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蛙

鎖定
石蛙(Quasipaa spinosa)標準名棘胸蛙,又名石蛤、石雞、山雞、石凍、飛魚、石鱗、石蛤蟆、石蝦蟆、石坑蛙、石亂、木槐(川南)等,是兩棲綱無尾目蛙科的一種動物。
該蛙主要分佈在中國的雲南、貴州、安徽、江蘇(宜興、溧陽)、浙江、江西、湖北(通山)、湖南、福建、廣東、廣西、香港;國外分佈於越南(北部) [1] 
中文名
棘胸蛙
別    名
石蛙
拉丁學名
Paa spinosa
二名法
Paa spinos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兩棲綱
亞    綱
滑體亞綱
無尾目
亞    目
參差型亞目
蛙科
亞    科
叉舌蛙亞科
棘胸蛙種族
棘胸蛙屬
棘胸蛙

石蛙形態特徵

形態依據福建武夷山(58、22、9幼蛙、蝌蚪)、建陽(7雄、6雌、3幼蛙)、德化(20雄、32雌、8幼蛙)標本。
成體:雄蛙體長123mm,雌蛙體長131mm左右頭寬大於頭長;吻端圓,突出下唇;吻稜不顯;頰部略向外傾斜;鼻孔位吻眼之間,略近於眼;鼓膜隱約可見;犁骨齒強,自內鼻孔內側向中線傾斜,齒列後端間距窄;舌卵圓形,後端缺刻深。
石蛙
石蛙(5張)
前肢粗壯,前臂及手長近於體長之半;雄蛙前臂尤為粗壯,最寬的達24.0mm,為體長的16.2%左右;指略扁,指端圓;第一指長於第二指,第一、第三指幾乎等長;第二、第三指內側緣蹼清晰;原拇指發達,指基部關節下瘤明顯,近球形;掌突3個,內掌突大,卵圓形,外側2個掌突窄長相距近,不甚明顯。後肢肥壯,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眼部,左、右跟部僅相遇或略重疊;脛長約為體長之半;趾端球形;第一、第五趾遊離側緣膜明顯,達蹤基部;趾全蹼或近於滿蹼;外側踱間蹼達踱長之半;關節下瘤明顯近圓形;內踱突窄長,無外踱突;跗褶清晰,超過跗長之半。
皮膚較粗糙。雄蛙背部有長短不一的長形疣,斷續排列成行,其間有許多小圓疣或痣粒,一般疣上有小黑刺,頭部、體側及四肢背面有小圓疣,其上有細小黑刺;雌蛙背面有稀疏小圓刺疣;兩眼間有橫膚稜,顳褶明顯;雄蛙胸部有大小肉質疣;刺疣向前可達咽喉部,向後僅限於腹前部,每一疣上有僅有1枚小黑刺;雌蛙腹面光滑。
生活時背面黑棕色或棕黃色,兩眼間有深褐色橫紋,自吻端至顳褶腹側有1條深縱紋,大多數標本背面有不規則淺色斑,有的淺色斑沿背中線兩側排列成行;少數雄蛙自吻端至肛前有1條淺色脊紋;多數標本體側自眼後至胯部有1對淺色縱紋;四肢背面黑褐色橫紋直達指、趾端。腹面肉色,有灰褐色小云斑。
第二性徵:雄蛙胸部有大小疣刺;前臂極粗壯;原拇指及內側3指有黑色錐狀刺;有單嚥下內聲囊,聲囊孔長裂狀;有雄性線,紫紅色。
變異:比較安徽、江蘇、廣西、福建標本,成體及蝌蚪均有一定變異,現將其主要變異比較情況列於表450中。
:每一卵羣由7~12粒卵組成葡萄狀,成串排列;卵徑4.5~5mm,動物極黑灰色,少於卵球的1/2,植物極乳黃色,卵膠膜3層。
蝌蚪:生活時頭體背面黑灰色或褐灰色,背中線色較淺,尾肌背側有3~5個深色斑,尾鰭有麻斑,以腹鰭為多。腹面皮膚薄可透視土黃色腸及紅色肝臟。第34~38期時,後肢芽1~8mm,體長20mm左右,體高為體長的53%,尾長約為體長的近2倍;尾肌較發達;尾末端鈍圓或鈍尖。吻端略圓;鼻孔位於吻眼之間;眼位於頭背側面;出水孔位於體左側;肛管較寬,肛孔開口於下尾鰭右側。口寬為體長的29.2%,下唇緣中央內凹,下唇乳突兩排,外排內凹處無乳突,內排中央不終斷;有副突;唇齒式一般為I:4“/1+1:II,個別的為I:5+5/1+1:II或I:3+3/1十1:II。剛完成變態的幼蛙,體長20--24mm;背面色略淺,花斑與疣粒的分佈與成蛙相似,四肢背面深色橫斑尤為醒目。 [2] 

石蛙生活習性

成蛙生活於海拔600~1500m 近山溪的巖邊。白晝多隱藏於石縫或石洞中,晚間蹲在岩石上或石塊間,見電光後一般無逃逸現象。福建武夷山廟灣山溪較多,其環境適宜該蛙生長,6月初觀察各山溪內的成蛙,均較活躍,同時聽到鳴聲,此期該蛙數量甚多;7月初在溪內石下見到卵羣,9月中旬還可聽到雄蛙的嗚叫;其鳴聲為“咕(gu)、咕、咕或嘟(du)、嘟、嘟”。
根據現有資料,估計該蛙的繁殖季節在5~9月。白天蝌蚪隱藏在水內落葉下或石縫間,少數個體偶爾浮游在石塊上,受驚擾立即逃往石下隱蔽,晚間多數個體遊在溪底石上,以口部張合使身體緩緩前行,此時不懼外界干擾,投以小石,仍不逃避。棘胸蛙1次產卵250~350粒,1個繁殖季節可產卵1000~1500粒;卵在水温16~18℃中需要20天才開始孵化,在26~28℃水中約需7天即可孵化;孵化早的蝌蚪經4~5個月生長期,可於當年完成變態;中、晚期孵出的蝌蚪,則需要越冬於次年的5~6月陸續完成變態;幼蛙登陸後約需要2年的時間達到性成熟
棘胸蛙全年以4~11月為活動季節,也是它的捕食季節,6~8月捕食高峯期在晚上10:00~12:00。其食性廣,食量大。捕食對象有鞘翅目(大黑蟬等)、直翅目(蚱蜢、蝗蟲等)以及其他昆蟲,還捕食馬陸、溪蟹、蜈蚣、小蛙等,能吞食體重9.2g的蟹以及體長為50mm左右的大黑甲;8月上旬其捕食量約佔其體重的11.2%,1只體重228g的雄蛙可以吞食4條蚯蚓,共計重為29.2g,佔其體重的12.8%。棘胸蛙能捕食蝗蟲金龜子天牛、蟬、松毛蟲等害蟲,也捕食有益動物,如蚯蚓、澤陸蛙蝌蚪等,但捕食對象以有害動物為主,其有益係數為47%。該蛙捕食害蟲達7目、9科數十種。由以上食性分析可知,該蛙能大量捕食林農業害蟲,對農業和林業起到保護作用。
棘胸蛙與其他棘蛙類一樣,都是體大肉肥的蛙類。據該蛙體重一般100~200g,大的個體可達250~300g,最大雄蛙達600g(福建尤溪西洋),最大雌蛙達450g(福建三明中村)。凡產有棘蛙的山區,居民都很熟悉該種蛙的生活習性,捕食者頗多。此蛙在晚間見火光有凝視不動之態,故易於捕獲。據《本草綱目拾遺》、林呂何(1976)、《中國藥用動物志:第二冊》(1983)等的記載,食用該蛙可滋補小兒癆瘦及治療疳積,病後虛弱等。 [3] 

石蛙冬眠

石蛙在冬季寒冷地都蟄伏起來冬眠,不吃不動,雙眼緊閉,對外界沒有反應,主要靠體內貯存的養分來進行極為微弱而緩慢的新陳代謝。根據觀察,一般在霜降後開始冬眠,驚蟄時節,水温高於12℃時,也有部分石蛙伏在洞口或跳出洞穴活動。冬眠時,石蛙喜棲居於山溪的深水潭內或溪邊有泥土的洞穴內,其抗寒性比石洞要好。

石蛙孵化

剛孵化出膜的小蝌蚪,在4~5天內靠孵黃囊營養,當孵黃被消耗之後便開始覓食。

石蛙幼娃期食物

幼蛙期的食物主要是蚊蟲、小型昆蟲及昆蟲幼體等。

石蛙成年蛙食物

活體餌料 黃粉蟲 活體餌料 黃粉蟲
至成蛙期,其食物範圍很廣,解剖觀察47只成蛙,在胃和腸中發現的食物有57種。如:昆蟲、蜈蚣、蜂蛛、馬陸、蝸牛、螺蜆、蝦、蟹、雜魚、沙鰍,以及蚯蚓、幼蛇、小型鳥類等。
石蛙的食物以動物性為主,其中又以昆蟲及其幼體佔大多數(48.38%),解剖時發現有少量植物殘渣,可能系捕食時帶進而誤食的。
在1990年5~8月份解剖的47只成蛙中,空腸胃,即腸胃飽滿度0級的12只,佔25.53%,飽滿度1~3級的11只,佔23.4%,飽滿度4~5級的24只,佔51.06%。
有些樣本是在捕捉後的1~2天解剖的,原胃內的食物已經消化,因此空腸胃數所佔的比例較大。通過解剖得知,石蛙胃容量較大。一般情況下,夜晚大量攝食,白天則進行消化吸收。

石蛙種羣狀態

該蛙分佈區甚寬,其棲息地質量下降和捕捉過度,其種羣數量減少。受威等級:易危VU [1] 

石蛙經濟價值

石蛙因為肉味鮮美,生長速度快而且個大,是主要的食用蛙類之一。中醫認為石蛙的肉味甘鹹平,入肺胃腎經,有健脾消積、滋補強壯的功效,用它來治療消化不良、食少虛弱等症狀。
石蛙的營養成份及藥用保健價值和食用歷史
(1)石蛙的營養成份和藥用保健價值
石蛙是我國傳統食譜中營養成份和藥用保健價值最高的食用蛙類,富含高蛋白、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本草綱目》中提出石蛙“治小兒癆瘦、疳疾最良”;《中國藥用動物志》載“石蛙有滋陰強壯,清涼解毒,補陰虧,驅癆瘦,化瘡毒和兼補病後虛弱諸功效,其蝌蚪能烏髮,卵子有明目之功效”。據中科院權威部門化驗結果顯示,石蛙體內含有17種氨基酸,其中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含量高,穀氨酸含量達11.9%。現代科學研究還發現,石蛙皮、肉中含有能使離體子宮收縮的緩激肽。可見,石蛙的營養價值和藥用保健價值是其它動物所不能替代的,必將為人們不斷認識與青睞。
(2)石蛙的食用歷史
在我國,食用石蛙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被興譽為“藥用化瘡,食之長壽”的石蛙,是古代皇宮御筵中的名貴山珍,也是士大夫階層餐桌上的彌珍野味和饋贈佳品。尋常百姓家的宴席上若有一道石蛙佳餚,足以彰顯主人的闊氣,賓客也以此為榮幸,被贊為“難得一嘗石蛙宴”。
現代社會中,人們的食物結構雖有變化,但石蛙以其肉質鮮嫩、味道鮮美和獨具的營養成份與藥用保健價值,仍被人們長期推崇,長盛不衰。

石蛙人工養殖

石蛙選擇養殖場地

應選擇合適的養殖場地,其中以安靜偏遠的山區為主,山區氣候的冬暖夏涼特點,適宜棘胸蛙在該地區的養殖。同時以臨近山路主幹道為宜,適合棘胸蛙養殖過程中的運輸,客觀上便於管理,對先進技術和設備的需要,均能以交通便利進行。棘胸蛙的生長對水源的要求較高,因此山區水源豐富是棘胸蛙選擇養殖場地的另一重要影響因素,水源應以山溪水、冷泉水和地下水為主,水源豐富,水温應適中,適合棘胸蛙生長的需要。針對棘胸蛙生長對水源的要求,夏季水温應低於30℃,冬季水温應在18℃到26℃之間。為實現對棘胸蛙生長過程污水的排放,應完善水利設施建設,以便於水源運輸和灌溉,但是應注意生活污水的排放,應以尊重水源為主,對生態環境不產生實質性破壞。

石蛙蝌蚪養殖池的建造

人工養殖石蛙,為了保證經濟效益,一般採用集約化養殖模式,故在建池時應確保規範化,為蝌蚪的生長髮育提供良好環境。蛙池設計為1m×2m 的長方形,內壁塗有防滲塗料,提高池內壁的光滑度,以免水泥池壁對蝌蚪造成損傷,同時還避免幼蛙的攀爬,發生逃逸現象。池底有一定的坡度,在水陸比2∶1的條件下,確保3~10cm 的水深。並在底部裝2~4根加熱棒,以保證蝌蚪在冬季可以正常發育,減少冬季發育時間。水池底部設有開口,與池外塑料管相接,用以調節水位。養殖池頂部加設網蓋,用以防止敵害生物的侵襲。

石蛙蝌蚪的培養

一般而言,4~5月份孵化的蝌蚪在7~9月份可以完成變態,8~9月後孵化的蝌蚪要經過越冬,到第二年4月份以後才能變態成幼蛙。在人工加熱條件下,水温維持恆定,避免了越冬管理,縮短了蝌蚪在冬季變態發育的時間。
1、飼養管理
蝌蚪期:是石蛙幼體發育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飼養管理的好壞決定蝌蚪的生長髮育、變態幼蛙的產出數量。初期為孵化後1~10d,可以投餵熟蛋黃等高蛋白流質飼料,用法為:將熟蛋黃揉碎,用水化開,以40目紗網過濾後定點投餵,早晚各一次,用量為每3000尾喂1個。並在投餵1h後,對養殖池水進行換水作 業,以確 保 水 質 清爽。5~6d後,可以投餵粉狀飼料,將粉狀飼製成團狀放於飼料盤中即可。生長前期為10~20d,雖然在這一期間,蝌蚪的消化功能仍不夠強大,但發育迅速,需要更多食物,所以這一時期也是影響蝌蚪存活率的關鍵時期。在飼料上必補充餌料,以滿足其生長髮育日常所需,主要以營養豐富的糊汁餌料為主,如蛋黃、玉米粉、4號粉,並輔以細嫩藻類植物等。同時在投餵過程中必須注意保持清爽的水質及時處理殘餌及糞便。一般認為20~50d為蝌蚪的生長中期,時期開始初步進行餌料馴化,確保蝌蚪從以植物性餌料為主轉變為以動物性餌料為主,管理上同樣需要保證水質,若養殖水温較低,打開加熱棒進行加温處理以縮短該期的時間。生長後期在50~78d,後期是蝌蚪變態的關鍵時期該時期蝌蚪開始出現前後肢,並有完全水生轉化至水陸兩棲。變態時,蝌蚪首先長出前肢,其後,尾部慢慢被吸收,此時蝌蚪停止攝食,故在保證提供充足食物的時候,也需要注意水質問題及投餵狀況。幼蛙剛剛完成變態時,各種器官還不很完善和發達,特別是捕食和運動器官,若得不到餌料補充極易發生死亡現 象,因此需要選擇適當的活體餌進行投餵。
2、日常管理
養殖蝌蚪的水質要求較高,故應該按時檢測水質狀況,在每次投餵後1~2h內將水體中殘餌及糞便清除,當發現水質出現問題時,必須及時換水,一般3~4d換一次。同時需要每天按時檢查養殖設施是否有損壞,及時清理入水口的過濾設施。每10~15d進行一次常規消毒,發現患病個體,及時進行隔離治療。死亡個體撈出後進行無公害處理。在例行檢查時,應注意蝌蚪發育狀況,生長時期不同的蝌蚪食性存在差異,所以需要將不同長階段的蝌蚪分開飼養,既有助於日常管理,也有利於蝌蚪發育。
3、病害防治
石蛙發生病害死亡的現象在自然環境中很難發現,由於多種因素影響,人工條件下病害發生為頻繁,且發病迅速,死亡率高達85%以,是人工養殖成敗的關鍵技術。高密度養殖的條下,病害造成的損失將會更加巨大。
蝌蚪養殖期間較為見的病有紅腿病水腫病,預防病害需要對養殖池進行定期 消毒,確保水質優良,必要時採用流水作業,高密度養殖環境中需要適當曝氣。當紅腿病發生時,可以用下方 :①0.01%的 硫酸銅溶液進行全池潑灑。②用5%鹽水浸泡10min。③用10%磺胺脒溶液浸泡24h。由 於紅腿病反覆性大,在當臨牀症狀消失 ,還應繼續用藥,水腫病可用青黴素加食鹽水浸泡1h,連續7d進行治療。 [4] 
參考資料
  • 1.    費梁,葉昌媛,江建平.中國兩棲動物彩色圖鑑.成都:成都出版集團 成都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378-379
  • 2.    費梁.中國動物志 兩棲綱 下 無尾目.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1376-1379
  • 3.    費梁.中國動物志 兩棲綱 下 無尾目.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1379-1382
  • 4.    姜宇棟, 王驥騰, 胡水鑫,等.棘胸蛙蝌蚪期的養殖技術[J]. 河北漁業, 2013(7): 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