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民

(文學家)

鎖定
石民(1901—1941),湖南邵陽人。字影清,詩人、翻譯家、散文家、編輯。
中文名
石民
職    務
文學家
出生日期
1901年
逝世日期
1941年

石民人物介紹

石民自幼聰明好學,儀表英俊,在親友中有才子之稱。1924年,畢業於長沙嶽麓中學,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大學英語系,當時在英語系任教授的有林語堂、葉公超、陳西瀅、温源寧、徐志摩等,同級或上下年級同學有胡風、廢名、梁遇春、張友松、尚鉞、遊國恩、馮至等。1928年畢業,獲得文學學士學位。1929年赴上海,在北新書局任編輯,曾編輯《北新月刊》、《青年界》等。石民學生時代即開始詩歌創作和翻譯,1930年前後,在文壇尤為活躍,不少詩歌、翻譯、散文發表在《語絲》、《駱駝草》、《文學雜誌》、《北新》、《青年界》、《現代文學》、《國民文藝》(武昌)、《大俠魂》、《民立學生》、《現代學生》等報刊上,與廢名、梁遇春齊名,可稱作是″駱駝草三子″,且與魯迅、胡風交往甚密。1932年11月在南京與尹藴緯結婚,二人伉儷情深。1936年到武漢大學任教。1938年隨校內遷四川樂山,不久因肺病加劇告假,回原籍醫治,1941年初病逝。

石民詩集

著有詩集《良夜與噩夢》,譯有《曼儂》(與張友松合譯)、《巴黎之煩惱》、《德伯家的苔絲》、《憂鬱的裘德》(亡佚)、《他人的酒杯》(詩集)等,編著有《古詩選》、《北新英語文法》等多種教材,單篇譯作、散文創作大約有近百篇。

石民文壇齊名

在石民不長的文學生涯中,最值一提的是他與廢名、梁遇春一起走上文壇,在二三十年代的文學史上留下共同奮進的身影。三人的性格有些不同,各自的文體偏好也不同,卻能走到一起,這真是文壇佳話。

石民研究與回憶石民的文章

研究與回憶石民的文章就筆者所見有張文亮1929年發表在《語絲》第5卷第18期上的《評石民底良夜與噩夢》、梁遇春《致石民信四十一封》、馮健男《我的叔父廢名·石民》、梅志《有關石民情況的兩封信》、唐甫之《懷念石民》、石景荃《對<懷念石民>一文的訂正與補充》等6篇,石民詩作有7首收在孫玉石所編《象徵派詩選》中得以問世,《新詩鑑賞辭典》等詩選有輯錄並作賞析。

石民著譯書目

石民著譯書目(眉睫整理)
1. 《良夜與噩夢》 1929年 北新書局 注:收新詩、散文詩47首,其中譯詩6首。
2. 《文藝譚(英漢對照)》 1930年 北新書局 注:[日]小泉八雲原著,石民譯註,收《論生活和性格對於文學的關係》、《論創作》、《論讀書》、《略論文學團體之濫用與利用》等4篇論文。
3. 《英國文人尺牘選(英漢對照)》 1930年 北新書局 注:石民譯註,選18世紀初至19世紀末英國15位文人的書信各一至七篇。
4. 《散文詩選(英漢對照)》 1931年 北新書局 注:[法]波德萊爾原著,石民譯註。
5 《返老還童(英漢對照)》 1931年 北新書局 注:[美]霍桑原著,傅東華、石民譯註,收《返老還童》、《美人,黃金,威權》兩個短篇 。
6. 《初級中學北新英文法》 1932年 北新書局 注:石民編 。
7. 《詩經楚辭古詩唐詩選(英漢對照)》 1933年 北新書局 注:英譯文為英國H.A.Giles和A.Waley及日本小煙薰良所譯,1982年香港中流出版社出版影印本 。
8. 《詩選》 1933年 北新書局 注:石民編注,古典詩歌集,為中學國語補充讀本。
9. 《他人的酒杯》 1933年 北新書局 注:石民譯,收《野花之歌》、《愛之秘》、《病薔薇》、《渾噩之占卜》、(?英?W.Blake)《從陰霾裏,從陰霾裏》、《歌》、《登臨》、《秋情詩》、《愉快的死者》、《無題》(?法?H.deRegnier)以及海涅、萊蒙托夫、馬雅可夫斯基等人的詩作36首 。
10. 《巴黎之煩惱》 1935年 生活書店 注:[法]波德萊爾原著,石民譯,書名原文?Le spleen de Paris,據.Symonsr 英譯本並參照法文原本譯出,內收散文詩51首。
11. 《曼儂》 1935年 中華書局 注:[法]卜萊佛原著,石民、張友松合譯,書名原文?Histoire du chevalier des grieux et manon lescaut,長篇小説,據英譯本轉譯,此前也應出版過,見梁遇春致石民信。
12. 《高中英文萃選》 1943年 北新書局 注:石民編,共三冊,分為《高中英文萃選(一)(二)(三)》。
13. 《德伯家的苔絲》 未詳 14. 《憂鬱的裘德》(亡佚) 1942年 三户圖書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