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埇鎮

鎖定
石埇鎮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浦北縣,地處浦北縣東南部,東接博白縣菱角鎮,南連合浦縣曲樟鎮,西與泉水鎮相鄰,北靠安石鎮,北距浦北縣城62公里、首府南寧城區252公里。
截至2012年,石埇鎮下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總人口21323人(2017年);全鎮總面積45.59平方千米,其中陸地44.59平方千米,佔98.2%;水域1平方千米,佔1.8% 。2015年,該鎮實現生產總值2.4億元。 [1-2] 
石埇鎮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温暖,雨水充足,盛產甘蔗、香蕉、菠蘿、花生等農產品;境內有越州古城遺址、香翰屏故居等名勝古蹟。
中文名
石埇鎮
外文名
Shiyong Town
行政區類別
建制鎮
所屬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浦北縣
地理位置
浦北縣南部南流江畔
面    積
45.59 km² [3] 
下轄地區
1個社區、7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南流社區
電話區號
0777
郵政編碼
535326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1323人(2017年) [3] 
車牌代碼
桂N
方    言
客家話

石埇鎮歷史沿革

石埇鎮南流江 石埇鎮南流江
南朝宋泰始七年(471年)設立越州置臨漳郡,州治、郡治即在今石埇鎮坡子坪村的仰天窩。
清道光八年(1828年),石埇是合浦縣16個團局中石州團的一部分。
民國初至民國十五年(1926年),石埇是原合浦縣石州區下的公局。
民國十九年(1930年)秋,廢區改公局為鄉,石埇是鄉治地。
1961年,石埇是張黃區下的一個公社。
1963年,石埇社區合併泉水公社。
1987年8月,復設石埇鄉。
1993年,石埇鄉改為石埇鎮。 [4-5] 

石埇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2年,石埇鎮下轄南流社區1個社區,石埇村、長山村、旺盛江村、文昌村、坡子坪村、八東村、油灘村等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南流社區。 [1] 

石埇鎮地理環境

石埇鎮位置境域

石埇鎮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浦北縣東南部,東接博白縣菱角鎮,南連合浦縣曲樟鎮,西與泉水鎮相鄰,北靠安石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7.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7.8千米,總面積45.59平方千米;鎮中心大致位於東經109°35′12″,北緯21°57′01″。 [1] 

石埇鎮地形地貌

石埇鎮地處丘陵地帶,一般海拔在200米-500米之間,轄區被南流江一分為二,存在一定區域的流水侵蝕地貌。 [1] 

石埇鎮氣候特徵

石埇鎮地處低緯地區,太陽輻射強,日光充足,氣候温暖,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冬短夏長,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季多偏北風,夏季多偏南風。 [6] 

石埇鎮自然災害

石埇鎮的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水災、雷擊、風災等。水災主要發生在每年春夏兩季。風災一年四季均有。 [1] 

石埇鎮水文情況

石埇鎮境內屬南流江水系,南流江自菱角鎮馬口入境,由旺盛江村委獨石角隊至油灘村委山排隊,至泉水鎮,境內河道長13.5公里,有大型水庫2座。 [1] 

石埇鎮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12年,石埇鎮有耕地面積12021畝,人均0.61畝;林地面積共計26344畝。 [1] 
礦藏資源
石埇鎮境內礦藏資源主要為建築用沙,集中分佈在南流江一帶;此外還發現有牛筋石瑪瑙等寶石。 [1] 

石埇鎮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21323人。
截至2012年,石埇鎮轄區總人口1987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413人,外來人口約1147人。
性別構成:總人口中,男性10555人,佔53.1%;女性9323人,佔46.9%。
年齡構成:總人口中,16歲以下4837人,佔24.3%;17至59歲12316人,佔61.9%;60歲以上人2725人,佔13.8%。
民族構成:總人口中,民族以漢族為主,佔99.37%;壯族120人,佔總人口0.6%;瑤族6人,佔總人口0.03%。2012年人口出生率為1.1%,死亡率為0.2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83%。 [1] 

石埇鎮經濟概況

石埇鎮綜述

2012年,石埇鎮實現工業生產總值3.6億元,農業總產值1.2億元,年財政收入764萬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9億元;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15萬元,增值税286萬元,企業所得税200萬元。人均財政收入5328元。 [1] 

石埇鎮第一產業

農業生產
農業生產(2張)
石埇鎮在解放前,由於耕作技術落後,缺少水利設施,糧食產量較低,畝產不到100公斤。解放後,實行土地改革,興修水利,一方面加大農田水利建設力度,另一方面大力推廣水稻雜交良種和水稻拋秧。1987年全鄉糧食播種面積1154.3公頃,總產量313萬公斤。1990年全鄉糧食播種面積1111.33公頃,總產量391.5萬公斤,人均有糧290.5公斤。1995年全鎮糧食播種面積1017.73公頃,總產量365萬公斤。2002年開始,該鎮形成以甘蔗為支柱,以水稻、水果、花生、香蕉種植為輔的農業生產結構,當年全鎮香蕉種植面積333.33多公頃。2005年全鎮糧食播種面積1093.53公頃,總產量4593噸。2008年,新增甘蔗種植面積290公頃,全鎮種植面積達600公頃,佔全鎮耕地面積的65%以上,總產量為3.6萬噸,比2007年增長322%。農林漁業總產值、總產量與2007年持平。 [7] 
2012年,石埇鎮農業以種植甘蔗水稻香蕉荔枝龍眼玉米馬鈴薯、菠蘿為主,全年農業總產值1.2億元;甘蔗種植面積1.1萬畝,總產量首超5萬噸,總收入達1600萬元;香蕉種植面積達5800畝,總產量3萬噸;桉樹種植面積超過1萬畝;重點發展養蜂、養豬、養羊、養佛鱷龜等養殖業。 [1] 

石埇鎮第二產業

石埇鎮在解放前只有陶器小手工業。解放後,以陶器業為主的鄉鎮企業快速發展。1990年有陶器廠15間,產值225萬元,還有煙花爆竹廠、土紙廠、草帽廠、油坊、糕點加工廠等企業。1994年,石埇陶器總廠投資200多萬元進行技術改造,建造39孔推板窯,年產值600多萬元。1995年,全鎮鄉鎮企業總產值為1.38億元。2000年扶持地方經濟能人投資200多萬元創建一家煙花有限公司。2004年6月,引進200多萬元創建一個竹片加工廠,同年9月引進500多萬元創建一家木製品有限公司。2008年,全鎮鄉鎮企業發展到26家,比1995年增加11家,從業人員450人,企業總產值達9800萬元。 [4] 
2012年。石埇鎮工業以煙花、造紙、木材加工、建築材料為主,全年工業生產總值3.6億元,規模以上企業1家,職工25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4億元,比2011年增長30.7%。 [1] 

石埇鎮第三產業

石埇鎮在清代中期成圩,在當時是博白、合浦、浦北三縣交界的唯一集市。外地客商雲集,稻米、禽畜、花生、豆類、蔬菜、工藝品、日用鐵器、農具、合浦的海鮮乾貨、本地的藥材等都在圩市集散交易,圩日有5000~8000人趕集。解放後,隨着合浦水庫大壩的修築,南流江的航運基本中斷,交通相對落後,圩日由3天一圩改為7~10天一圩,石埇圩市逐漸失去昔日的繁華。1991年,當時的石埇鄉建成集鎮區18.6公頃。2008年,石埇鎮集市上的主要商品有時新衣服、家用電器、傢俱、傳統農貿產品等,圩期恢復為3天一圩,約3000人趕集,商品年交易額4000萬元。 [7] 
2012年末,石埇鎮境內有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等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009億元。 [1] 

石埇鎮社會事業

石埇鎮文化藝術

解放後,石埇鎮的賽龍舟等文化傳統得到傳承,該鎮組建了石埇龍舟隊,先後組隊參加由縣舉辦的4屆龍舟賽。1987年石埇設鄉後,當年建立鄉文化站,有文化活動室1間24平方米,配備文化專幹1人。隨後陸續增添燈光球場、廣播室、錄像放映室、桌球室、鄉電影院、鄉村圖書閲覽室等文化娛樂設施,開展牆報宣傳、文藝廣播、錄像放映、科技培訓等文化活動。1991年,經評估鄉文化站達到市級標準。1993年11月開通有線廣播電視。2004年5月開通網絡寬帶。2008年,全鎮共有鄉村圖書室1個,藏書2000冊。 [7] 
文藝表演 文藝表演
截至2012年,石埇鎮建有鎮文化、廣播電視站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處,圖書館1個,各類圖書室7個,藏書21000冊;有文藝團隊3個,共45人,有縣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各1處。 [1] 
石埇軍樂隊曾代表石埇鎮在2011年欽州市第二屆羣眾藝術節比賽中獲二等獎;在2012年參加第二屆歡樂田園文藝匯演榮獲一等獎;在2012年參加的全區基層羣眾文藝匯演獲優秀獎。偉業文藝隊代表該鎮在2013、2014年浦北縣山歌大賽中連續兩年獲二等獎。 [8] 

石埇鎮教育事業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石埇鄉設有中心校1所,保國民校7所。1981年,建立鄉級聯辦初中石埇中學。1988年,共集資34萬元,新建校舍940平方米,維修危房2840平方米,全部實現課室硬底化。1990年,全鄉有中小學9所,教師162人,學生2702人。小學升學率為97.3%,鞏固率99.81%,畢業率99.6%,普及率98.3%,超過部頒標準。1991~1995年,共集資172.1萬元改造和建設各中小學教學樓,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和掃盲任務。小學入學率為99.95%,升學率為100%。2008年,石埇鎮鎮有中學1所,學生628人;小學7所,學生1869人。 [7] 
截至2012年,石埇鎮有正規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10人,專任教師5人;小學7所,在校學生1518人,專任教師10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初中在校學生515人,專任教師32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 [1] 

石埇鎮醫療衞生

1988年8月,石埇鎮成立石埇衞生院(之前屬泉水衞生院下屬衞生所),佔地面積2534平方米,有職工3人。1997年,全院職工8人,其中衞技人員6人(中醫師2人,西醫士3人,其他1人),工勤2人。1990年,有鄉衞生院1個,村衞生室10個,經抽查,兒童防疫接種合格率為97%,全鄉人均預期壽命從解放前的50歲增加到70歲。1991年,新建門診樓佔地面積1667平方米,建築面積700平方米。1997年全院門診量7689人次。2004年,投資70多萬元建設鎮衞生院綜合大樓,佔地面積800平方米,建築面積1996平方米,設有病牀30張,有醫務人員26人;同時購進一批先進醫療設備,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2008年,鎮衞生院設有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中醫科、防保科等科室和住院部,有衞生技術人員22人,年門診量11234人次,住院1600人次。全鎮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4105人,參合率85%。 [7] 
截至2012年,石埇鎮有鎮衞生院1個,村級衞生室7處,專業衞生人員33名,其中執業醫師1人,主治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2人。村民絕大部分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95%。 [1] 

石埇鎮社會保障

2012年,石埇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54户,89人,發放保障金22萬元,月人均20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714户,1187人,發放保障金129萬元,月人均91元。五保供養214人,有敬老院1家,五保新村3個,集中供養35人,發放五保供養費43萬元。大病救助110人,共計40萬元,臨時救濟40人,共計0.8萬元。發放棉被、棉衣等衣物1200多件,發放荒糧2.8萬公斤,受惠羣眾1100多户。 [1] 

石埇鎮交通運輸

解放前,石埇鎮交通閉塞,沒有車輛,只靠南流江的水運交通;舊街道狹窄,樓房稀少,只有一個小圩場。解放後,興修了公路,有可直達浦北、北海、合浦、南寧的班車。1993年投入資金20多萬元修建了越州大道。2007年1月,投資460萬元,建設長256米、寬8.5米的石埇大橋;同年11月,又投資460萬元建設長338米、寬8.5米的八東大橋。2008年,投資910.2萬元續建石埇大橋、八東大橋;同時,籌資修建石埇至旺盛江6公里長的四級公路和3條總長6公里的村道;投資15萬元,硬底化長300多米的石埇老街。 [4] 
截至2012年,石埇鎮境內有省道S313線貫穿,另有縣道X316公路穿越。2016年8月,石埇鎮至欽州的二級公路進入施工圖勘察設計招標階段,該二級公路屬省道S313線,終點與國道G242欽州至陸屋一級公路相接。路線總里程約112.3公里,項目估算總投資98620萬元。 [1]  [9] 

石埇鎮文化古蹟

越州故城遺址
越州故城遺址 越州故城遺址
越州故城遺址位於石埇鎮坡子坪村的仰天窩。據《南齊書》記載,為南朝宋泰始七年(471年)建立,平面呈回字形,佔地面積約24萬平方米,城周長2028米。北城牆依山建築,地勢高聳險要,南城牆比較平緩。殘牆最高處達14米,其餘平均高3米,城基最寬處達16米,一般寬8~9米,四周每百步築一馬面。古城分內外城,外城南北長800米,東西寬500米。城內有城(俗稱官廳地),城外有溝。內城亦稱子城(指官廳地),依山坡築於城內西北區,地勢較高,可俯視全城,並有牆與外城相隔,其北面又有壕溝險阻。1981年,越州故城遺址被定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  [10] 
香翰屏故居
香翰屏將軍故居
香翰屏將軍故居(2張)
香翰屏故居座落在石埇鎮坡子坪村,分為增城子、嘉李園兩個部分,分別始建於1936年、1929年,由於部分建材來源於廣州等地,籌建時間較長。它是一座集西方建築風格和中國傳統古建築特色於一體的別墅式、莊園式的將軍府邸,共有大小房屋116間,佔地面積35畝,建築面積5044平方米。

石埇鎮著名人物

香翰屏(1890~1978),別名桂珍,別號墨林,石埇鎮坡子坪村人。民國元年(1912年)赴廣州學法政,加入國民黨,曾任閩粵贛邊區上將總司令。1946年7月27日退役,1949年秋遷居香港
香翰屏是1931年、1935年、1945年、1947年的全國國民大會代表,並被連選連任四屆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1978年8月7日,病逝於香港。1966年4月於台灣出版了《香翰屏將軍草書初集》。 [7]  [11-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