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短褐

(古代常服)

鎖定
短褐,漢服的一種,又稱“豎褐”、“裋褐”,以勞作方便為目的的便服。與常服和禮服相區別。
中文名
短褐
別    名
豎褐
[特徵] 用粗布做的上衣下褲的男裝,上衣長度一般在臀部和膝蓋上下。
短褐shù hè
粗布短衣。古代地位低下者或僮豎之服。
墨子·非樂上》:“昔者 齊康公 ,興樂萬,萬人不可衣短褐,不可食糟糠。” 孫詒讓 間詁:“短褐,即裋褐之借字。” 逯欽立 注:“短褐,粗布短衣。”
荀子·大略》“衣則豎褐不完” 唐 楊倞 注:“豎褐,僮豎之褐,亦短褐也。”
楊士奇漢江夜泛》詩:“短褐不掩脛,嵗暮多苦寒。”
清 方文 《將去彭城留別魏少尹》詩:“短褐尚不完,敢作狐貉想?”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賜浴皆長纓,與宴非短褐。”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