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霍爾木茲海峽

鎖定
霍爾木茲海峽(英語:strait of hormuz阿拉伯語: مضيق هرمز;波斯語:خیابان هولمز)是連接中東地區的重要石油產地波斯灣阿曼灣的狹窄海峽,亦是阿拉伯海進入波斯灣的唯一水道。海峽北岸是伊朗,有阿巴斯港;海峽南岸是阿曼,海峽中間偏近伊朗的一邊有一大島叫格什姆島,北方有霍爾木茲島等,皆是伊朗的島嶼 [1]  。南部屬阿拉伯人為主體民族阿曼國。
霍爾木茲海峽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國家間文化、經濟、貿易的樞紐,16世紀初葡萄牙帝國開始入侵該地區,其後成為英國、荷蘭、法國、俄國等爭奪的重要目標。作為當今全球最為繁忙的水道之一,霍爾木茲海峽又被稱為世界重要的咽喉,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和戰略地位,是海灣地區石油輸往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每年有大量的石油從這裏運出,因此霍爾木茲海峽被譽為西方的“海上生命線”、“世界油閥”、“石油海峽”。
格什姆島:中國參建格什姆石油碼頭、租借油庫。
恰巴哈爾港:大體靠近巴基斯坦的伊朗港口,中國和印度都有投資,類似於巴基斯坦的著名港口瓜德爾港
霍爾木茲海峽是伊朗和其他海灣產油國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出口原油的通道之一。全球大約三分之一的海運原油貿易依賴這一海峽 [2] 
因為石油被稱為工業血液,中東地區的波斯灣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多的地區,且霍爾木茲海峽是波斯灣到印度洋的唯一出口。所以霍爾木茲海峽一旦關閉,全球的工業將會受到致命影響。
中文名
霍爾木茲海峽
外文名
strait of hormuz
別    名
石油海峽
所屬地區
伊朗的島嶼;阿曼的北部
地理位置
阿拉伯半島阿曼角與伊朗南部之間
面    積
長約150千米,寬56~125千米
氣候條件
熱帶沙漠氣候
周邊國家
伊朗,阿曼
國際意義
西方國家的能源生命線
平均水深
70米
最深處
219米
海水温度
21.8℃~31.6℃

霍爾木茲海峽地理環境

霍爾木茲海峽位置境域

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Hormuz Strait)位於亞洲西南部,介於伊朗阿拉伯半島的阿曼角之間,東接阿曼灣,西連海灣(伊朗人稱之為波斯灣,阿拉伯人稱之為阿拉伯灣),形似人字型,是波斯灣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形似人字型,東西長約150千米,南北寬56~125千米,平均水深70米,最淺處10.5米,最深處219米。海峽中多島嶼、礁石和淺灘。

霍爾木茲海峽鹽度洋流

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2張)
霍爾木茲海峽,由於蒸發量遠遠大於降水量,結果增大了海峽內海水鹽度,達37~38‰,波斯灣鹽度達38~41‰。海峽和波斯灣鹽度大於阿曼灣,產生了海水密度梯度,引發阿曼灣鹽度較小的海水通過海峽表層流向波斯灣,而波斯灣鹽度較大海水通過海峽底層流向阿曼灣。霍爾木茲海峽自古就是東西方國家間文化、經濟、貿易的重要交通樞紐

霍爾木茲海峽地形地貌

霍爾木茲海峽,東西長約150千米,最寬處達97公里,最狹處只有38.9公里;南北寬56~125千米,平均 水深70米,最淺處10.5米,最深處219米。海峽中多島嶼、礁石和淺灘。

霍爾木茲海峽氣候狀況

海峽地處副熱帶,屬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乾燥,表層水温年平均為26.6℃,最熱月(8月)達31.6℃,最冷月 (2月)為21.8℃。高温、乾燥增強了海水蒸發,而年降水量只300毫米,結果增大了海峽內海水鹽度,達37~38,波斯灣鹽度達38~41。

霍爾木茲海峽名稱由來

在霍爾木茲海峽區域,霍爾木茲島是比較小的島子(格什姆島最大),而且它南方有拉熱克島(拉臘克島),拉熱克島阿曼角之間才是主航道,怎麼用霍爾木茲命名這個重要海峽?因為:中古時期,它是波斯灣最重要的貿易中心(所以當時國際市場上方便地用它稱呼它所在區域的大海峽為霍爾木茲海峽,成為歷史傳統,如馬六甲海峽之名的來源一樣)。
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的得名,有幾種不同的説法。
一種説法是,1100年阿拉伯人在海峽中的霍爾木茲島上建立了霍爾木茲阿拉伯王國,海峽由此得名。
另一種説法是,霍爾木茲島是波斯民族的薩桑王朝第四位國王的名字,“霍爾木茲”在波斯語中意為“光明之神”。
還有一種説法是,遠在古希臘時代,希臘人建立的馬其頓王國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派大將霍爾木茲雅率艦隊出沒於此,並在海峽中的一個無名島上停泊。後來為了紀念這位艦隊統帥,便把他的名字“霍爾木茲雅”作為海峽和那個無名島的名字。以後,這個希臘人的名字慢慢阿拉伯化,變成了今日的“霍爾木茲”。
此外,也有人認為“霍爾木茲”一名來源於葡萄牙人。1506年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後,發現這一帶貿易興隆,用葡語名之為ORMUCHO,意為這裏金子多,後來ormucho就演變為海峽名。

霍爾木茲海峽戰略地位

霍爾木茲海峽戰略咽喉

國際石油運輸通道——波斯灣石油通往西歐、美國、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東西方國家間文化、經濟、貿易的樞紐。
波斯灣沿岸石油運輸路線
1、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日本
2、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歐洲或美國
3、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歐洲或美國
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自古就是東西方國家間文化、經濟、貿易的樞紐,特別在海灣地區成為世界石油寶庫之後,平均每8~10分鐘就有1艘海輪駛過海峽,該海峽是波斯灣石油通往西歐、美國、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 。霍爾木茲海峽位於亞洲西部,介於阿曼穆桑達姆半島伊朗之間,東接阿曼灣,西連波斯灣(簡稱海灣,阿拉伯人稱阿拉伯灣)。由於它是波斯灣進入印度洋的必經之地,因此有“海灣的咽喉”之稱。
阿曼的穆桑代姆半島突出於海峽水域,海峽呈彎弓形狀。海峽連波斯灣一端,以穆桑代姆半島西側的謝赫、馬蘇德角向北延伸至伊朗海岸以南的亨加姆島為界;接阿曼灣的一端,以穆桑代姆半島東側的代巴角延伸至伊朗海岸的達馬蓋山為界。海峽中分佈着格什姆島霍爾木茲島、亨加姆島(屬伊朗)和賽拉邁島、埃奈姆島、穆桑代姆島(屬阿曼)等。海峽不經常漲潮,這主要與波斯灣口形狀有關。自古以來,霍爾木茲海峽就是交通、戰略要地。16世紀初葡萄牙開始入侵,其後成為英國、荷蘭、法國、俄國等爭奪的重要目標,現仍為霸權主義者所覬覦。
複雜的海峽環境使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成為可能
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
首先,這個海峽內有很多島嶼、暗礁和淺灘,安全航道只有幾公里寬,平均深度不足30米,使得巨型油輪和重型軍艦通行時必須異常小心。實踐證明,這裏並不適合大型艦隻的快速展開,但是利用岸基火力和導彈卻能輕易控制海峽,利用水面佈雷和沉船設障的方法也能有效地阻塞航道。2007年1月發生的美國核潛艇與日本油輪相撞事件,就是生動的例證。 [3] 
其次,伊朗在海峽北岸部署了重兵,設置了包括射程達360公里的近百枚反艦導彈短程彈道導彈陣地,百餘艘各型船隻在海峽附近遊弋。同時,伊朗空軍又擁有美俄兩國現役主力型號戰機,具有較強的突擊力。一旦伊朗遭到西方國家的軍事打擊,便可以隨時切斷霍爾木茲海峽向西方的石油通行。 [3] 
另外,歷史原因迫使伊朗同波斯灣其他國家難以盡棄前嫌,從而可能限制其他國家的石油輸出。1979年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建立起共和國後的伊朗引起了周圍國家的警覺。歷經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後,雖然海灣局勢已趨於緩和,但曾經的舊怨給伊朗在處理海峽問題時造成了難以逾越的心理障礙 [3] 

霍爾木茲海峽交通要塞

海峽航拍圖 海峽航拍圖 [4]
霍爾木茲海峽位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南部之間,形似人字型,是波斯灣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東西長約150千米,最寬處達97公里,最狹處只有38.9公里;南北寬56~125千米,平均水深70米。作為通往海灣地區的一條要道,霍爾木茲海峽是全球水域中最為重要的一條航道。每天,數以百萬桶計的石油都要通過這條航道運往世界各地。
美國能源信息署(EnergyInformationAdministration)統計,霍爾木茲海峽承擔着全球近40%石油的出口供應。平均每五分鐘就有一艘油輪進出海峽。在美國能源信息署就估計,通過霍爾木茲海峽運出的原油每天可達1340萬桶。除此以外,大約每天還有200萬桶其他的原油產品需要通過該航道運輸,包括燃油、液化天然氣等等。 [5] 
作為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卡塔爾每年需要通過霍爾木茲海峽向亞洲和歐洲等國出口3100萬噸液化天然氣。而海灣地區產油國90%以上的原油都需要通過這條航道向外出口。而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預計,到2020年,每天由霍爾木茲海峽經過的原油將翻倍,達到每天3000萬桶至4000萬桶。不僅如此,霍爾木茲海峽對於美國還有着特別重要的意義。除去原油因素,美軍還必須依靠霍爾木茲海峽向伊拉克以及其他海灣地區國家輸送武器彈藥和部隊供給。 [5]  因此,美軍中央司令部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保障海灣地區原油和能源供應渠道的暢通。

霍爾木茲海峽石油門户

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正扼波斯灣出口,是盛產石油的波斯灣的門户,在戰略上和航運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波斯灣沿岸產油國的石油,絕大部分通過這個海峽輸往西歐、澳大利亞、日本和美國等地。這些產油國除了伊拉克和伊朗外,還有科威特、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巴林沙特阿拉伯,它們共同負擔着西方石油消費國的60%的供應量。每天都有近200條油輪運載這些國家的大約2000萬桶的原油通過海峽。由於它是油船來往的重要通道,它一旦被切斷,西方經濟就會遇到致命威脅,因此,它被視為西方國家的“生命線”也歷來是帝國主義列強企圖控制的重要目標。 [6] 
國際石油運輸通道。波斯灣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 [6] 
霍爾木茲海峽是伊朗和其他海灣產油國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出口原油的通道之一。全球大約三分之一的海運原油貿易依賴這一海峽 [2] 

霍爾木茲海峽軍事熱點

美軍航母羣進入霍爾木茲海峽 美軍航母羣進入霍爾木茲海峽
美軍航母羣2007年05月23日通過霍爾木茲海峽,這是自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以來美軍規模最大的一次日間集訓。美國海軍當天就在伊朗海岸線展示了其軍事力量。載有大約1.7萬人的9艘美軍軍艦當天進入海灣,舉行罕見的日間集訓。美國海軍官員説,這是自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日間集訓。與此同時,伊朗地面部隊從22日上午開始的為期3天的大規模軍事演習正在伊朗南部的法爾斯省進行。美軍航母羣進入霍爾木茲海峽。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幹事巴拉迪向安理會提交伊朗核問題進展報告。報告稱,伊朗不僅沒有在聯合國安理會第1747號決議要求的最後期限前停止鈾濃縮,反而擴大了核活動。海灣局勢一時風雲再起。如果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其後果將不堪設想。
1.“見證世界最強大軍艦”
格林尼治時間2007年05月23日3點55分(北京時間2007年05月23日上午11時55分),由“斯坦尼斯”號航空母艦和“尼米茲”號航空母艦引領的美國海軍航空母艦戰鬥羣穿過霍爾木茲海峽。同時,“好人裏察”號攻擊艦及其自有的航空母艦戰鬥羣也緊隨其後,後者包括載有1.7萬名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和水手的登陸艦。美國海軍官員説,美軍沒有提前通報伊朗方面這次行動。他們還表示,派遣第二艘航母是最後才拍板決定的,但沒有詳述理由。在穿越霍爾木茲海峽前,艦艇編隊指揮、美國海軍少將凱文·奎因在斯坦尼斯號航母上稱,作為很早制訂的計劃的一部分,這些軍艦穿越海峽後將進行軍演,此舉是為打消鄰近國家疑慮,確信美國將“保證地區安全”。“一直存在國家或非國家團伙封鎖一條國際海峽的危險,尤其是針對霍爾木茲海峽的危險。”奎因説。美軍艦隊還在行進途中發佈一份公開聲明,呼籲所有船員“見證這些世界最強大的軍艦”。為了不引起注意,大多數美軍軍艦通常選擇在夜間穿越海峽,也很少如此大規模行動。
2.伊朗演習地面防禦
就在美國艦隊穿過霍爾木茲海峽的同時,伊朗地面部隊從2007年05月22日上午開始的為期3天的大規模軍事演習正在伊朗南部的法爾斯省熱烈進行。伊朗伊斯蘭革命衞隊的地面部隊副指揮官穆罕默迪説,舉行此次軍事演習的目的是為了紀念西南部城市霍拉姆沙赫爾解放25週年,參加軍演的人員主要是來自17所地面部隊軍事院校的學員和教官。穆罕默迪説,軍演將演練地面部隊多種戰術,包括地面防禦和反直升機空降行動等。此外,反直升機武器、肩扛式導彈發射器和多種穿甲武器等新式國產武器也在軍演中使用。伊朗陸軍司令達德拉斯准將在演習時表示,伊朗武裝部隊已經作好抵抗外來侵略的準備,以維護本國的領土完整。1982年5月24日,伊朗宣佈取得兩伊戰爭中的最大勝利之一,就是成功收復被伊拉克軍隊佔領一年多的霍拉姆沙赫爾

霍爾木茲海峽戰略價值

由於它是海灣與印度洋之間的必經之地,霍爾木茲海峽素有“海灣咽喉”之稱,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和航運地位。海灣沿岸產油國的石油絕大部分通過這一海峽輸往西歐、澳大利亞、日本和美國等地,合計承擔着西方石油消費國60%的供應量,因而西方國家把霍爾木茲海峽視為“生命線”,稱之為“石油海峽”。在海灣地區成為世界石油寶庫之後,每天有400萬噸石油通過海峽運往世界各地,約佔世界石油出口量的1/3,是波斯灣石油通往西歐、美國、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 。被稱為世界重要的咽喉,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和戰略地位
控制霍爾木茲海峽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掐住世界經濟的命脈,這無疑是伊朗對抗美國的最大籌碼。如果伊朗封鎖海峽,無疑會給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費國沉重的打擊。
從伊軍自身防禦的角度上看,霍爾木茲海峽是通往伊朗內陸的主要屏障。強大的岸基火力是伊朗控制霍爾木茲海峽的利器,海峽的特點適合以陸制海,伊朗海軍及革命衞隊即使不出動艦艇,只依託岸防火力就可對海峽形成三面威脅。如果在水上作戰,依據霍爾木茲海峽的地理特點,狹小的水域限制了大型軍艦的威力,因此伊朗可充分發揮海軍艦艇小、靈活的特點,採取羣狼戰術攻擊敵方大型艦船。
2012年當地時間11月4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衞隊波斯灣地區啓用了一處新的海軍基地。伊朗軍方稱,這個新的基地將加強伊朗海軍在波斯灣地區的力量,意在加強對霍爾木茲海峽的控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