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景芳

鎖定
石景芳(1912年-1942年),山東省無棣縣人。1930年,石景芳考入山東省立第四中學。1937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受魯北黨組織的委託,秘密創建無棣縣基層黨組織。9月,石景芳任中共無棣縣工作委員會書記。1938年,他前往東光縣創建抗日根據地。同年10月,任東光縣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縣長。此後,歷任魯北行政委員會主任、冀南六專署專員、冀魯邊區一專署專員、冀魯邊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 [1] 
1942年夏,日軍集結重兵對冀魯邊區抗日根據地進行大“掃蕩”。6月18日,石景芳率領地委、專署機關幹部和警衞連百餘人,與日軍周旋轉移到東光縣四柳林村一帶。次日拂曉,石景芳所部被數倍於己的日軍圍困,石景芳率領將士與日軍展開英勇搏鬥,終因寡不敵眾,壯烈犧牲。 [1] 
2014年9月1日,石景芳被列入民政部公佈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羣體名錄 [2] 
中文名
石景芳
別    名
石宗玉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山東省無棣縣
出生日期
1912年
逝世日期
1942年

目錄

石景芳人物生平

石景芳,原名石宗玉,字景芳.1912年生於無棣縣水灣鎮劉風台村。在父親的影響下,石景芳從小就養成了不畏強權、愛憎分明、急公好義的性格。1928年冬,石景芳考上了無棣縣立第一高小。1930年夏,他又考入山東省立第四中學。在校期間,他開始閲讀一些革命書籍,接受革命思想教育。1933年夏,他升入本校高中部學習。在校期間石景芳以學生自治會的名義,發動學生與學校當局展開了激烈的鬥爭,終於迫使反動校長低頭認罪。後石景芳又考入北平宏達中學。1935年,由於日本侵華形勢日趨緊張,石景芳被迫退學回鄉。 [3] 
石景芳回鄉後,在本縣吳店、小山等村任短期小學教員。他和進步青年關星甫、關榮亭等人為響應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抗日救國號召,在劉風台小學成立了“友誼讀書會”,發動和組織羣眾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傳播馬列主義和革命思想。後來,讀書會的大部分人蔘加了冀魯邊區抗日部隊——華北民眾抗日救國軍,其中不少人成了這支抗日武裝的骨幹分子,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1937年2月,石景芳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他以無產階級先鋒戰士的姿態,投入到中國人民解放的偉大斗爭之中。 [3] 
七七事變前夕,他不顧國民黨地方當局的阻撓破壞,與關星甫、馮景恩等人組織了無棣縣抗日救亡會,會員發展到800多人,使抗日救亡運動在全縣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1937年8月,根據抗日形勢發展的需要,在魯北特委的領導下,石景芳和關星甫等主動與津南特委馮景恩、於梅仙取得了聯繫,成立了中共無棣縣工作委員會,石景芳任宣傳委員。不久,石景芳被任命為無棣縣工委書記。在此期間,根據黨的指示,石景芳積極發展武裝力量,開展武裝抗日鬥爭。他組織了40餘人的武裝部隊,在無棣西部與敵偽展開了英勇的鬥爭。 [3] 
1938年2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國民革命軍別動總隊第31遊擊支隊攻克無棣縣城,石景芳帶領抗日武裝加入第31支隊,被編入第3路軍第3大隊。7月,石景芳任第31支隊政治特派員。他壯大了革命隊伍,為鞏固發展抗日根據地作出了貢獻。 [3] 
石景芳紮根羣眾,顧全大局,有勇有謀,深受東光人民的尊敬和愛戴。1939年10月,石景芳以絕對優勢當選為東光縣民主抗日政府縣長。 [3]  同月,他還被評選為抗日民主政府模範縣長。1941年,石景芳調任冀魯邊區第一專署專員兼軍分區司令員。他認真貫徹黨的方針、政策,擴大統一戰線;推行合理負擔、減租減息等法令條例,改善羣眾生活。被冀魯邊區行政委員會評為推行政策法令的模範工作者。 [4] 
1942年5月,侵華日軍華北最高指揮官岡村寧次親率5萬兵力,對冀中開始了瘋狂的大“掃蕩”。6月19日拂曉,日軍集結重兵分四路包圍了一專署、一地委駐地大單家。石景芳在中彈負傷的情況下仍忍着劇痛,繼續組織機關、連隊轉移突圍,並與敵人展開了肉搏戰。戰鬥從拂曉打到中午,由於寡不敵眾,石景芳等人全部壯烈犧牲。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