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分村

鎖定
石分村隸屬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支那鄉,地處支那鄉東邊,距鄉政府所在地6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99公里。東鄰騰衝,南鄰盞西鎮,西鄰支那村,北鄰支東村。轄5個自然村等6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户146户,有鄉村人口700人,其中農業人口700人,勞動力34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24人。
中文名
石分村
全村國土面積
13.4平方公里
海    拔
1380 m
年平均氣温
15℃,

石分村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13.4平方公里,海拔1380米,年平均氣温15℃,年降水量1500毫米,適合種植茶葉、核桃、甘蔗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020 畝,人均耕地2.8 畝,林地12418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9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33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甘蔗核桃、水稻為主。

石分村人文地理

位於支那鄉政府駐地東北山區,屬支那鄉。轄:石分、帕塘、李家寨、新馬寨、草坡,5個生產自然村。村公所駐石分村,海拔1380米;石分,景頗語,意為拔草藥;以村公所駐該村得名。1988年改稱行政村。耕地面積1337畝,146户,700人 ,景頗族。地勢東西高南北低,境內有關河,東面是檳榔江並以此江與騰衝縣為界,西北面是南遮河,西面是支那河,境四面被河流懷抱。

石分村自然資源

石分村 石分村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020 畝(其中:水田467畝,旱地1553畝),人均耕地2.8畝,主要種植 糧、蔗 等作物;主要種植水稻、甘蔗、茶葉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 5340畝,有鉛鋅、錳等資源。石分村是發展經濟比較快的一個地方。

石分村基礎設施

石分村 石分村
截止2009年底,全村有162户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佔農户總數的 100%)。有162户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户38户;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58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22 户,分別佔總數的25%和15%,無路燈。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砂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6公里,距離集貿市場6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3輛,摩托車11輛。
到2009年底,全村尚未通自來水;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 6個自然村已通電話;尚未有自然村通路燈。有155户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户住房以 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9户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7户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46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石分村農村經濟

石分村 石分村
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6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7萬元,佔總收入的47.2%;畜牧業收入73萬元,佔總收入的 44.7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347 頭,肉牛 123頭);林業收入5萬元,佔總收入的 3.06%;第二、三產業收入 1 萬元,佔總收入的 0.6 %;工資性收入7萬元,佔總收入的4.9%。農民人均純收入 1433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5人(佔勞動力的4.4%),在省內務工15人。

石分村人口衞生

到2010年底,該村有農户168户,共鄉村人口719人,其中男性367人,女性352人。其中農業人口719人,勞動力342人。該村以景頗族為主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690人,參合率96%;享受低保29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衞生所和鄉衞生院,衞生所面積為8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衞生院6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尚未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户168 户,佔農户總數的 100%。

石分村文化教育

到2010年底,該村建有小學1 所,校舍建築面積408平方米,擁有教師7人,在校學生124人,距離中學5.2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55人,其中小學生124人,中學生31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石分村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26人,少數民族黨員26人,其中男黨員25人、女黨員1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組成,下設6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50人。

石分村新農村建設

2009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籌資建蓋村委會辦公樓,發動羣眾大力種植西楠樺、核桃,以此增加羣眾收入,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加強民主管理,使整個村得到和諧發展。

石分村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由於地理環境原因,山高坡陡樹少,水資源缺乏,目前已經成為鄉黨委和村兩委急需籌資為民辦事的頭等大事,經仔細預算村級需自籌一部分,大部分期望有關部門給予解決。
該村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產業主要以甘蔗、水稻、核桃、茶葉為主,特別大力推廣茶葉種植,聯繫外商企業建蓋茶廠,以此帶動全村經濟發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