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補天

鎖定
石補天(1907一),號煉成,湖北蘄春漕家河石車盤灣人。歷任國民革命軍四十師二三五團團長、七十四軍幹部班教育長、八十六軍補充團團長,十六師四十七團團長,六十七師一九九團團長、擔架兵團團長、第三戰區軍官總隊副總隊長等職。 [1] 
中文名
石補天
出生日期
1907年
畢業院校
中央軍校武漢分校
出生地
湖北蘄春漕家河石車盤灣

石補天人物生平

石補天(1907一),號煉成,湖北蘄春漕家河石車盤灣人。1926年縣立高小畢業後,赴武昌,1927年就讀啓黃中學。1925年3月入伍當兵,考入中央軍校武漢分校第七期步科。1930年10月畢業,分至南京國府警衞旅任見習官。1931年在浙江嘉興第四團任少尉,後晉升為試署中尉排長。1932年在上海“一二·八”戰役中,與日軍在江灣竹園墩激戰七天七夜負傷,晉升為上尉連長。 [1] 
1937年任國民革命軍五十八師五二三團二營營長,率部參加上海“八·一三”之役,在太倉與日軍台灣旅團激戰獲勝,並繳獲槍械軍用品二十八擔之多,同年12月參加南京保衞戰,固守牛首山受傷,撤退到燕子磯,以木排渡江,卧排航行,通過了日軍兵艦封鎖線,至儀徵縣上岸,扶杖跛行,長途跛涉,在宿縣搭上最後一班鐵甲車,從徐州轉隴海路火車到開封歸隊,因傷較重後到武漢治療,傷愈後參加蘭封戰役。此後自1938年至1945年,歷任國民革命軍四十師二三五團團長、七十四軍幹部班教育長、八十六軍補充團團長,十六師四十七團團長,六十七師一九九團團長、擔架兵團團長、第三戰區軍官總隊副總隊長等,在任這些軍職期間,除了短期住院治療戰傷及教職外,均在戰場率部與日軍作戰。在江西隘口戰役中,固守陣地十餘日,因舊傷復發,行走不便,坐在擔架上指揮作戰,殲滅日軍多人,完成了戰鬥任務,官兵各晉升一級,並得賞洋壹萬元。 [1] 
1942年6月3日,在任國民革命軍陸軍六十七師一九九團團長時,與日軍一O六師團肉搏血戰三天三夜,滅敵幹餘人,毀炮四門,石身負重傷不退,仍堅持指揮作戰,直到第三天黃昏,陳頤鼎師長看到後,大為感動,經督勸才退出陣地,深受第三戰區顧祝同司令長官的嘉許,呈報上級通令全軍,頒發陸海空軍獎章,併發獎金法幣五千元,還頒發寫有“梯該團長負傷後,尤能指揮作戰,誓死抵抗,實屬勇敢過人,難能可貴”等,以資激勵。 [1]  [2] 
1946年調湖北軍管區任職。1947年調兵役班受訓,畢業後,任襄陽團管區司令。1948年任國民革命軍陸軍一九三旅旅長,於是同家屬乘輪船到南京往上海,換飛機赴雲南昆明再轉霑益就任,不久升任為國民革命軍一九三師師長。1950年元旦升任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軍副軍長,在蒙自就任,同年5月3日乘飛機去台。先後入陽明山革命實踐研究院第八期,陸軍參謀大學將官班第四期,國防大學聯戰班第五期,石牌聯戰班第七期受訓。曾任高雄要塞守備軍官團團長,第十,第五軍官戰鬥團團長共五年。1955年調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軍副軍長,後升任第二軍團中將副司令。1957年任金門防衞部研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1964年11月退出現役,轉任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委員。1966年任台東東河農場場長。1969年任苗栗縣聯絡中心首任主任。1974年底退休,在三重市創立弘化蓮院,取法號弘通,長年奉佛,上香叩拜,誦經禮懺,結識信徒居士,每年舉行大法會。1980年在台籌備成立蘄春旅台同鄉會。自1981年連任蘄春縣同鄉會第一,二,三屆理事長,後任名譽理事長迄今。 [2] 

石補天著作

著有《煉成詩草》、《年譜記要》等。 [2] 

石補天人物關係

原配高氏,繼配李氏均已巳病卒。共有三女一子,除一女在大陸外,其餘均在台。子石仲,兵工中校退役,從事實業。孫石景中,在美留學。 [2] 
參考資料
  • 1.    陳文學,旅台名人錄 湖北卷,中國文史出版社,1990.07,第35頁
  • 2.    陳文學,旅台名人錄 湖北卷,中國文史出版社,1990.07,第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