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溪村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龍西社區下轄村)

鎖定
石溪村,位於龍城街道東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5.7幹米。相鄰自然村有務地埔村、李星村、老圍村、新聯村。始建於清代,先祖巫若繡遷此建村。初名楊梅園,後改為石竅,人民公社時期更名為石溪。該村地處丘陵地帶,西北有大嶺古山,海拔92米;北面為清林徑水庫。現村於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在老屋旁邊重建。
中文名
石溪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龍西社區
地理位置
龍城街道東北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二區;1951年11月,屬第三區;1957年12月,屬龍崗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龍崗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龍崗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龍崗公社;1983年7月,屬龍崗區;1986年10月,屬龍崗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龍崗鎮;2004年,屬龍崗區龍城街道龍西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巫姓。先祖巫立宙由廣東龍川遷至歸善縣;清代,巫若繡由歸善遷至此地。2015年末,户籍人口240人,其中男性125人,女性115人;80歲以上15人,最年長者97歲(女);實際在村人口220人。非户籍外來人口29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31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52人,主要分佈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和加拿大。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紅薯、玉米、花生、大豆、甘蔗、龍眼、荔枝等。2002年村中建起第一棟廠房,村集體經濟迅速發展起來。現集體經濟以工商業、物業管理、廠房出租為主,個人以私宅出租、務工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等。村中有1棵樹齡21年的古荔枝樹,為國家三級古樹。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的煎堆、油角、糖環、蘿蔔粄,清明節的茶果、油果等。富民路經過該村。20世紀70年代中期通電,1989年通電話,1993年通自來水,2000年通互聯網,2008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村中有籃球場等。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23座。代表性民居有石溪東碉樓院,建於1923年,坐西朝東,面闊128米,進深58米,由碉樓、民居、古井等組成,共有4座碉樓和12排民居。碉樓一位於北邊一角,高4層,平面呈方形,頂飾藍帶,北面和南面頂部有錦鯉吐珠排水口,四面開窗,南面開十字形射擊孔;碉樓二位於中間,高3層,頂飾藍帶,平面呈方形,四面開窗;碉樓三位於西南角,高3層,頂部飾藍紅相間帶;碉縷四也位於西南角,高4層、天台女牆方桶式,頂飾紅帶,西北面有鯉魚吐珠排水口、橫條形射擊孔;旁邊有一口古井;民居以三間兩廊居多,均用三合土砌牆,硬山頂,整體保存一般。
石溪西碉樓院,始建於民國時期,坐北朝南,由兩座碉樓拖兩排屋組成。碉樓一位於北邊角,高4層,平面呈方形,頂飾藍帶,所帶民居五開間,檐壁飾山水、人物壁畫,脊飾博古;碉樓二位於東面,高3層,平面呈長方形,四面開有瞭望窗,帶一單間民居,房屋基本倒塌,保存較差。龍西社區石溪村、對面嶺村、老圍村巫姓共用建於老圍村的巫氏宗祠。每年除夕和正月初二,村民祭祖。
代表性人物:巫健(1929—),1949年7月參加粵贛湘邊縱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回鄉教書,先後在龍西小學、新生小學、龍崗中心小學任校長。 [1] 
參考資料
  • 1.    深圳市史志辦公室. 深圳村落概覽 第2輯 5 龍崗卷.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20.861-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