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短穗魚尾葵

鎖定
短穗魚尾葵(Caryota mitis Lour.),是棕櫚科魚尾葵屬的叢生小喬木狀植物。株可達高5~8米;莖綠色,被微白色氈狀絨毛;葉片楔形或斜楔形,內緣1/2以上弧曲成不規則齒缺,延伸成尾尖或短尖,老葉近革質;佛焰苞與花序被糠秕狀鱗秕,具密集穗狀分枝花序,雄花萼片寬倒卵形,具密集睫毛,花瓣窄長圓形;雌花萼片寬倒卵形,花瓣卵狀三角形;果似球形,成熟時紫紅色;花期4~6月;果期8~11月。 [6] 
短穗魚尾葵原產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緬甸、印度等雨林, [7]  分佈於中國海南、廣西等省地,越南、印度等國家亦有分佈。 [6]  其喜光及温暖濕潤的環境,略耐陰略耐寒,不耐乾旱,適宜於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上生長。繁殖方式一般為播種繁殖和分株繁殖。 [8] 
短穗魚尾葵的莖的髓心含大量澱粉,具有和胃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小兒消化不良,腹痛瀉下,赤白痴疾等症狀; [9]  還可供食用。其花序液汁含糖分,可供製糖或釀酒。 [6]  短穗魚尾葵宜叢植於建築庭院、建築角隅、道路轉角處、草坪等處。 [10] 
中文名
短穗魚尾葵 [6] 
拉丁學名
Caryota mitis Lour. [6] 
別    名
酒椰子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棕櫚目
棕櫚科
魚尾葵屬
短穗魚尾葵
分佈區域
越南、緬甸、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亦有分佈

短穗魚尾葵形態特徵

叢生,小喬木狀 [12]  ,高5~8米,直徑8~15釐米;莖綠色,表面被微白色的氈狀絨毛。葉長3~4米,下部羽片小於上部羽片;羽片呈楔形或斜楔形,外緣筆直,內緣1/2以上弧曲成不規則的齒缺,且延伸成尾尖或短尖,淡綠色,幼葉較薄,老葉近革質;葉柄被褐黑色的氈狀絨毛;葉鞘邊緣具網狀的棕黑色纖維。佛焰苞與花序被糠秕狀鱗秕,花序短,長25~40釐米,具密集穗狀的分枝花序;雄花萼片寬倒卵形,長約2.5毫米,寬4毫米,頂端全緣,具睫毛,花瓣狹長圓形,長約11毫米,寬2.5毫米,淡綠色,雄蕊15~20(~25)枚,幾無花絲;雌花萼片寬倒卵形,長約為花瓣的1/3倍,頂端鈍圓,花瓣卵狀三角形,長3~4毫米;退化雄蕊3枚,長約為花瓣的1/2(~1/3)倍。果球形,直徑1.2~1.5釐米,成熟時紫紅色,具1顆種子。花期4~6月,果期8~11月。 [2]  [11] 

短穗魚尾葵分佈範圍

短穗魚尾葵產福建、海南、廣西等省區。生於山谷林中或植於庭園。越南、緬甸、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爪哇)亦有分佈。 [1] 
短穗魚尾葵 短穗魚尾葵

短穗魚尾葵生長環境

短穗魚尾葵喜光及温暖濕潤的環境,略耐陰略耐寒,不耐乾旱,適宜於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上生長。 [8] 

短穗魚尾葵繁殖方式

短穗魚尾葵繁殖方式一般為播種繁殖和分株繁殖。 [8]  一般於春季將種子播於透水通氣的砂質壤土為基質的淺盆上,覆蓋5釐米左右基質,置於遮陰度30%左右及温度25℃左右的環境中,保持土壤濕潤衣較高的空氣濕度。
一般2~3個月可以出苗,第二年春季可分盆種植。多年生的植株分櫱較多,當植株生長茂密時可分切種植,但分切的植株往往生長較慢,並且不宜產生多數的櫱芽,所以一般少用分株繁殖方法繁殖。 [4] 

短穗魚尾葵栽培技術

短穗魚尾葵生長勢較強,根系發達,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盆栽可用園土和腐葉土等量混合作為基質。一般每1~2年換盆一次,換盆時去掉部分舊土,剪去部分老根,用新培土重新種植,並且填加少量腐熟有機肥。3~10月為其主要生長期,一般每月施液肥或複合肥1~2次,以促進植株旺盛生長;民時保持盆土濕潤,乾燥氣候條件下還要向時面噴水,以保證葉面濃綠且有光澤。
短穗魚尾葵的根為肉質,其有較強的抗寒能力,其它季節澆水時要掌握間幹間濕原則,切忌盆土積水,以免引起爛根或影響植株生長或影響植株生長。短穗魚尾葵為喜陽植物,生長期要給予充足的陽光,但短穗魚尾葵對光線適應能力較強,適於室內較明亮明亮光線處栽培觀賞。
短穗魚尾葵在高温高濕及通風不良條件下極易感染霜黴病,使葉片變成黑褐色而影響觀賞價值,所以須在發病前噴灑800~1000倍液託津等殺菌劑預防;另外,在高温乾燥氣候下也易發生介殼蟲,應噴800倍氧化樂果等防治。  [4] 
短穗魚尾葵 短穗魚尾葵

短穗魚尾葵病蟲防治

灰斑病
該病主要危害短穗魚尾葵的葉片和葉柄。葉片上病斑多發生在葉尖和葉緣,發病初期在葉片上出現水漬狀褪綠色的小點,病斑逐漸擴展成淺褐色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小斑,病斑大小為1~3mm,病斑周圍有黃色的暈圈或無;隨病斑的進一步擴大,多個病斑癒合成不規則形的大斑,病斑中央呈灰白色,邊緣顏色呈深褐色,在病斑中央散生許多小黑點,發病嚴重時整葉乾枯。葉柄的症狀與葉片相似,但是無黃色的暈圈,病斑不凹陷,嚴重時枝條回枯,甚至整株枯萎。 [5] 
通過對病原菌的致病性和生物學特徵的研究表明,該病原菌的侵入途徑主要是傷口,菌絲最適的生長温度是25e,5e和35e時菌絲停止生長,完全光照將促進菌絲生長和促進產孢,在pH=5時菌絲生長最快。 [5] 
葉枯病
葉片發病初期出現黃褐色小斑點,病斑多開始於葉尖或葉緣,圓形、半圓形或不規則形,漸擴展為條斑,並可匯合成不規則的壞死塊,病斑黃褐色至黑褐色,邊緣色較深,外具水漬狀黃綠色或黃色暈環。葉尖、葉緣最易受害,嚴重發病時,多數葉片有一半以上乾枯捲縮,如被火燒;病斑中心暗色或灰白色,邊緣有深色線條圍繞,後期病部散生橢圓形小黑點,嚴重時葉片枯焦死亡,呈現灰白狀乾枯。嚴重受害,可導致整叢死亡。
病原
短穗魚尾葵葉枯病的病原菌為擬盤多毛孢[Pestalotiopsispalmarum(Cke.)Stey.],異名[PestalotiapalmarumCke.]。屬半知菌亞門、腔孢綱、黑盤孢目、擬盤多毛孢屬。分生孢子盤球形至橢圓形,黑色或暗褐色。分生孢子梗細短,無色。分生孢子橢圓形至紡錘形,直或彎曲,有4個隔膜,中間3個褐色,兩端小而無色。
發生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盤在病葉、病落葉殘體上越冬,次年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噴淋澆水傳播,多從植株傷口侵入,有再次侵染;高温、高濕及密不通風環境易患此病,偏施氮肥加重發病。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加強苗圃管理,育苗期間要適當廕庇、避免暴曬,不要栽種在風口處。合理施肥,施足腐熟的有機肥,提倡酵素菌漚制堆肥,勿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抗病力。注意通風透光,發病期避免雨淋和噴淋;清除病殘體集中深埋或燒燬;發現病葉及早剪除,阻止繼續侵染。
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噴灑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或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650倍液,或80%噴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30%氧氯化銅膠懸劑600倍液。每週1次,交替噴灑,連續噴3~4次,可有效控制病情。 [3] 

短穗魚尾葵主要價值

短穗魚尾葵藥用價值

短穗魚尾葵的莖的髓心含大量澱粉,具有和胃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小兒消化不良,腹痛瀉下,赤白痴疾等症狀; [9] 
佤藥
阿萊皮:髓治小兒消化不良,腹痛瀉下,赤白痢疾《滇藥錄》。
獨龍藥
阿萊皮:髓治小兒消化不良,腹痛瀉下,赤白痢疾《滇省志》。阿萊皮:莖髓的粗製澱粉主治小兒腹瀉,消化不良,腹痛,赤白痢《民族藥志一》。 [2] 
髓部泡製澱粉:用於痢疾,泄瀉,小兒泄瀉尤宜。 [2] 

短穗魚尾葵食用價值

短穗魚尾葵可供食用。其花序液汁含糖分,可供製糖或釀酒。 [6] 

短穗魚尾葵觀賞價值

短穗魚尾葵宜叢植於建築庭院、建築角隅、道路轉角處、草坪等處。 [10] 
參考資料
  • 1.    短穗魚尾葵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2.    短穗魚尾葵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13-06-06]
  • 3.    雷豔梅,謝荔元;短穗魚尾葵葉枯病發生為害情況及防治;《廣西熱帶農業》;2010年06期
  • 4.    短穗魚尾葵簡介  .天天花木網[引用日期2013-08-21]
  • 5.    陳 劍,紀燁斌,張 能,謝昌平;短穗魚尾葵灰斑病菌的鑑定及生物學特性;《植物保護》;2011,37(4):48-51
  • 6.    短穗魚尾葵 Caryota mitis|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04]
  • 7.    薛聰賢,楊宗愈編著,景觀植物大圖鑑 3 藤蔓植物·竹類·棕櫚類626種 珍藏版,廣東科技出版社,2015.06,第182頁
  • 8.    王友國,莊華蓉主編,園林植物識別與應用,重慶大學出版社,2015.11,第153頁
  • 9.    雲南省藥物研究所編著,雲南民族藥志 第3卷,雲南民族出版社,2010.12,第371頁
  • 10.    李敏著,熱帶園林植物造景,機械工業出版社,2019.11,第215頁
  • 11.    短穗魚尾葵|Caryota mitis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5-07]
  • 12.    短穗魚尾葵 Caryota mitis|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4-03-23]
展開全部 收起