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佛寺村

(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祖庵街道下轄村)

鎖定
石佛寺村位於祖庵街道南部,全村333户1408人,黨員46名,村耕地面積約1400畝,產業以葡萄、獼猴桃、苗木為主,2020年被評為市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 [1] 
中文名
石佛寺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西安市鄠邑區祖庵街道
地理位置
祖庵街道辦南1.5公里處 [2] 
電話區號
029
郵政編碼
710308 [3] 
人口數量
1408 人 [1] 
車牌代碼
陝A、陝U [4] 

石佛寺村歷史沿革

明末清初周至縣設40裏,屬辛街裏。
清雍正六年(1728)全縣為4鎮36所,屬祖庵鎮祖庵所。
清末至1940年全縣為6區37所,屬東南區祖庵所:1941-1949年春,先後實行聯保、鄉保制,屬祖庵(聯)鄉4保。
1950年全縣為10區100鄉,屬祖庵區9鄉。
1956年全縣為25鄉,屬祖庵鄉。
1958年1月隨祖庵鄉劃歸鄠縣,8月屬祖庵人民公社祖庵管區。
1961年5月屬縮編後的祖庵人民公社,稱石佛寺大隊。
1984年3月屬祖庵鎮,稱石佛寺。
2020年12月屬祖庵街道。 [2] 

石佛寺村村落記事

石佛寺村昔日記憶

相傳石佛寺當年不僅是佛教活動重地,也是較大的集市貿易中心。古有“東宮(青陽官)西寺(石佛寺)蔡北(蔡村)街”之稱。當時祖庵集市還沒有形成,這裏集市貿易活躍。據傳,有“南北二三里,東西四五里”的集市規模,可見當年繁盛非同一般。
相傳李氏三兄弟從甘河黃村(今西侯村)遷移至此,先居於祖庵莊頭村李家巷,後又移居石佛寺以北定居,遂成村落,村取寺名。至今村內還以祖先三兄弟居住方位親切稱呼:“西院家”“中院家”“樓房家”。 [2] 

石佛寺村石佛古寺

始建於北魏時期,距今1500年之久,其間幾度興衰。因年歲久遠,碑石無存,所謂“唐之興,宋之盛”僅為口傳。據僅存的明代《重修石佛寺大殿碑記》載,明萬曆年間“殿宇森森五進廣,山門高台一丈餘,旌旆獵獵,僧多尼眾,晨鐘暮鼓,佛事秩然有序”。20世紀40-70年代,還殘存有石佛大殿、五大菩薩殿各一座,有大鐘一口,三人合抱之古楊樹、榆樹數株,4米高的石佛像雖有損毀,還屹立於寺院中央.鐘樓、鼓樓尚存框架。至90年代末,古寺已風雨飄搖,千年石佛暴露於野,遭雨淋日曬。 [2] 

石佛寺村石佛寺木杈

木杈是昔日農忙時節,最為普遍的工具。大約在清康熙年間,李氏先祖遠赴眉縣,學來做木杈的手藝。
每年春節前後,村人寅卯披星出,午夜戴月歸,翻山越嶺,涉深澗,爬溝壑,在荊棘叢林中,砍取既硬又韌的杈刺木材。運回後經過燒烤、折大彎、圓刨、刨光、楔杈、組裝等十數道工序,方做好杈頭。再赴深山砍棍,做杈把。杈把經過燒烤去皮,折端壓直,晾曬等,又是十數道工序。然後再將杈頭、杈把組裝,在結合處纏上牛筋。做一個完整的木杈,需要32道工序之多。
石佛寺所作木杈系平頭杈,較河南人做的羊角杈有堅固結實、利索好用等優點,因而銷售至周至、鄠縣、長安、興平等地。因需求量大,所以石佛寺做杈是“全民運動”。男人砍棍、砍杈刺做重體力活,女人燒烤、折彎做下手活,日夜忙碌。所以民間有戲説:“有女不嫁石佛寺,半夜起來纏杈刺”。做杈雖然辛苦,但收入可觀。數百年以來,解決了土地貧瘠的石佛寺人的生計問題。 [2] 

石佛寺村地理位置

石佛村村位於祖庵街道辦南1.5公里處。 [2] 

石佛寺村鄉村振興

為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村黨組織推進“三變改革”,將村內閒置資源變資產,利用村內老舊小學及村民“一户一宅”閒置房屋,創建打造最接地氣、具有文化底藴的實體民宿經濟。原本閒置多年的農房,經過改造,成為煥然一新的度假小院,同時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助力鄠邑區追趕超越,推動鄉村振興。 [1] 
民宿相冊
民宿相冊(7張)
“花棲玥·記憶鄉里民宿項目”位於西安市鄠邑區祖庵街道石佛寺村,是由村集體合作社等聯合打造的。項目在廢棄房屋、村辦學校舊址上修復改造而成。院落中2棟特色“玲瓏屋”突出年輕化、時尚化,呈現休閒、自然的特點。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