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碼中心小學

鎖定
石碼中心小學始建於清光緒32年。前身為“私立錦江書院”,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更名為“錦江小學堂”,民國十五年(1926年)改名為“公立錦江小學”,增設高小班,民國三十年(1941年)後為“石碼區互助鎮中心國民學校”,1951年學校易名為“石碼笫二小學”,“文革”期間更名為“人民小學”,附設初中班,1980年改名為“石碼中心小學。龍海民眾一般稱呼石碼中心小學為“碼二
中文名
石碼中心小學
創辦時間
光緒32年
學    生
3000多人
高級教師
57 人

石碼中心小學學校規模

學校現有40個教學班,學生3000多人,教師121 人,高級教師57 人,是龍海市規模最大的一所小學,經過幾十年的風雨滄桑,勵精圖治,學校以其優美整潔的校園環境,備套齊全現代化的教學設施,穩定一流的教學質量,各具特色人才輩出的校園文化活動,走在龍海小學教育的前列,跨入50所名校行列。
學校的辦學目標:培養合格加特長人才,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建立完善電腦室、語音室、電子備課室、科技活動室、自然實驗室、音樂室、舞蹈室、圖書室、多媒體電教室、美術室等學生活動用室,激勵學生“我能行”,主動參與學習實踐活動,體驗成功的喜悦。學校成立了銅管音樂隊、書法、美術、武術等十幾個興趣小組,豐富了師生的課餘生活;“校園藝術節”、“校園歌手賽”、“田徑運動會”展示了師生的風采;“科技活動節”讓學生動手動腦,發展智力,增長才幹。學校“我能行”活動受到福建電視台〈公共頻道〉、〈海峽都市報〉、〈福建日報〉、〈閩南日報〉的專題採訪報道。

石碼中心小學文化傳統

學校的校訓:勤奮、守紀、求知、創新

石碼中心小學辦學理念

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端正教育思想,明確辦學理念,孜孜追求“培養合格加特長人才,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奮鬥目標,以“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敬業奉獻、爭創一流”的教育精神、“勤奮、守紀、求知、創新”、“堂堂正正做人、實實在在辦事” 的校訓激勵全體師生勤奮學習工作,“讓每個學生都説我能行”、“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辦學特色使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激勵廣大師生勤奮學習,嚴以律己,孜孜求知,積極進取,取得了豐碩的教育教學成果。

石碼中心小學學校榮譽

學校先後榮獲福建省示範小學、“嘗試教學法”全國先進單位、福建省文明單位、福建省文明學校、福建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漳州市文明單位、漳州市文明學校、漳州市小學新課程改革實驗基地、漳州市小學科技教育示範學校、漳州市教育系統示範家長學校、漳州市校園建設和管理先進單位、漳州市學校衞生工作先進單位、連年榮獲龍海市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美丞優教獎、連續五屆榮獲龍海市“素質杯”乒乓球賽團體冠軍、女子排球隊榮獲漳州市基層小學排球賽冠軍、福建省基層小學排球賽笫三名等光榮稱號。
2021年9月,入選福建省級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試點校名單。 [1] 
2021年12月,被認定為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平安校園。 [2] 

石碼中心小學領導

歷任校長:
錦江小學堂(1906年) 堂長:陳成金
龍溪縣錦江小學堂(1926年) 校長:林廷輝
石碼區互助鎮中心國民學校(1941年)校長:陳乙鴻
石碼笫二小學(1951年) 校長:柯淵琛 陳家仲 陳紹光
(1949年—1966年)
人民小學(1966年) 校長:蔡爾聰 蘇錦昌 沈家祥
(1967年—1976年)
石碼中心小學(1980年) 校長:高啓林(1976年—1995年)
鄭英詠(1995年—2002年)
陳昌安(2002年4月—至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