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匣鎮

鎖定
石匣鎮位於密雲縣東北部的潮河之畔。距縣城30公里,地處密雲縣的中心。據記載:原在石匣城西平地上,有塊巨石如匣,故名。石匣城,明弘治十七年(1504)始建。據縣誌載:漢代在此設過要陽縣城。石匣城垣為方形,每面500米,各面正中設一門,城內隨門設街,因而形成十字街道,分別稱為東、西、南、北大街。東、南、北三門皆有甕城城門,西門沒有甕城,城門外有護城河石橋一座。
中文名
石匣鎮
位    置
密雲縣東北部
建    於
明弘治十七年
現    在
密雲水庫的淹沒區

石匣鎮名字由來

石匣位於密雲縣東北部。東北鄰東關,西南為大屯,南側為密雲水庫。傳説,城中有石如匣,故而得名。石匣遺址位於密雲縣東北部的潮河之畔。距縣城30公里,地處密雲縣的中心。據記載:原在石匣城西平地上,有塊巨石如匣,故有此名。
石匣地處密雲中部盆地東端,是北出古北口的咽喉要道,明清時為密雲中部的商業中心,也是關內外貿易集散地。石匣城建於明弘治十七年(1500),城牆周長四里有餘,呈正方形,設東西南北四個城門。石匣城原為土城,嘉靖四十五年改築石城。原石匣古城今已成密雲水庫的淹沒區,在水庫水位下降時,還可以看到石匣城垣。1958年北移至丘陽建新村,仍沿用舊稱。

石匣鎮理解

密雲縣,位於北京市東北部,距首都國際機場35千米。總面積2229.45平方千米。户籍人口46.8萬人(2010年末) 。全縣轄2個街道、17個鎮、1個地區辦事處。該縣年均降水量661.3毫米,年均温10.8℃。礦藏有鐵、 密雲水庫秋色[1]鉛、鋁、鎢、金和石灰岩、大理石等。是首都重要飲用水源地和生態涵養髮展區。華北第一大水庫密雲水庫位於縣境中部,控制潮河、白河流域面積1.6萬平方千米,總庫容43.8億立方米,最大水面面積188平方千米,佔全縣土地面積近10%。 [1] 

石匣鎮延伸

密雲歷史悠久,約10萬年前,已有人類活動,據燕落寨出土文物考證,在6000年以前,密雲就有人類聚居成村了。又根據轉山會夏家店等多處地下文化遺址考證,當時密雲已進入奴隸制社會,為商湯領地。西周和春秋時,密雲屬燕國,燕昭王設五郡,密雲為漁陽郡。公元前227年(秦始皇二十二年),設漁陽縣,這是密雲地區行政建制最早的記載。公元前207年(秦二世末年)陳勝、吳廣戍守漁陽,就是密雲。王莽建新朝,改漁陽縣為得漁縣。東漢時期又改為漁陽縣。三國時期密雲為魏地。曹操戰烏桓,即在密雲。西晉初,郡、縣俱廢。密雲屬幽州燕國,後又設漁陽郡、漁陽縣。公元379年(北魏皇始二年)設置密雲縣。原址在河北豐寧大閣鎮南關村。因縣城南15公里處有高山,常年雲霧繚繞,名為密雲山,這就是密雲志所載密雲得名的由來。
公元596年(隋開皇16年),在舊玄州處設檀州。公元607年(大業三年)改檀州為安樂郡。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又改密雲為檀州。公元936年(後晉天福元年),割幽州16州給契丹。檀州為16州之一,密雲為遼地。公元1123年(北宋宣和五年),改檀州為橫山郡,公元1125年(寶和七年)改橫山為檀州。金太守廢檀州,密雲為中都路順州。元朝時,密雲為大都路檀州地,以後又復設密雲縣。 [1] 

石匣鎮基本介紹

按當地舊俗稱:東門為喜門,結婚嫁娶、新官上任等則出入東門;西門為水門,刑斬解差等則出入西門;南門為火門,求雨出征等事項出入南門;北門為鬼門,祭機祀殯葬等出入北門。在北門城樓上有一座真武廟,在城門洞上方書“玄天鎖鑰”。在北門外的小山包上還建有一座高達4丈烽火台式的“鎮夷樓”。據傳,石匣一度曾叫過“黃花鎮”,登樓,可以俯瞅全城,因此又叫“看花樓”。石匣自古以來就是華北通往東北松遼大平原的交通要道,它三面臨關,即:東南牆子路關,正東曹家路關,東北古北口關。明、清兩代都在此駐軍。在城內街面上有大小店鋪、商號等營業門市110多家。舊曆每月逢二、逢七日為大集。石匣城內外有歷代修建的廟宇達30多座,其中較大的有一丈多高的幹手乾眼銅佛像的大佛寺,有位居全鎮制高點的玉皇皋,還有天齊廟、地藏庵、三教堂、圓覺觀等等。1958年修建密雲水庫,石匣鎮變成了密雲水庫的淹沒區。當水庫的水位下降時,尚能露出石匣鎮遺址的痕跡。 [1] 

石匣鎮歷史沿革

石匣城,明弘治十七年(1504)始建。據縣誌載:漢代在此設過要陽縣城。石匣城垣為方形,每面500米,各面正中設一門,城內隨門設街,因而形成十字街道,分別稱為東、西、南、北大街。東、南、北三門皆有甕城城門,西門沒有甕城,城門外有護城河石橋一座。按當地舊俗稱:東門為喜門,結婚嫁娶、新官上任等則出入東門;西門為水門,刑斬解差等則出入西門;南門為火門,求雨出征等事項出入南門;北門為鬼門,祭機祀殯葬等出入北門。在北門城樓上有一座真武廟,在城門洞上方書"玄天鎖鑰"。在北門外的小山包上還建有一座高達4丈烽火台式的“鎮夷樓”。

石匣鎮歷史傳説

傳説一
相傳,石匣城西門地下埋着一個巨大的石匣,裏面裝有寶物。過去曾有許多人到此挖寶,皆無所獲。《密雲縣志》記載:“縣北六十里石匣西門外,有天然石匣,好奇者,嘗啓之,終不能開。”對此説有兩種解釋:一種認為建造石匣城的奠基石呈正方形,因而把奠基石誤傳為石匣。另一種認為可能有財主在此藏過寶物,以訛傳訛將其神話了。
民間傳説石匣中住着一隻金蟾,能呼風喚雨,掌管一方旱澇。誰能聽到金蟾鳴叫,必有喜事臨門。傳説乾隆年間,有一年久旱不雨田地乾涸,石匣附近的百姓紛紛議論:“金蟾搬走了,還是不靈了,為什麼不叫,不下雨了?”此話被金蟾聽到。是夜,金蟾的叫聲喚醒了村民,大家都説“金蟾回來了!”第二天夜裏便下了一場大雨。
傳説二
鹿邑縣太清宮鎮的人們都知道,太清宮西邊不遠的小吳莊有一口出土的石匣,上面刻有十個大字:“要得石匣開,還得唐王來。”這十個字引出一段歷史傳説來。唐朝李淵追封李老君為自己的祖先,後來李淵的兒子李世民當了皇帝,便特意從京城長安趕到曲仁里老子廟祭祖燒香。
李世相傳,石匣城西門地下埋着一個巨大的石匣,裏面裝有寶物。過去曾有許多人到此挖寶,皆無所獲。《密雲縣志》記載:“縣北六十里石匣西門外,有天然石匣,好奇者,嘗啓之,終不能開。”對此説有兩種解釋:一種認為建造石匣城的奠基石呈正方形,因而把奠基石誤傳為石匣。另一種認為可能有財主在此藏過寶物,以訛傳訛將其神話了。
民間傳説石匣中住着一隻金蟾,能呼風喚雨,掌管一方旱澇。誰能聽到金蟾鳴叫,必有喜事臨門。傳説乾隆年間,有一年久旱不雨田地乾涸,石匣附近的百姓紛紛議論:“金蟾搬走了,還是不靈了,為什麼不叫,不下雨了?”此話被金蟾聽到。是夜,金蟾的叫聲喚醒了村民,大家都説“金蟾回來了!”第二天夜裏便下了一場大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