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質土

鎖定
石質土即“粗骨土”。指與母巖風化物性質近似的土壤。一般見於無森林覆被、侵蝕強烈的山地。多發育於抗風化力較強的母質上。成土作用不明顯,沒有剖面發育。質地偏砂,含礫石多。地表水土流失嚴重。由於不同土壤帶的粗骨土有所不同,有人主張將其列為相應地帶性土類的亞類,如粗骨性棕壤、粗骨性黃棕壤等。 [1] 
中文名
石質土
外文名
chisley soil
別    名
粗骨土
概    念
與母巖風化物性質近似的土壤
發育於
抗風化力較強的母質上
特    點
質地偏砂,含礫石多

石質土釋義

石質土即“粗骨土”。指與母巖風化物性質近似的土壤。一般見於無森林覆被、侵蝕強烈的山地。多發育於抗風化力較強的母質上。成土作用不明顯,沒有剖面發育。質地偏砂,含礫石多。

石質土成土環境

石質土 石質土
石質土是深受母巖巖性影響的初育土。各種母巖的礦物組成不同,風化物的性狀各異,直接影響土壤性質也各異。石質土可以在各種生物氣候帶出現,其所處地形部位多位於山地。丘陵峻嶺陡坡,坡度一般25°-50°。地面植被稀少,僅生長地衣、苔蘚等低等植物及一些耐旱耐瘠的草本和灌叢,覆蓋率5%-20%。在植被裸露的情況下,由於水流和風力等作用,常引起地面強烈侵蝕,導致土壤不斷砂礫化或石質化。

石質土形態特徵

石質土 石質土
石質土剖面由腐殖質層和基岩層組成。A層淺薄,一般均小於10釐米,A層之下為堅硬的母巖土石界線分明,在局部植被較好的地段,可見1-2釐米的O層。石質土的顏色和質地以及酸鹼性等,隨各地植被覆蓋狀況和基岩風化物特性不同有很大差異。但土壤質地多為含礫質的砂質壤土或壤砂土。A層中常有多少不等的根系。土層中富含岩石風化碎屑,殘留巖性特徵尤為明顯。 [1-2] 

石質土理化性質

石質土由於處在不同的生物氣候地帶以及由不同巖性的母巖風化物形成,因而理化性狀差異較大。總的説,石質土無明顯的元素遷移特徵,一般,生物富集作用弱,有機質含量多在10克每千克左右,全氮在1克每千克以下,磷、鉀含量變異很大。礫石含量高是石質土的共同特點。據各地典型剖面分析,大於2毫米的礫石含量達到30%-50%,土壤通透性強,粘結力強,容易發生水蝕和重力崩塌。隨區域成土母巖性質及温濕狀況不同,土壤可呈酸性、中性及石灰性不等,酸鹼度變幅大,pH4.5到8.5。陽離子交換量和鹽基飽和度均有一定的區域變異。

石質土利用與改良

石質土多分佈山丘頂部陡坡,地勢陡峻,水蝕風蝕嚴重,地表岩石裸露,土層淺薄,含岩石碎屑砂粒多,保水保肥力差,無農業利用價值。應以封山為主,嚴禁樵採,過度放牧,盲目採石等,以恢復和保護自然植被,休養生機,減少徑流,涵蓄水源,固土保水,控制砂化、石質化,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土壤發育,保護周圍農田。在利用上應納入水土保持統一規劃,綜合治理。營造水土保持林,應根據不同生物;氣候條件,選擇速生,覆蓋面大,淺根性,耐早耐瘠的適生樹種,沿等高線挖魚鱗坑等的栽植方法,在土層逐年增厚的基礎上,因地制宜適當培植經濟林木,發展適生的的名優特產。在交通方便的地方,還可採取保護措施,有組織的開設採石場,支援國家經濟建設。
參考資料
  • 1.    北京農業大學土壤農化系.《科學技術名詞解釋 土壤農化部分》. 北京: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 1959.01
  • 2.    王果.《土壤學》.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