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榕亞系

鎖定
石榕亞系,灌木,高1-2.5米;樹皮深灰色;小枝,葉柄密生灰白色粗短毛。
中文學名
石榕亞系
植物界
桑科
榕屬

石榕亞系亞系概述

石榕亞系
Subser. Basitepalae Corner
中國植物誌>> 第23(1)卷 >> 桑科 Moraceae >> 榕屬 Ficus
亞系2.石榕亞系
Subser. Basitepalae Corner in Gard, Bull. Sing. 21: 43, 1 15, 120. 1965.
癭花無子房柄,稀有柄,花被片十分短於子房柄;雌花花被片短於子房。 [1] 
我國有下列2種。
約4種。
模式種:Ficus abelii Miq. [1] 

石榕亞系下級物種

1、石榕樹 Ficus abelii Miq.
葉紙質,窄橢圓形至倒披針形,長4-9釐米,寬1-2釐米,先端短漸尖至急尖,基部楔形,全緣,表面散生短粗毛,成長脱落,背面密生黃色或灰白色短硬毛和柔毛,基生側脈對生,側脈7-9對,在表面下陷,網脈在背面明顯;葉柄長4-10毫米,被毛;托葉披針形,長約4毫米,微被柔毛。榕果單生葉腋,近梨形,直徑1.5-2釐米,成熟時紫黑色或褐紅色,密生白色短硬毛,頂部臍狀突起,基部收縮為短柄,基生苞片3,三角狀卵形,被毛,總梗長7-10毫米,被短粗毛;雄花散生於榕果內壁,近無柄,花被片3,短於雄蕊,雄蕊2或3,長短不一,花葯長於花絲;癭花同生於一榕果內,花被合生,先端有3-4齒裂,子房球形,略具小瘤點,花柱側生,短;雌花無花被,花柱近頂生,長,柱頭線形。瘦果腎形,外有一層泡狀粘膜包着。花期5-7月。 [1] 
產江西、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湖南。尼泊爾、印度東北部(阿薩姆)、孟加拉國、緬甸、越南也有分佈。
2、地果 Ficus tikoua Bur.
匍匐木質藤本, 莖上生細長不定根,節膨大;幼枝偶有直立的,高達30-40釐米,葉堅紙質,倒卵狀橢圓形,長2-8釐米,寬1.5-4釐米,先端急尖,基部圓形至淺心形,邊緣具波狀疏淺圓鋸齒,基生側脈較短,側脈3-4對,表面被短刺毛,背面沿脈有細毛;葉柄長1-2釐米,直徑立幼枝的葉柄長達6釐米;托葉披針形,長約5毫米,.被柔毛。榕果成對或簇生於匍匐莖上,常埋於土中,球形至卵球形,直徑1-2釐米,基部收縮成狹柄,成熟時深紅色,表面多圓形瘤點,基生苞片3,細小;雄花生榕果內壁孔口部,無柄,花被片2-6,雄蕊1-3;雌花生另一植株榕果內壁,有短柄。無花被,有粘膜包被子房。瘦果卵球形,表面有瘤體,花柱側生,長,柱頭2裂。花期5-6月,果期7月。
產湖南(龍山)、湖北(南漳、十堰、宜昌以西)、廣西(大苗山)、貴州(納雍)、雲南、西藏(東南部)、四川(木裏、屏山等)、甘肅、陝西南部。常生於荒地、草坡或岩石縫中。印度東北部(阿薩姆)、越南北部、老撾也有分佈。
榕果成熟可食;又是水土保持植物。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