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樑夜月

鎖定
“石樑”指東門外方浜(今東門路)上的石橋。明弘治進士陸深於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捐銀400兩、米千石所建。該橋為拱橋,有3個環洞,24級石階,欄上刻祥雲圖案,稱“萬雲橋”。因陸深曾任職國子監,又稱“學士橋”。清乾隆年間李行南詩云:“桂尊環餅答秋光,處處氤氲朝斗香。
中文名
石樑夜月
所屬地區
東門外方浜(今東門路)
建設成果
石樑夜月
“石樑”指東門外方浜(今東門路)上的石橋。明弘治進士陸深於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捐銀400兩、米千石所建。該橋為拱橋,有3個環洞,24級石階,欄上刻祥雲圖案,稱“萬雲橋”。因陸深曾任職國子監,又稱“學士橋”。清乾隆年間李行南詩云:“桂尊環餅答秋光,處處氤氲朝斗香。結伴良宵出城去,陸家橋上月如霜。”每當中秋夜,皓月當空,水、橋、月相映成趣,尤以“月影穿環”景色最為別緻。人們來此焚香祭月,橋兩端各置數十隻香斗,煙霧在月光中繚繞,香氣彌散數里之外。後人以集句詠此景:“萬里風煙接素秋(杜甫),月華星彩坐來收(杜荀鶴),水晶簾外金波下(沈?期),幾度高吟寄水流(譚用之)。”清末填方浜時,石橋拆除,“石樑夜月”之景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