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短趾百靈屬

鎖定
短趾百靈屬是一類典型的乾燥草原鳥,小型鳴禽。它們大都具有棕色的上體,滿布深色的縱紋。下體胸部縱紋散佈較開,腹部蒼白色。站勢甚直。嘴較粗短,具白眼眉和黑色眼紋,有些種類有眼斑。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蹠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
中文名
短趾百靈屬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雀形目
百靈科
拉丁學名
Calandrella

短趾百靈屬分佈範圍

大短趾百靈 大短趾百靈
分佈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迴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代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中國香港地區、海南島。)。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迴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 [1-2] 
恆河百靈 恆河百靈

短趾百靈屬生活習性

紅頂短趾百靈 紅頂短趾百靈
生活於相對乾燥的草原、牧場、堤防、荒地和飛機場等空曠地區。常於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狀飛行。於地面,或於飛行時,或在空中振翼同時緩慢垂直下降時鳴唱。高飛時直衝入雲,在地面亦善奔走,受驚擾時常藏匿不動,因有保護色而不易被發覺。常站高土崗或沙丘上鳴囀不休,鳴聲尖細而優美。
平時在地上尋食昆蟲和種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為食,也捕食昆蟲,如蚱蜢、蝗蟲等。

短趾百靈屬生長繁殖

細嘴短趾百靈 細嘴短趾百靈
雄鳥求偶時在空中鳴唱或在高空拍動翅膀。營巢在地面土坎上或灌木叢中。被安排在最熱的區域。巢呈淺杯形,用雜草構成,其上有垂草掩蔽,免受風和太陽的傷害。5~7月間產卵。每次產3~5枚,卵白色或近黃,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18毫米。兩性輪流孵化12天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這期間由雙親共同哺育,主要是餵食昆蟲的幼蟲。並且在14或15天以後飛行。

短趾百靈屬該屬品種

小短趾百靈 小短趾百靈
(8種、亞種60) [3]  1.棕短趾百靈 Calandrella somalica (4個亞種)
2.細嘴短趾百靈 Calandrella acutirostris (2個亞種)
3.布氏百靈 Calandrella blanfordi (3個亞種)
4.大短趾百靈 Calandrella brachydactyla (8個亞種)
亞州短趾百靈 亞州短趾百靈
5.亞洲短趾百靈 Calandrella cheleensis(16個亞種)
6.紅頂短趾百靈 Calandrella cinerea (8個亞種)
7.恆河百靈 Calandrella raytal Indian (3個亞種)
8.小短趾百靈 Calandrella rufescens(16個亞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