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堆鎮

鎖定
石堆鎮,隸屬於山東省濰坊市安丘市,地處安丘市東部,南與景芝鎮以206國道為界,西與金家子鎮接壤,西北、北與大汶河旅遊開發區相連,東北與峽山區王家莊街道毗鄰。 [1]  區域總面積66.26平方千米 [3]  。截至2019年末,石堆鎮户籍人口為39217人。 [3]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以前,屬安丘縣第三區。1958年2月,撤區,劃為石堆、甘泉2鄉;1994年,撤鄉設石堆鎮。 [1]  截至2020年6月,石堆鎮轄4個社區、47個行政村。 [2]  鎮人民政府駐石堆村。 [1] 
截至2019年末,石堆鎮有工業企業30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以上的綜合超市商店或超市6個。 [3] 
中文名
石堆鎮
行政區劃代碼
370784112000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省安丘市
地理位置
安丘市東部
面    積
66.26 km²
下轄地區
4個社區、47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石堆村
電話區號
0536
郵政編碼
262103
人    口
39217人(截至2019年末)

石堆鎮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以前,屬安丘縣第三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5月後,境域北部屬淮安縣古城區,南部屬淮安縣甘泉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初,古城區改稱石堆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5月,石堆區撇銷,南部屬甘泉區,西部屬十里區,東部屬孫孟區。
1952年,屬安丘縣第七區。
1955年9月,改稱石堆區。
1958年2月,撤區,劃為石堆、甘泉2鄉;同年9月,2鄉合併,成立石堆公社。
1984年4月,撤銷公社,改置石堆鄉。
1994年,撤鄉設石堆鎮。 [1] 

石堆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石堆鎮轄石雄村、橋上村、王集村、季戈莊、邵家莊、西河窪、兵馬營、甘泉店子、大坡莊、東王里居、杜家坡莊、古路官莊、大蓮池、後留晃、趙家下坡、山後村、麻埠莊、梯民村、桃園、婁戈莊、石人坡、東河注、孟家莊、日泉、阿洛、石家莊子、西王里居、張家坡莊、西蓮池、前留晃、大下坡、馬家下坡、東柳杭、西前孟戈莊、東前孟戈莊、東後孟戈莊、大亭子、王家亭子、董家下坡、桃園官莊、西后孟戈莊、馬踏泉村、馬家亭子、高家下坡、宿家埠、石溝村、岳家47個村民委員會。 [1] 
截至2020年6月,石堆鎮轄4個社區、47個行政村:石堆村 、 梯門村 、 橋上村 、 桃園村 、 王集村 、 婁戈村 、 季戈村 、 石人坡村 、 邵家莊村 、 東河窪村 、 西河窪村 、 孟家莊村 、 兵馬營村 、 甘泉村 、 店子村 、 阿洛村 、 大坡莊村 、 石家莊子村 、 東王里居村 、 西王里居村 、 杜家坡莊村 、 張家坡莊村 、 古路官莊村 、 西蓮池村 、 大蓮池村 、 前留晃村 、 後留晃村 、 大下坡村 、 趙下坡村 、 馬下坡村 、 山後村 、 柳杭村 、 麻埠莊村 、 西前孟戈村 、 東前孟戈村 、 西后孟戈村 、 東後孟戈村 、 馬踏泉村 、 大亭子村 、 馬亭子村 、 王亭子村 、 高下坡村 、 董下坡村 、 宿家埠村 、 官莊村 、 嶽官莊村 、 石溝村 。 [2]  鎮人民政府駐石堆村。 [1] 

石堆鎮地理環境

石堆鎮位置境域

石堆鎮地處安丘市東部,南與景芝鎮以206國道為界,西與金家子鎮接壤,西北、北與大汶河旅遊開發區相連,東北與峽山區王家莊街道毗鄰。距安丘市區11千米。 [1]  區域總面積66.26平方千米 [3] 

石堆鎮地形地貌

石堆鎮境中部和北部為平原、窪地。土壤以棕壤、褐土和砂姜黑土為主。最高點青公埠,海拔125米;最低點柳杭村,海拔48米。 [1] 

石堆鎮水文

石堆鎮境內有史角河1條,由金家子鎮入境,沿西部向北流經4千米處入新安街道。全長25.5千米,流域面積137平方千米,屬季節河流。 [1] 

石堆鎮自然災害

石堆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災、風災、霜凍、雷擊等。 [1] 

石堆鎮人口

2011年末,石堆鎮轄區總人口3830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951人,城鎮化率10.3%。另有流動人口2453人。總人口中,男性19815人,佔52%;女性18492人,佔4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8187人,佔99.7%。少數民族為苗族,共120人,佔0.3%。2011年,人口出生率7.7‰ , 人口死亡率6.1‰ , 人口自然增長率1.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71人。 [1] 
截至2017年末,石堆鎮常住人口為36400人。 [4] 
截至2019年末,石堆鎮户籍人口為39217人。 [3] 

石堆鎮經濟

石堆鎮綜述

2011年,石堆鎮農業總產值達6億元。 [3] 
2011年,石堆鎮財政收入286萬元,比上年增長79.9% ; 入庫税金812萬元,比上年增長135.4% ; 固定資產投資8.1億元,比上年增長20.3% ;農民人均純收入8805元。 [1] 
截至2019年末,石堆鎮有工業企業30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以上的綜合超市商店或超市6個。 [3] 

石堆鎮農業

2011年,石堆鎮農業耕地面積6.4萬畝,人均1.7畝,全部為水澆地,以種植小麥、玉米、蔬菜、瓜果為主。2011年,農業總產值達6億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8萬噸,人均736千克,其中小麥1.3萬噸,玉米1.4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農業總產值達6億元。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5.8萬頭,年末存欄3.6萬頭;羊飼養量1.2萬隻,年末存欄0.6萬隻;家禽年飼養量243萬羽。

石堆鎮工業

石堆鎮有機械製造、食品加工、木器加工等產業。2011年,石堆鎮發展中小企業40家,其中限額以上企業8家,職工652人。201年,實現工業總產值6.5億元,比上年增長33.8%。 [1] 

石堆鎮商貿

2011年末,石堆鎮商業網點140個,職工1200人。
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1.6萬元,比上年增長4.3% ; 城鄉集貿市場12個,年成交額6億元。外貿產品生產企業4家。2011年,出口總額3.93億元,比上年增加555萬元,主要生產高檔木製傢俱、加工大姜、大葱、芋頭等蔬菜,產品銷往歐美、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1] 

石堆鎮金融業

2011年末,石堆鎮農民儲蓄餘額2.5億元。 [1] 

石堆鎮郵政業

2011年,石堆鎮郵政局郵政業務總量8萬元,其中計費45萬元。 [1] 

石堆鎮社會事業

石堆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石堆鎮全鎮建有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小學6所,幼兒園11所,初中、小學教師340名,在校生263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2萬元,比上年增長11.2%。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比例為10.1% , 比上年提高4個百分點。 [1] 

石堆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石堆鎮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47個;各類文化專業户26户;各類圖書室58個,藏書20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成員達56人。
2011年末,石堆鎮學校體育場1個,40%的村安裝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0%。
2011年末,石堆鎮廣播電視站1個,有線電視用户6000户,入户率達78.3%。 [1] 

石堆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石堆鎮鎮級衞生院1個,衞生所8個;病牀60張。專業衞生人員63名。2011年,完成診療4.6萬人次。47個村實行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1] 

石堆鎮社會保障

2011年,石堆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5户,人數5人,支出12600元,比上年增長23%。醫療救助3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450人次,共支出7250元,比上年增長15%。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509户,人數1250人。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92人,撫卹事業費支出43萬元,比上年增長14%。社會福利費200元,比上年增長16%。敬老院牀位102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96人。社區服務設施24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4個,社區服務站4個。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2萬元,使210人(次)困難羣眾受益。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70萬元,比上年增長22% , 基金支出合計36萬元,比上年增長22%。2011年末,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8萬人,參保率達100%。 [1] 

石堆鎮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石堆鎮報紙、期刊累計發行18萬份。 [1] 

石堆鎮交通

石堆鎮境內有206國道、王宿路、王常路、兵石路、雙豐大道,交通便利。

石堆鎮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石堆鎮因鎮政府駐石堆村而得名。“堆”,本地人讀“j”。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陳先運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山東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11月:1358-1358.
  • 2.    石堆鎮2020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0-11]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279.
  • 4.    [1]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2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