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奮墓

鎖定
位於温縣嶽村鄉楊莊北地,是漢代石奮及其四個兒子的墓羣。2008年6月河南省政府公佈石奮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石奮墓
保護級別
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2] 
文物位置
河南省焦作市温縣嶽村鄉楊莊北地 [1] 

石奮墓文物沿革

石奮墓 石奮墓
據《萬石君家譜》記載,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大雨不休,破壞房舍甚多,石家人拆除破房時,在牆內發現一瓷罐,罐口蓋着一個碗,打開後是《萬石君家譜》。與傳世的家譜相比,只開頭多了一篇元代温縣縣尹劉天祿所寫的《萬石君忠孝記》一文。此文中言:“今者奉簡命來宰是邦,無時安息。適至邑西登其堂,刮目而視,祠宇煌煌而整潔,碑誌昭昭而顯明,意萬石君必多令嗣,及詢其後裔,侍者對曰僅石闊天父子恭謹奉祀,餘不禁心傷曰,大生之天於忠臣孝子之裔竟至無多,天心何其太忍也!繼而思之,今雖無多而春有祀秋有嘗,萬石君亦可永享弗替矣。”可見元代萬石君祠堂尚煌煌可觀,碑刻眾多。至清代乾隆六年(1741年),石奮裔孫石永恭自温縣到河南省城開封,找到河南佈政史趙誠,懇請他為萬石君石奮墓撰文立碑。趙誠敕令温縣知縣張承謨調查實情,修整萬石君墓及祠堂。張承謨遵照辦理,不僅修整了石奮墓及祠堂,而且酌撥黃河灘地百畝,以其税賦給石永恭作為祭掃之用,趙誠也親寫碑文豎立於石奮墓前。據《温縣誌稿》載張承謨《萬石君祠記》一文,修整後,石奮墓田巍峨高聳,祠宇整潔輝煌,不但是本縣人民學習的榜樣,而且往來縉紳也會瞻仰流連,生出景仰羨慕之情,可以教導世道人心。石奮祠原在今温縣四街新興市場以東,現已不存。據老輩人講,石奮祠在上世紀60年代初尚保留有部分建築,祠堂山門前有圓形石鼓門墩,大門兩旁檐下各立數通石碑,石碑外設以木柵欄保護。可惜“文革”期間被拆毀,碑刻流失無存。 [2] 

石奮墓墓主簡介

石奮河內郡温縣(今河南温縣西南)人,以孝謹聞名於世,與其四個兒子均為二千石高官,被漢景帝稱為“萬石君”。司馬遷在《史記》中為石奮列傳,稱其“萬石君家以孝謹聞乎郡國,雖齊魯諸儒質行,皆自以為不及也”。 [2] 

石奮墓文化意義

石奮是中華石姓的祖先,温縣是石姓的發祥地。2007年3月31日,世界石氏文化研究會成立大會在温縣召開,來自9個省的石姓代表及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大會通過了《温縣世界石氏文化研究會章程》。成立大會結束後,與會代表在石奮的墓冢前舉行了祭拜儀式。2008年10月,石奮墓晉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揭碑儀式暨首屆世界石氏祭祖大典在石奮墓前舉行,來自美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和我國的200餘位石氏宗親參加。隨着世界石姓宗親經常聯繫交流,加快石姓文化研究步伐,石奮的忠孝美德得以廣泛傳播,也提升了温縣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