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峽龍眼

鎖定
石硤龍眼(學名:Dimocarpus longan 'Shixia')又名十葉、石圓、脆肉等。原種出自廣東南海平洲,是栽培歷史悠久的鮮食名種,廣泛傳播至廣東、廣西等地。
1829年清代趙古農擇《龍眼譜》記述“粵之龍眼,當十葉為第一,十葉之名,俗化作石硤,石與十音類,硤與叶音似,其實此種則名十葉,蓋凡龍眼葉或七片八片一椏不等,而此則一椏不等,故因以別其種也。石硤龍眼有3個品系:黃殼石硤、青殼石硤與宮粉殼石硤。
拉丁學名
Dimocarpus longan 'Shixia' [1]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無患子目
無患子科
石峽龍眼

石峽龍眼形態特徵

石峽龍眼
石峽龍眼(5張)
龍眼是中國南部和東南部著名果樹之一,常與荔枝相提並論,龍眼的栽培品種不如荔枝的多,比較受好評的有廣東的石峽龍眼,福建的普明庵、烏龍嶺和油潭本等,後兩個品種不但品質好,而且生長力強,適於山地栽培。
石硤龍眼又名十葉、石圓、脆肉等。原種出自廣東南海平洲,是栽培歷史悠久的鮮食名種,廣泛傳播至廣東、廣西等地。1829年清代趙古農擇《龍眼譜》記述“粵之龍眼,當十葉為第一,十葉之名,俗化作石硤,石與十音類,硤與叶音似,其實此種則名十葉,蓋凡龍眼葉或七片八片一椏不等,而此則一椏不等,故因以別其種也。又凡龍眼莖幹其皮膚皆泡起如鱗,惟十葉皮泡細如薯皮,核色如金漆,他種核則如黑漆耳。其肉白而脆,其味香而甜,剝去其殼以紙裹之,行數里而紙不濕,此真十葉也,曬子食幹,則肉縐如縐紗,經火培則不縐,味且減矣。
石峽龍眼主要有3大色系,分別為黃殼石硤、青殼石硤與宮粉殼石硤。

石峽龍眼生長環境

生長力強,適於山地栽培。

石峽龍眼分佈範圍

中國南部和東南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