徑入洞裏,恍若騰雲上蒼穹”。
懷蔭洞 位於古廟後山,石門左側,石羣疊蓋而成,內連五個洞室,最後經“鹿苑朝天閣”而上“聽泉”,洞口有古人石刻“懷蔭”二字,洞中冬暖夏涼,氣息清爽,是遊覽休憩之佳所。
螺旋洞 狀如田螺旋來轉去,斷斷續續,全長近千米,內有可容數十人的洞室,忽明忽暗,奇妙無窮。傳説陳元光進山追殺蚯蚓精, 此洞為蚯蚓精逃時所遺下的, 又名“蚯蚓洞”。

石門巖景中十八觀

古橋亭 始建於清順治年間(1645年),長15米,高20米,寬4米,以河石幹砌一拱而成,橋上建兩層樓亭,古色古香,並有許多神奇的傳説。“文革”期間被破壞得面目皆非,1983年修葺一新後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龍吐氣 龍吐氣
龍吐氣 於尖山頂左側,洞口為碗口大小,洞深莫測,有氣浪翻騰不息,將紙張或樹葉置於洞口,有時被吸入洞內,有時被吹向空中,為石門巖一處活景奇觀。
十二飛瀑 古橋亭下之水西流,溪中石壁被衝成大小十二級。每逢雨季,溪裏漲水,洪流如黃龍騰舞,響聲如雷,在溪中掀起十二級飛瀑,煞是壯觀。秋冬季節,山泉匯流聲細細,十二級飛瀑又成了十二把琵琶,發出悦耳的琴聲,悠揚動聽,令人留連忘返。
玉泉 位於古廟右側,水清且甘甜,可消暑驅邪。自古到今,旱天泉不枯,雨天水不濁,人們稱它為“龍泉”、“仙泉”。
鹿苑朝天閣 於古寺後山,以巨石天然堆就。清,南靖知縣孟振玉微服訪梧宅時夜遊石門巖,發現山鹿羣居於此,遂於一巨石上題刻“鹿苑”二字。
聽泉 聽泉
聽泉 由“鹿苑”向上走百餘步,四周林木葱蘢,可聽羣石覆蓋下的坑谷,有如錚鳴琴響的泉聲,是靜心怡神的好所在。當年莊亨陽、吳鐸等文人學士就曾在此靜心求學、寫詩作賦。
孔子坐車 上蓋一天然大巨石似屋頂,下有兩塊巨石如車輪,古稱“孔子坐車”,後把石室修成天然孔廟,內供奉孔子偶像。
金鰲望藍天 形象天然,維妙維肖,傳説鰲尾斷去一截,是平和縣三平寺侍者公揮劍砍去的。
玉蟾躍天闕 狀如蟾蜍,四腿蹲曲,欲躍蒼穹,形態畢真,令人浮想。
雙望亭 根據民間傳説,白衣仙姑在幫助陳元光追殺蚯蚓精期間生出愛情,但陳元光因追剿柳斜王去了,竟讓白衣仙姑等得化為一尊石像。後人為她真情而感動,敬籌資金建了“仙姑亭”和“元光亭”,統稱“雙望亭”。
其他八景觀是 豹隱石門、白石仙姑、天橋飛渡、雙猴望月、絕頂荷葉盤、神州登月、明香園、摩天洞羣,各具特色,各有傳説。
石門巖景觀獨特,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1983年,南靖縣人民政府把它列為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